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铜铃被山风惊动,叮当声中,一抹雀青色的身影撞碎了满室沉香。
“祖父!
成了!”
一个少年挟着山野清气闯入丹室,怀中灰兔绒毛间还沾着晨露。
药炉明灭的火光在他眸中跳跃,映得那张沾着炉灰的小脸愈发晶亮。
老者广袖轻扬接过灰兔,布满丹砂纹路的手指抚过兔耳,忽然在命门处顿住。
“凡儿,这癸水离火的配伍……”鹤发下的皱纹微微颤动,丹炉爆闪出灼灼火星,在青石砖上烙出焦痕,仿佛十年前那个地火腾空之夜重现。
老者乃陈家在九珠村繁衍生息第十六代先辈,屋外不远处古榕树下的祠堂里,从陈列着数十个灵牌中便可看出陈家一脉烟火在九炉村的兴衰。
到老者这一辈,膝下曾有一女,在曾孙陈小凡出生时因难产而亡。
其女婿,陈小凡之父,在陈小凡年幼之时与村人蛮荒围猎不幸遭凶兽垂死冲撞,坠入河谷,尸首未见。
眼下曾孙陈小凡便是陈氏一族唯一遗存的香火。
老者对眼前曾孙喜忧各半。
喜的是,陈小凡天资聪慧,自幼开始读书识字,晓药方,通药性。
六岁便识别各类药材上千余种,九岁未满通晓西气五味药性。
如今十一岁对药方君臣佐使不但应用自如,对药方精炼及丹药调配更是别具一格,似乎潜藏有青胜于蓝的天赋与潜力。
此外,陈小凡秉性继承他母亲,外柔内刚,柔弱中不缺刚毅,刚毅中暗藏霸气,霸气里不乏狡黠,狡黠中彰显自信,虽算不上人中龙凤,倒也算是与众不同。
忧的是,虽然陈小凡有幸得到上天眷顾,卓越出众,但始终年纪尚幼,未曾历经世俗人事。
况且老者年近古稀,阳寿恐怕所剩无几,日后留独孙一人于尘世,心中多有顾虑。
“取三钱龙纹藤,用辰时霜露淬炼。
看丹药能否再精进?”
老者微笑颔首,慰藉之余带有一丝期待。
该药方是老者新研制出一味强身健体丹药的基础配方,虽然在功效方面卓越显著,但药性方面同样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瑕疵。
此前本想让陈小凡通过对药方一番历练之后,从中获取对丹药炼制方面进一步的感悟,不曾想到陈小凡竟在不足一个月内便做出了如此成就,这的确出乎老者意料之外。
虽然老者对陈小凡炼制手法早己了然,也清楚陈小凡在历往试炼中所表现出不俗的潜力,但这次炼制结果仍让老者略显惊讶,即使炼制出的丹药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毕竟即使由老者亲自操炼,亦不低于三个月方能成形。
陈小凡满口应了一声,便急不可待地拐出了门去,来到一间土坯药房的土坑前。
只见陈小凡挑拣了十几味药材分门别类摆放在土坑上,从中取一轧皮状药材放入锅中便生火闷烤,不一会儿与锅顶相连的另一端导流竹筒,在筒外流水冷却下流出了油状之物。
随即将油状之物引流至陶瓷碗中,再用煅烧后石灰水及绿矾水交替反复淘洗数次。
与此同时,在另一旁,从土坑上取出一份叶状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烧煮熬制,将熬制出的药汤用木炭粉浸泡,滤过,滤出碳粉再用烧酒浸泡,取烧酒挥干制膏。
如此经过种种不同提炼精制工序之后,再进行药方调配、制丹药等一系列操作。
这些程序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在陈小凡手中却显得游刃有余,宛如蛟龙得水、不亦乐乎。
一晃两月过去有余。
这一日,陈小凡正沉浸于医书古籍中蹙眉苦思。
忽然间,几声犬吠自兔栏传来,打破这份沉思的宁静,随后一个全身通黑的身影闪现在陈小凡身前,朝着陈小凡吠两声随即又跳跃了出去。
“丹药药效定是出了效果!
黑帅,等等我!”
陈小凡赶忙放下手中的医书古籍,高声欢呼,兴高采烈地随影追了出去。
猎犬黑帅,自从陈小凡家父坠谷失踪之后,便随祖孙俩上山采药、炼制丹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今,经多年耳濡目染,通性乖巧,每次在炼制丹药之时,便自觉地蹲守在兔崽栅栏前寸步不离。
这身影便是猎犬黑帅过来向他传递兔崽药效试验结果。
正如陈小凡所料,这次试药的兔崽身上显现出了明显药效,与上次相比,不但药效显著,而且并无任何毒副作用。
整个丹药的研制时间,比他祖父料想中整整缩短了一半,他不但成功炼制出了强身健体丹药,而且迅速高效!
“祖父,我出去下!”
陈小凡掩盖不住内心的激动,朝着隔壁草屋大声疾呼,未等老者允诺便跃出了门外,朝着山的那一边一路狂奔。
“汪!
汪!”
黑帅闻声跳起,使劲地摇着尾巴在身后紧追不舍。
“我晚点回来!
……”陈小凡似乎此刻才想起来该有的交代,头也不回地穿梭在新熟的药田,惊起漫天流萤般的花粉。
“汪!
汪!”
黑帅应声狂吠,一路狂飙,消失在田间。
“黑帅,你等等我!
……汪!
汪!”
“莫让我追上你,不然晚上烤狗肉吃……哈哈汪!
汪!”
田间地头,一人一犬一路绝尘。
望着远去的背影,老者先是叹了叹,随后又笑了笑。
此时,老者略显平静,似乎这一切早己在他意料之中。
陈小凡在药方提炼及丹药炼制之法上己融会贯通,这一点他心中己了然!
此次炼制成功,对于陈小凡而言,分享成功的喜悦远远胜过成功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罗家兄妹罗一涛和罗依莲,与陈小凡自幼相伴相随,情同手足。
在陈小凡炼制丹药期间,罗家兄妹俩几次登门寻访,均被老者一一婉言谢绝。
如今云开风来,花弄一弄影也是情理之中。
罗家是九珠村几个为数不多的人丁稀少家族之一。
相传,罗家与陈家先祖当年是从流沙河漂浮众多尸体当中被九珠村村民打捞上岸成功施救的唯一两个幸存者,然而此说法如今己无法考证,更无人知晓,陈罗两家及众多无名尸首当年何故遭此劫难并突然陈尸在流沙河中。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陈罗两家往来。
相反,在这么一个传闻穿针引线之下,似乎潜移默化引起两家诸多共鸣,相比九珠村左邻右舍其他家族也就走得更近一些。
陈罗两家隔谷相望,山谷中土地平旷,桑田连绵,农屋小舍错落有致。
农舍多以乱石筑底、泥草铸墙、芦苇搭頂,简洁而朴素。
山谷不远处便是流沙河,虽名为流沙,实则清澈见底,河道蜿蜒流长,在天际边汇入通天河。
通天河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从群山万壑间开天辟地贯穿而过。
因无人知晓源于何方,流往何处,故名为通天。
通天河方圆千里之内,杳无人迹。
在九珠村西北方向不足百里的群山中,九座死火山首冲云霄。
因酷似九珠镶嵌在群山之中,故而得名为九珠村。
九珠村东南方向千里之外,有个小集市,算得上是方圆万里之内屈指可数自成规模的小镇,名为集佳镇。
九珠村村民,每隔两至三个月便相邀赶集,带上日积月累的药材丹药、兽皮兽骨换取一些日常所需之物,世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