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槐树下的初遇,19981998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更闷热些。

空气里弥漫着老城区特有的潮湿气息,

混杂着墙角青苔的微腥与巷口小卖部冰柜里透出的甜腻冷气。

林晚坐在搬家公司的货车副驾上,

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布娃娃——那是她从出生起就陪着的玩具,

娃娃的左眼纽扣掉了一颗,她用红线仔细缝了个小小的结,算是给娃娃补上了“眼睛”。

“快到了,晚晚,”驾驶座上的父亲林建国抹了把额头的汗,方向盘轻轻一打,

货车缓缓拐进一条窄巷,“你看,这就是梧桐巷,以后咱们就住这儿了。

”林晚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巷子两侧是青灰色的砖墙,墙头上探出几枝不知名的绿叶,

风一吹,叶子簌簌作响。最让她在意的是巷口那棵老槐树,

树干粗壮得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枝桠肆意伸展,像一把巨大的绿伞,

遮住了大半个巷口的阳光。而在老槐树下,蹲着一个穿白衬衫的少年。少年背对着他们,

身形清瘦,白衬衫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线条干净的手腕。他似乎在专注地做着什么,

头微微低着,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身上,在衬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晚抱着布娃娃,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货车引擎熄灭的声音也没让少年回头。“师傅,

麻烦停这儿就行,”林建国跳下车,跟搬家师傅交代着,转头冲林晚招手,“晚晚,下来吧,

别站在太阳底下。”林晚应了一声,抱着布娃娃慢慢走下车。刚站稳,

就听到槐树下传来一阵极轻的“喵呜”声,细细软软的,像是小猫在撒娇。她好奇地凑过去,

才看清少年正蹲在地上,面前放着一个打开的小药箱,手里拿着一卷纱布,

小心翼翼地给一只瘸了腿的流浪猫包扎。那只猫是橘色的,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左前腿微微肿着,眼神却很警惕,只是在少年的触碰下,竟乖乖地没动。少年的动作很轻,

像是怕弄疼小猫,他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侧脸的线条很柔和,

连带着专注的神情,都像是被阳光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林晚看得入了神,

直到少年突然抬起头,两人的目光撞了个正着。少年的眼睛很亮,像盛着夏夜的星星,

见她一直站着,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两颗浅浅的小虎牙,

显得格外干净。“你也是新搬来的吗?”少年的声音很清脆,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澄澈,

像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听着就让人觉得舒服。林晚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攥着布娃娃的手又紧了紧,指尖微微泛白。她从小就内向,不太会跟陌生人说话,

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笑容明朗的少年,脸颊不由自主地有些发烫。“我叫陈屿,

住在巷尾那栋红门的房子里,”少年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走到她面前,

指了指巷子里的方向,“你家搬哪啊?需要帮忙吗?”“我叫林晚,

”她小声报出自己的名字,指了指不远处正在卸行李的货车,“我们搬……搬那边第三栋。

”“正好顺路,”陈屿笑了笑,不等林晚反应,就转身走向货车,跟林建国打了个招呼,

“叔叔好,我帮你们搬东西吧。”林建国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道谢:“哎呀,

麻烦你了小伙子,真是太谢谢了。”陈屿力气不小,抱着一个装满书籍的纸箱也不费劲。

他搬东西的时候很细心,遇到易碎的花瓶,

会特意用旧报纸再裹一层;看到林晚想搬一个小行李箱,他连忙走过去:“这个我来,

你抱着娃娃就好,别累着。”林晚站在一旁,看着陈屿忙前忙后的身影,心里暖暖的。

她以前住的小区里,没有这么热心的邻居,大家都是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连对门的人都很少说话。而在这里,在这条陌生的梧桐巷里,这个刚认识没多久的少年,

却给了她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搬完最后一件行李时,天已经快黑了。林建国留陈屿吃饭,

陈屿婉拒了:“叔叔不用客气,我妈还等着我回家呢。”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玻璃罐,

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弹珠,他倒出一半,放在林晚手里:“这个给你,我攒了好久的,

有好多好看的。以后我们就是邻居啦,要是有人欺负你,就找我。”林晚握着手里的弹珠,

冰凉的玻璃触感透过掌心传来,心里却暖暖的。她抬起头,看着陈屿,

认真地说了声:“谢谢。”“不客气,”陈屿挥了挥手,转身跑向巷尾,跑了几步,

他又回头冲林晚笑了笑,“明天见啊,林晚!”林晚站在门口,

看着陈屿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的暮色里,手里紧紧攥着那些弹珠,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布娃娃,轻声说:“娃娃,我们以后有新朋友啦。”那天晚上,

林晚躺在新房间的小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传来老槐树的叶子被风吹动的声音,

还有远处街坊邻居说话的声音,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一点都不吵闹,反而让她觉得很安心。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蓝色的弹珠,放在台灯下看,弹珠里似乎藏着小小的星光,

就像陈屿的眼睛。第二天一早,林晚是被巷子里的鸟鸣声吵醒的。她穿好衣服,刚走出家门,

就看到陈屿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一个面包,看到她,立刻挥手:“林晚,早啊!

要不要一起去巷口的小卖部买牛奶?”林晚点了点头,快步走过去。两人并肩走在巷子里,

阳光从槐树叶的缝隙里漏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陈屿话很多,

跟林晚讲梧桐巷里的事:哪家的包子最好吃,哪家的奶奶会做麦芽糖,

夏天的时候巷口会有卖冰棍的推着自行车过来,五毛钱一根的绿豆冰棍最解暑。

林晚静静地听着,偶尔应一声,心里的陌生感渐渐消失了。她发现陈屿不仅热心,还很有趣,

他会指着墙上的爬山虎说“你看,它们长得好快,下个月就能爬到顶了”,

会蹲下来看路边的蚂蚁搬家,还会模仿小鸟的叫声,引得树上的鸟儿跟着叫起来。从那以后,

梧桐巷的每个角落,都渐渐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春天的时候,巷口的迎春花开得格外热闹,

金黄色的花朵一串挨着一串,像瀑布一样垂下来。陈屿会拉着林晚去捡落在地上的花瓣,

他说要收集起来做书签。林晚跟着他,蹲在花丛边,把一片片完整的花瓣捡起来,

放进陈屿带来的小盒子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带着迎春花的香气,陈屿捡着花瓣,

突然抬头对林晚说:“林晚,你看,这片花瓣像不像小裙子?”林晚看过去,

那片花瓣确实很像一条小小的裙子,她忍不住笑了:“像!太像了!”“那我送给你,

”陈屿把花瓣递给她,“以后你可以把它夹在书里,看书的时候就能闻到花香啦。

”夏天的傍晚,天气凉快下来,老槐树下就成了街坊邻居的聚集地。

陈屿会提前搬两张小板凳,占个好位置,等着林晚过来一起听张爷爷讲故事。

张爷爷是巷子里年纪最大的老人,肚子里藏着好多有趣的故事,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有嫦娥奔月,还有他年轻时候走南闯北的经历。林晚听得入迷,有时候会靠在陈屿的肩膀上,

陈屿会把自己的扇子递给她,让她扇风。等到快回家的时候,陈屿还会去买两根绿豆冰棍,

递给林晚一根,两人边吃边往家走,冰棍的凉气驱散了夏天的闷热,甜丝丝的味道留在嘴里,

也留在了心里。秋天,梧桐巷里的梧桐树开始落叶,金黄的叶子像蝴蝶一样飘下来,

铺满了整条巷子。陈屿会跟林晚比赛,看谁捡的梧桐叶更完整、更好看。

他们把捡来的叶子夹在书里,等到叶子干了,就用来做手工。陈屿手很巧,

会用梧桐叶做小船,放在巷口的小水沟里,

看着小船顺着水流飘走;林晚则会用彩笔在叶子上画画,画小房子,画小花,

画她和陈屿在槐树下玩耍的样子,然后送给陈屿。冬天的时候,梧桐巷会下雪。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把巷子、房子、老槐树都染成了白色。陈屿和林晚裹着厚厚的棉袄,

戴着围巾和手套,在雪地里堆雪人。陈屿负责滚雪球,滚出一个大大的身子和一个小小的头,

林晚则负责给雪人装饰,用煤球做眼睛,用胡萝卜做鼻子,还会把自己的围巾摘下来,

给雪人围上。堆完雪人,两人还会打雪仗,陈屿总是让着林晚,故意放慢脚步让她砸到,

看着林晚笑得开心,他自己也笑得格外灿烂。等到手冻得通红的时候,

陈屿就会拉着林晚去他家,让陈妈妈煮两碗姜汤,两人捧着热乎的碗,喝着姜汤,

浑身都暖和起来。陈屿对林晚总是很好。每次家里做了好吃的,他都会偷偷装一点,

带到学校给林晚吃;林晚数学不好,遇到不会的题,陈屿会耐心地给她讲一遍又一遍,

直到她听懂为止;林晚生日的时候,陈屿会用省下的零花钱,给她买最喜欢的草莓味硬糖,

还会亲手做一张贺卡,上面画着她喜欢的小兔子。林晚也把陈屿当成最好的朋友。

她会把妈妈做的饼干带给陈屿吃,会在陈屿生病的时候,每天放学去看他,

给他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她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陈屿,比如她长大后想当一名老师,

想教小朋友读书写字。日子一天天过去,梧桐巷里的时光温柔而缓慢,

陈屿和林晚也慢慢长大,从懵懂的小孩长成了初中生。他们还是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

一起在梧桐巷里玩耍,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林晚觉得,这样的日子会一直继续下去,

就像梧桐巷里的老槐树一样,永远枝繁叶茂,永远不会改变。直到初中毕业,

他们都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而且被分到了同一个班。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

陈屿拉着林晚,在老槐树下蹦蹦跳跳,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林晚,我们又能一起上学啦!

以后高中三年,我们还要一起努力!”林晚看着陈屿开心的样子,也笑着点头:“嗯!

一起努力!”阳光透过槐树叶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林晚看着身边的陈屿,

他比以前高了不少,肩膀也宽了些,不再是那个穿着白衬衫、露出小虎牙的小男孩了,

可他的笑容还是那么干净,眼神还是那么亮。她心里突然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慢慢发芽,软软的,暖暖的。她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只知道,

能和陈屿一起长大,一起在梧桐巷里度过这么多美好的时光,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她也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能一直像现在这样,一起走下去,一起经历更多的事情,

一起把梧桐巷里的时光,变得更加美好。梧桐巷的风轻轻吹过,带着老槐树的清香,

也带着少年少女之间最纯粹的情谊,慢慢飘向远方。第二章:错题本里的星光,

高中2003年的初秋,梧桐巷的梧桐叶刚开始泛黄,林晚背着崭新的书包,

跟在陈屿身后走进了市重点高中的校门。校门口的香樟树长得郁郁葱葱,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细碎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新生报到的热闹气息,

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听说我们班的班主任是张老师,教数学的,特别严,

”陈屿边走边跟林晚说,手里还拿着一张皱巴巴的分班表,“不过没关系,有我在,

以后数学题不用怕。”林晚笑了笑,没说话。她看着陈屿的侧脸,他比初中时又高了些,

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头发剪得利落,阳光照在他的发梢,泛着淡淡的金色。

初中三年,他们一起走过了梧桐巷的春夏秋冬,如今又要一起度过高中三年,

林晚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她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

初中时全靠陈屿帮忙补课才勉强跟上,现在到了重点高中,身边都是尖子生,

她怕自己会拖陈屿的后腿。报完到,两人找到了自己的教室。教室里已经来了不少同学,

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叽叽喳喳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房间。陈屿找了个靠后的位置,

拉着林晚坐了过去:“这里好,既能看清黑板,又不会被老师盯着。”林晚坐下后,

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同学们看起来都很热情,有几个女生还主动过来跟她打招呼,

问她叫什么名字,来自哪个初中。林晚一一回应着,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心里的紧张感渐渐消散了些。很快,班主任张老师走了进来。他大概四十多岁,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锐利,一进门,教室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张老师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然后开始讲高中学习的重要性,语气严肃,听得林晚心里直打鼓。

“……高中三年,是你们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尤其是数学,它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科目,

”张老师的目光扫过全班,最后落在了林晚身上,“听说有些同学数学基础不太好,没关系,

只要肯努力,多做题,多问,总能跟上的。”林晚的脸一下子红了,

她知道张老师说的是自己——分班表上有每个同学的中考成绩,

她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排在倒数。她低下头,手指紧紧攥着书包带,心里有些难受。

陈屿察觉到了她的情绪,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小声说:“别担心,以后我帮你补数学,

肯定能跟上。”林晚抬头看了看陈屿,他的眼神很坚定,带着鼓励的笑意,像一束光,

驱散了她心里的阴霾。她点了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数学,

不能让陈屿失望。高中的学习节奏比初中快了很多,每天的课程排得满满的,

作业也多到写不完。林晚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语文和英语她还能应付,可一到数学课,

她就像听天书一样,老师讲的知识点她根本跟不上,课后作业更是一道都不会做。

第一次数学小测,林晚考了全班倒数第三。拿到试卷的时候,她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试卷上满是红色的叉号,那些熟悉的数学符号此刻看起来格外刺眼。她坐在座位上,低着头,

心里又委屈又自责。“别难过,第一次小测而已,没关系的,”陈屿走过来,坐在她旁边,

拿起她的试卷看了看,“你看,这些题其实都是基础题,只是你还没掌握方法。

放学后我帮你讲,好不好?”林晚抬起头,眼眶红红的:“陈屿,我是不是很笨啊?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才不是,”陈屿皱了皱眉,语气很认真,

“你只是还没找到学习数学的窍门。你语文和英语那么好,说明你很聪明,

只要把学语文的劲头用在数学上,肯定能学好。”说完,

陈屿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递给林晚:“这个给你,

以后把不会做的题都记在上面,我帮你整理思路,讲解知识点,慢慢就会了。

”林晚接过笔记本,封面是浅蓝色的,上面画着一棵小小的梧桐树,很可爱。

她摸了摸笔记本,心里暖暖的:“谢谢你,陈屿。”“跟我客气什么,”陈屿笑了笑,

露出两颗浅浅的小虎牙,只是比小时候淡了些,“放学后老地方见,我帮你讲题。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后,教室里都会留下他们两个的身影。

陈屿会先帮林晚分析试卷上的错题,把每个知识点掰开揉碎了讲给她听,

然后再给她找类似的题目让她练习,直到她完全掌握。有一次,

林晚遇到一道特别难的几何题,怎么都想不明白。陈屿讲了三遍,她还是一脸茫然。

陈屿没有不耐烦,而是拿起草稿纸,一边画图一边耐心地问她:“你看,

这个辅助线是不是应该这么画?把这个三角形平移过来,是不是就和那个三角形全等了?

”林晚盯着草稿纸上的图,突然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原来可以这样!

”陈屿见她明白了,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你看,这不就会了吗?以后遇到难题别着急,

慢慢来,多想想。”林晚的脸颊微微发烫,她低下头,假装看草稿纸,

心里却像揣了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她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次陈屿靠近她,

她的心跳就会加快,看到他的笑容,她的心里就会暖暖的。她知道,

这种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可她不敢说出来,怕破坏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日子一天天过去,

在陈屿的帮助下,林晚的数学成绩渐渐有了起色。第二次小测,她考了全班中游,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