第3章 小试牛刀与暗流涌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三章 小试牛刀与暗流涌动忘忧茶馆的那笔咨询费,安静地躺在李默那个不记名的海外账户里,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普通人眩晕。

但对李默而言,这仅仅是一笔启动资金,是棋盘上刚刚过河的那颗“卒”,它的使命是撬动更大的局。

他并没有急于进行任何夸张的投资或挥霍。

相反,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换了个住处。

他依然没有选择奢华公寓,而是在离沪旦大学稍远、但环境更清幽的一个老式花园洋房小区,租下了一个带独立小院的一楼房间。

房间不大,但胜在安静私密,有个可以晒太阳、吹晚风的小院子,租金比之前里弄的房子贵了不少,但相对于他的资金量来说,仍是九牛一毛。

他需要的是一个不被打扰,能让他安静思考、处理一些“私事”的空间。

搬家的过程简单到近乎简陋,一个帆布包,几件旧衣服,几本书,以及那台从不离身的古董计算器。

新住所里,他添置了一台配置顶尖但外表毫不起眼的台式电脑,并自行加装了多重加密和物理防火墙。

这是他连接外界,处理“业务”的端口。

然后,他开始了真正的“操作”。

他没有像普通金融新手那样一头扎进股市追涨杀跌,而是像一个老练的猎手,耐心地梳理信息。

秦卫国提供的资料,以及他通过自己特殊渠道截获的那些关于家族资金异动的蛛丝马迹,被他输入自建的复杂模型中进行交叉验证和推演。

他的目标并非短期暴利,而是精准地指向那些与李氏家族华东业务关联度高、且目前正被内部人暗中动手脚的领域。

他要做的,不是赚钱,而是“截胡”和“捣乱”。

几天后,沪上金融圈一个极小的圈子里,开始流传起一个模糊的传闻。

据说,在某家顶级私募的内部策略会上,一位神秘退休大佬力排众议,启用了一个极其激进且复杂的对冲模型,用于一个原本被认为风险极高的东南亚项目。

结果,项目不仅完美规避了随后突如其来的当地政策风险,还因为模型的精准捕捉,额外狂揽了惊人的利润,让所有同行瞠目结舌。

而更玄乎的是,据说这位大佬私下透露,这模型并非出自哪位成名大师之手,而是一个“年轻人”随手写下的方案。

“年轻人”是谁?

没人知道。

消息被严格封锁,越传越神,成了圈内人士酒酣耳热时的一个谈资,大多数人一笑置之,认为只是又一个被包装出来的神话。

但有些人,却听者有心。

沪旦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会组织的“金融沙龙”。

这是为一些自视甚高的学生提供的交流平台,美其名曰探讨学术,实则多是炫耀家世、交换资源、以及提前进行社交的名利场。

张浩自然是其中的焦点人物。

他正口若悬河地分享着从父辈那里听来的“盛华集团内部消息”,关于城西那块地皮的规划前景,暗示自己己经通过家族关系提前布局,赚了不少零花钱。

“……所以说,信息差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有些人啊,只会死读书,就算考试考满分,出了社会还是个打工仔的命。”

他意有所指地瞟了一眼沙龙角落。

李默坐在那里。

他是被室友硬拉来的,说是能蹭吃蹭喝。

他依旧穿着那身旧衣服,面前摆着一杯免费果汁,手里拿着手机,似乎正在收发邮件,对张浩的高谈阔论充耳不闻。

他的平静,在张浩看来简首是无声的挑衅。

“喂,李默!”

张浩提高了音量,故意吸引全场注意,“听说你心算很厉害?

连秦老教授都夸你。

正好,我这儿有个问题请教一下。”

他走到中间的白板前,唰唰写下了一串复杂的股票代码、今日开盘价、以及几个财务指标数据,都是他刚才吹嘘时提到的自家公司股票。

“你看啊,假设我以这个价格买入十万股,考虑到交易佣金、印花税,还有预期的涨幅……你帮我心算一下,大概能赚多少?

让我们也见识见识天才的实力嘛!”

张浩抱着胳膊,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

他写的数字故意刁难,涉及多步计算,明显是想让李默当众出丑。

沙龙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李默,目光中有好奇,有看热闹的兴奋,也有几分同情。

苏晚晞坐在另一侧,眉头微蹙,她觉得张浩的行为太过分了。

李默终于从手机屏幕上抬起头,淡淡地扫了一眼白板上的数据,几乎没有停顿。

“扣除所有费用,税前利润是七万八千西百五十六块三毛二。

如果持有超过一个月,红利税税率不同,利润减少为七万五千二百一十块整。”

他的声音平稳清晰,报出的数字精确到分。

场内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这速度太快了!

而且连税费差异都考虑进去了?

张浩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没想到李默真能瞬间算出来,而且还如此准确!

他自己心里大概估了个数,和李默说的相差无几。

“哼,算得快有什么用?”

张浩强撑着面子,嘴硬道,“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光会算数可不行,得有资本,有资源!

就像城西那块地,没点门路,你知道消息也进不去!”

李默看着他,忽然问了一句:“你说的是盛华集团重点规划,未来要建城市副中心***的那块地?”

“对啊!”

张浩得意洋洋,“怎么,你也知道?

现在可没机会了,早就被瓜分完了。”

李默低下头,继续看手机,手指似乎快速滑动了一下,像是在浏览什么新闻,语气依旧平淡:“哦。

那建议你让你家里最近多关注一下盛华集团的公告,尤其是关于环保评估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

顺便,查一下他们新上任的那位副总裁的背景,他以前在国土资源部是负责什么的。”

说完,他不再理会张浩,端起果汁喝了一口。

张浩愣住了,周围的人也面面相觑。

环保评估?

文化遗产?

国土资源部?

这都什么跟什么?

跟炒地皮赚钱有关系吗?

“你……你胡说八道什么!”

张浩觉得李默是在故弄玄玄虚,挽回面子,“不懂就不要乱说!

装神弄鬼!”

李默不再回应,仿佛刚才只是随口提了个无关紧要的建议。

苏晚晞却若有所思地看着李默。

她敏锐地感觉到,李默的话绝非空穴来风。

她悄悄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盛华集团和国土资源部的相关信息。

沙龙不欢而散。

张浩觉得憋闷无比,明明是想让李默出丑,结果自己好像又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还被对方几句莫名其妙的话搅得心神不宁。

几天后,一条重磅新闻突然炸响了沪上的财经界和地产圈。

《盛华集团城西地块突遭叫停!

或因涉及未明示历史遗迹保护问题》《国土资源部门介入调查,盛华集团股价开盘暴跌!

》《爆料:盛华新任副总裁曾主管遗产保护审批,此次调查是否早有征兆?

》新闻细节一一爆出,竟然与那天李默在沙龙上“随口”提及的几点完全吻合!

张浩看到新闻时,正在家里吃早餐,当场吓得勺子都掉了,脸白如纸。

他家的公司,因为相信他的“内部消息”,在这块地皮相关项目上投了不少钱,甚至还加了杠杆!

这一下,损失惨重!

他父亲气得首接打电话过来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你那是什么狗屁内部消息!

早就让你低调点!

现在全砸进去了!

你知不知道这次我们家要亏多少?!”

张浩浑身冰冷,脑子里嗡嗡作响,只剩下李默那张平静无波的脸和那句轻描淡写的话。

“他……他怎么会知道?!

他到底是谁?!”

无边的恐惧和后悔瞬间淹没了他。

他现在才明白,那个他看不起的穷小子,可能一句话就能让他家伤筋动骨!

而那天在沙龙里的其他学生,后来也陆续看到了新闻,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无不骇然失色。

那个沉默寡言的李默,竟然早就看出了这等惊天变局?

他难道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苏晚晞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新闻,再回想李默那天的话,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这绝不是巧合。

那个李默,他对政策的敏锐度、对信息背后关联的洞察力,可怕到了极点。

他绝对不是一个普通学生!

她对这个谜一样的男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好奇。

与此同时,忘忧茶馆。

秦卫国看着报纸上的新闻,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盛华这事……倒得真是巧啊。”

他抿了一口茶,“老周那边刚因为李先生的方案大赚一笔,这边和李家不对付的盛华就栽了个大跟头。

这里面,会不会有点联系呢?”

他想起李默精准避开风险、攫取利润的手段,又想起他轻描淡写点破盛华死穴的洞察力。

“李家……放养……天才……”秦卫国喃喃自语,眼中精光闪烁,似乎逐渐拼凑出一些模糊的轮廓,“莫非……京城那个李家?

如果真是那样……这沪上,可就要迎来一条真龙了。”

他立刻拿起电话:“喂,帮我再仔细查一下那个叫李默的学生的背景,所有细节都不要放过……不,不要惊动他,绝对不要!”

而事件的中心,李默,正坐在他的新住所的小院里,悠闲地看着一本泛黄的《棋经十三篇》。

旁边的石桌上,那台老旧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正显示着他海外账户的界面。

就在盛华集团股价暴跌的当口,他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衍生品操作,用那笔咨询费作为保证金,巧妙地做空了盛华及相关地产板块,再次精准地收割了一笔巨大的利润。

数额之大,远超秦卫国支付的那笔咨询费。

他的动作隐蔽而迅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没有在市场上留下任何属于“李默”的痕迹。

手机响起,是一条加密信息,来自那个特殊的代码源。

“目标己警觉,动作暂停。

资金流向转为地下,指向境外‘天堂群岛’。

初步判断,与‘三房’有关。”

李默放下书,眼神骤然变得冰冷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

三房……他的三叔李宏业。

果然是他第一个跳出来。

父亲李好儒的放养考验,家族内部的蠹虫啃噬,外部对手的虎视眈眈……这盘棋,越来越有趣了。

他回复了两个字:“继续。”

然后,他拿起计算器,手指在上面快速按动,屏幕上跳跃的不再是数字,而是一串串代表不同人、不同势力、不同资金流的代号。

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他沉静的脸上,明暗交错。

潜龙,己悄然伸出利爪,第一次搅动了风云。

而更多的人,才刚刚开始感受到水面下传来的、令人不安的震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