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 雾锁古刹林砚秋的车轮深深陷在泥泞中,无法动弹。暮色如同一块浸透了墨汁的破布,

正从天际缓缓沉下。雨已经连绵不断地下了三天,淅淅沥沥,无休无止,

将整条盘山公路浇得如同一条滑腻的泥鳅,难以行走。

她盯着导航屏幕上那个固执闪烁的红点,又抬头望了望前方被浓雾彻底吞噬的山口,

终于咬紧牙关,推开车门步入雨幕。冰冷雨丝立刻打湿了她的发梢,顺着脖颈滑入衣领,

令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此次青峰山之行,是为了寻找一口据说藏在隐龙寺的唐代铜钟。

作为市博物馆的文物研究员,林砚秋追索这条线索已有大半个月,

从古籍馆泛黄的《青峰山志》到当地村民口中支离破碎的传说,

最后才锁定了这座早已被世人遗忘的深山古寺。可当她询问当地向导是否知道隐龙寺时,

那位满脸皱纹的老人头摇得像拨浪鼓,语气坚决:“那地方邪门得很,姑娘,

几十年前就没人敢去了。寺在山坳最深处,雨天雾大,容易走丢,

而且...”老人欲言又止,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恐惧。“而且什么?”林砚秋追问。

老人压低声音:“有人说那庙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会动的人形草堆,

见了活人就追...文革时候,一群红卫兵进去破四旧,结果少了一个人,再也没找着。

剩下的人连滚带爬跑出来,全都吓破了胆。”尽管心有疑虑,

但职业本能驱使着林砚秋不能就此放弃。此刻,她已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了浓雾深处。

雨丝打在脸上,凉得刺骨,周围的树木只剩下模糊的黑影,

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伫立在迷雾中。她攥紧手里的强光手电筒,

光柱在浓密雾气中只能照出几米远,隐约能看见地上残缺不全的石阶,

被厚厚青苔和腐烂落叶覆盖着,显然已经很久没人走过了。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混合气味,偶尔有不知名的鸟鸣从迷雾深处传来,

又迅速消失。林砚秋不时查看手中的指南针,确保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山路越来越陡峭,她的呼吸变得粗重,腿也开始酸痛。不知走了多久,

雾气忽然变得稀薄了些。林砚秋眼前一亮,一座残破的庙宇如同幽灵般出现在前方。

山门已经坍塌了大半,只剩下两根斑驳的石柱孤零零地立着,

上面模糊的龙纹还能看出当年的气派。“隐龙寺”三个篆字刻在门楣上,

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但笔力遒劲,依然透着一股古朴的威严。她走到山门前,

犹豫了一下。庙宇里静得出奇,连雨声都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只有一种奇怪的嗡嗡声持续不断,像无数只飞虫在耳边振翅,又像是某种低语,

令人心烦意乱。林砚秋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虚掩的、已经腐朽不堪的木门。

“吱呀——”门轴转动的声音在死寂的庙宇中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打破了某种禁忌。

她举着手电筒四处照了照,院子里长满了齐腰深的荒草,

几棵老槐树的枝桠扭曲地伸向灰蒙蒙的天空,形态诡异如同鬼爪。正对着山门的是大殿,

屋顶破了几个大洞,阳光如果有的话应该能从这里照进来,

但现在只有浓雾从破洞里钻进来,在殿内弥漫,形成一道道诡异的光柱。

大殿中央的佛像已经残缺不全,只剩下半截身子,身上的金漆剥落殆尽,

露出里面的木头纹理,看上去格外凄凉。林砚秋走到佛像前,

手电筒的光柱缓缓扫过佛像的脸,忽然顿住了。佛像的眼睛是空的,

黑洞洞的眼窝仿佛有生命般,正直勾勾地盯着她看。她心里一紧,刚想移开视线,

却发现佛像底座上似乎刻着什么字。她蹲下身,用手拂去上面的灰尘和蛛网。

“唐开元十三年造”几个字渐渐清晰起来。林砚秋心里一阵激动,

这说明隐龙寺确实是唐代的建筑,那口铜钟说不定真的在这里。她急忙从背包中取出相机,

准备拍下这一重要发现。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很轻,但却清晰可辨。

林砚秋猛地回头,手电筒的光柱如剑一般射向声音来源,却什么也没看见。

院子里的荒草纹丝不动,雾气依旧弥漫,只有那诡异的嗡嗡声似乎在不断加强。“谁在那里?

”她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庙宇里回荡,显得异常响亮,却没有任何回应。是错觉吗?

她皱了皱眉,又转过头去看佛像底座。可令她毛骨悚然的是,刚才清晰可见的那些字迹,

竟然消失了!底座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木头,仿佛刚才的发现只是她的幻觉。

林砚秋的心沉了下去,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来,头皮发麻。她站起身,决定先离开这里,

等明天天亮了再过来。可当她走到门口时,却发现那扇刚才还虚掩着的木门,

竟然紧紧地关上了。她用力推了推,门纹丝不动,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外面顶住了。“有人吗?

开门!”林砚秋拍着门大喊,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慌乱。可回应她的,

只有那越来越响的诡异嗡嗡声,还有大殿里传来的一阵轻微的“沙沙”声,

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地上爬行,而且不止一个。她慢慢转过身,

手电筒的光柱颤抖着照向大殿深处。雾气越来越浓,

隐约能看见黑暗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她的心跳越来越快,手心全是冷汗。就在这时,

她的脚好像踢到了什么东西,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低头一看,是一个铜制的铃铛,

样式古朴,掉在地上,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林砚秋捡起铃铛,刚想仔细看看,

铃铛忽然自行“叮”的一声响了起来,声音清脆悠长,在这死寂的环境中格外突兀。

随着***响起,大殿里的“沙沙”声突然变得急促起来,雾气中浮现出一个个模糊的影子,

像是人的轮廓,却又扭曲变形,极不自然。林砚秋吓得后退了一步,手电筒不慎掉在地上,

光柱歪向一边,恰好照出了那些影子的真面目——竟然是一个个用枯草扎成的人形物体,

身上披着破旧的衣服,脸上没有五官,只有两个黑洞洞的窟窿,仿佛眼睛般“注视”着她。

草人慢慢地向她围拢过来,步伐僵硬却坚定,诡异的嗡嗡声越来越响,

像是无数只苍蝇在耳边飞舞。林砚秋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她知道自己必须立刻离开这里。

她转身用尽全身力气撞向木门,“砰”的一声,门还是没开,反而震落下不少灰尘。

就在草人快要靠近她的时候,她忽然想起了手中的铜铃。几乎是本能驱使,她闭上眼睛,

用力摇了摇铃铛。“叮铃铃——”清脆的***在庙宇里回荡,

那些草人像是被什么东西震慑住了,立刻停下了脚步,在原地不停地晃动,

发出更加刺耳的嗡嗡声。林砚秋抓住这个机会,再次用肩膀猛撞向木门。这一次,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她拼命挤出门外,回头一看,那些草人还在大殿里晃动,

雾气越来越浓,把整个庙宇都笼罩了起来,仿佛一头巨兽正在吞食这座古老建筑。

她不敢停留,转身就往山下跑。雨还在下,雾气更浓了,她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

树枝划破了她的手臂和脸颊,但她浑然不觉,直到看到山下的点点灯火,

才筋疲力尽地停了下来,双手撑膝,大口喘气。她回头望了望被浓雾彻底笼罩的隐龙寺方向,

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疑惑。刚才发生的一切,到底是真的,还是她的幻觉?

手中的铜铃冰凉触感提醒着她,那可能并非虚幻。2 碑刻玄机第二天一早,

林砚秋在山下的民宿里醒来时头痛欲裂。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房间,

与昨晚的恐怖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她看着自己衣服上的泥点和手臂上的划痕,

还有手里紧紧攥着的铜铃,才确定昨天的经历不是梦。她洗漱完毕,看着镜中略显苍白的脸,

深吸一口气,决定去找民宿老板打听更多关于隐龙寺的情况。

民宿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叫王建国,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岁月刻下的皱纹,

一双眼睛却明亮有神。听说林砚秋昨天竟然去了隐龙寺,他脸色一变,连忙问:“姑娘,

你没事吧?那地方真的不能去啊!这些年不知多少人进去后就再没出来。”“王老板,

你能详细跟我说说隐龙寺的事吗?”林砚秋坐下来,把铜铃放在桌子上,

故意让它显眼地摆在那里。王建国瞥了一眼铜铃,眼神微变,但很快恢复常态。他叹了口气,

给她倒了杯热茶:“说起隐龙寺,那可有年头了。相传是唐代一位名叫慧明的高僧修建的,

里面有一口巨大的铜钟,据说敲起来声音能传遍整座山,有驱邪避灾的功效。过去香火鼎盛,

附近村民常去上香祈愿。”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可大概五十多年前,寺里出了件怪事。

一个和尚不知为何死在了大殿里,死状很惨,眼睛瞪得老大,像是被什么东西活活吓死的。

从那以后,隐龙寺就开始闹鬼,有人说晚上能听到钟声自己响起,还有人看到草堆会动,

像人一样走路。没人敢去了。”“后来文革的时候,”王建国继续道,声音更低了,

“一帮红卫兵小将去破四旧,进了寺里之后,莫名其妙地就少了一个人,

剩下的人吓得魂飞魄散,跑出来后都说见到鬼了。从那以后,隐龙寺就彻底荒废了,

连采药的人都会绕道走。”“那你知道寺里的铜钟在哪里吗?还有,你见过这种铃铛吗?

”林砚秋追问,将铜铃推向王建国。王建国仔细看了看铃铛,摇头道:“铜钟不知道,

有人说早就被人偷走了,也有人说还在寺里,被什么东西镇着,动不得。这铃铛倒是没见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