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高能粒子对撞机的轰鸣声在深邃的地下隧道中回荡,如同现代科技奏响的宇宙交响曲。陈时站在控制室巨大的玻璃窗前,凝视着下方那台绵延数十公里的科学巨兽,眼神中既有敬畏也有期待。

“第五次能量提升准备就绪,陈博士。”助理研究员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

陈时微微颔首,修长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启动。记录所有传感器数据,特别是τ粒子群的轨迹。”

这是他第三十七次尝试捕捉时间粒子的衰变特征。理论上,τ粒子作为“时间载体”,其行为模式能够揭示时空的微观结构。然而过去三年的研究始终未能突破现有理论的桎梏,直到两周前那次意外的能量波动。

“能量场稳定在97.3泰电子伏特...τ粒子流开始注入...”技术员报告着进程。

控制室内,十二块巨型屏幕同时显示着不同维度的数据流。陈时的目光锁定在中央主屏上,那里实时渲染着粒子对撞的微观景象。亿万粒子在强磁场约束下以近光速奔腾,碰撞,绽放出转瞬即逝的能量火花。

“等等...”陈时突然俯身向前,几乎将脸贴在玻璃上,“3号传感器区域,放大那个衰减曲线。”

屏幕一角的数据图被迅速放大。一条本应平滑下降的曲线,此刻却呈现出奇特的阶梯状波动,如同被无形的手一次次托住。

“仪器故障?”助理猜测道。

陈时摇头,眼神锐利:“不是故障。看这里——”他指向曲线中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小震荡,“这些波动呈现周期性,频率是...让我计算一下...”

他的手指在触屏上飞快滑动,一系列公式和参数跃然屏上。计算结果跳出的瞬间,陈时倒吸一口气。

“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这个频率对应的时间尺度是...普朗克时间的整数倍。”

控制室内顿时寂静无声。普朗克时间——时间的最小理论单位,任何小于这个时间间隔的测量在物理学上都被认为没有意义。而现在,τ粒子的衰减竟然以这个宇宙基本常数为节拍在进行。

“重新校准所有传感器,启动冗余监测系统。”陈时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我要确保这不是测量误差。”

三小时后,所有验证结果摆在面前。数据一致确认:τ粒子在衰变过程中,确实显示出与普朗克时间相关的离散性特征,仿佛时间本身不是连续流动的,而是以最小的“时间像素”组成。

陈时独自留在控制室,窗外模拟的夜空已繁星点点。他在白板上写下一行公式,又缓缓在旁边添上一句:

“吾存故吾见——我存在因而我能观察;

吾见故吾疑——我观察因而我产生疑问;

吾疑故吾思——我疑问因而我思考...”

笔尖停顿,他凝视着那些异常数据,一个打败性的想法逐渐成形。如果时间不是平滑的河流,而是由无数微小片段组成...如果这些片段能够以不同方式组合...

他猛地抓起实验室日志,在第一页郑重写下:“时间可能具有收束性。今日观测到的τ粒子异常衰变,或为第一次实验证据。”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仿佛宇宙对他这个大胆假设的回应。陈时不知道的是,这个夜晚的发现,将不仅改变他对时间的理解,更将揭开一个隐藏在现实表象下的巨大真相。

而在他看不见的维度,某些“存在”已经注意到了他的窥探。时间帷幕的一角,刚刚被掀起。

丽莎·陈的实验室与陈时的高能物理殿堂截然不同。这里没有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只有服务器群低沉的嗡鸣和脑电监测设备规律的滴答声。十二面全息屏幕上流动着成千上万条神经信号数据,宛如一道道意识组成的数字河流。

“第七组数据仍然显示相同的异常同步模式。”丽莎对团队成员说道,手指轻挥将一组脑波图谱投射到中央显示区,“注意海马体与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关联——当受试者回忆所谓‘曼德拉事件’时,这些区域的激活模式与正常记忆提取明显不同。”

她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大规模调查那些清晰记得曼德拉在80年代死于狱中的人群,尽管历史记录显示他于2013年才去世。这被称为“曼德拉效应”的现象通常被归因于集体记忆错误,但丽莎发现了更深层的异常。

“这不是普通的错误记忆,”她继续解释,调出另一组数据,“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显示,这些‘错误记忆’在大脑中的编码方式几乎与真实经历无异。更奇特的是,不同受试者对这些错误细节的描述高度一致,连次要细节都相同——这超出了普通记忆传播的解释范围。”

助手李明提出疑问:“会不会是某种潜意识的信息传递?或者互联网时代的群体心理现象?”

丽莎摇头:“我们做过隔离实验。完全未接触相关信息的受试组仍然表现出相同的‘错误记忆’模式。而且不仅仅是曼德拉事件——”她切换屏幕,“‘皮卡丘尾巴的颜色’、‘蒙娜丽莎的微笑弧度’、‘星战中C-***O的金银双腿’...四十七个经典曼德拉案例都显示出相同的神经特征。”

她放大一组神经网络活动图:“看这里——当受试者坚持这些‘错误记忆’时,他们的颞顶交界区会出现异常活动。这个区域与自我感知和现实感有关。简直就像...”她停顿片刻,寻找合适的描述,“就像他们的大脑同时在处理两种互相矛盾的现实体验。”

实验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服务器群的嗡鸣声似乎更加明显了。

“准备下一阶段实验。”丽莎最终打破寂静,“我要对强曼德拉效应体验者进行深度脑扫描,同时加入时间感知测试。我怀疑这与时间信息的处理机制有关。”

就在她布置任务时,个人终端收到一封会议邀请函。标题是“时间感知与神经编码跨学科研讨会”,发起人正是陈时博士。附件中有一篇预印本论文,标题赫然是《τ粒子衰变中的离散时间现象》。

丽莎挑眉。高能物理与神经科学通常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个标题莫名让她联想到自己发现的那些异常脑活动模式。她注意到论文中的一张图表——τ粒子衰变的时间间隔分布,与她记录的曼德拉效应者脑波活动周期有着惊人的数学相似性。

“吾见故吾疑...”她喃喃自语,回想起昨晚读到的哲学短文。看见异常现象,因而产生疑问;产生疑问,因而深入思考。

她接受了邀请,并在回复中添加了一条备注:“建议讨论时间感知的神经基础与量子表现之间的可能关联。我处有有趣数据可供分享。”

与此同时,在实验室的某个角落,一位受试者正在接受脑电监测。当被问及是否记得《圣经》中“狮与羔羊同卧”还是“狼与羔羊同卧”时,他的脑波突然显示出强烈的异常活动。监测器记录到一个短暂的信号峰值,频率恰好是普朗克时间的整数倍——

——远在物理实验室的陈时,几乎在同一时刻观察到τ粒子流的又一次异常波动。

两人尚未相识,但他们研究的现象已经开始产生共鸣。某种超出当前物理学理解的联系正在显现,仿佛不同领域观察到的,是同一头大象的不同部位。

而在这头“大象”的某个维度,一个穿着制服的身影正注视着两人的研究进展,手指轻敲控制台:“两个方向同时接近真相...必须加快控制措施了。”

跨学科研讨会的会场设计得颇具未来感:环形布局的座位,全息投影讲台,以及能够实时翻译专业术语的智能会议系统。陈时坐在第三排,略显不适地调整着AR眼镜——他更习惯实验室的简洁而非这种科技秀场。

丽莎的演讲被安排在陈时之前。当她登上讲台时,陈时原本漫不经心的态度立刻改变了。

“感谢各位,”丽莎的声音清晰而自信,“今天我将分享神经科学中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曼德拉效应背后的神经编码异常。”

全息屏幕上浮现出大脑三维模型,重点标记出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区域。

“我们通过fMRI和EEG研究发现,具有强烈曼德拉效应体验的人群在回忆特定‘错误记忆’时,显示出独特的神经网络激活模式。”她展示出一组对比数据,“更重要的是,这些异常活动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同步性和一致性,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实验组。”

陈时身体前倾,眼镜下的双眼微微睁大。他注意到丽莎展示的脑波频率分析图——那些峰值间隔的分布模式,竟与他观察到的τ粒子衰变异常有着惊人的数学相似性。

丽莎继续道:“最引人深思的是,当我们测试这些受试者对时间间隔的感知能力时,发现他们对微小时距的辨别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提示我们,曼德拉效应可能不仅仅是记忆现象,而是与时间感知的基本机制有关。”

她展示出最后一张图表:“这是我们记录的脑波活动周期与普朗克时间单位的对比。虽然初步数据尚需验证,但相关性系数达到0.93,p值小于0.01。”

会场响起一阵窃窃私语。物理学家们面面相觑,显然难以相信神经科学数据会与量子时间尺度产生关联。

陈时几乎立即举手提问:“陈博士,您是否考虑过这些神经振荡可能不是原因而是结果?也许是某种外部时空扰动在大脑中的体现?”

丽莎愣了一下,显然没预料到物理学家会提出如此切中要害的问题:“这个可能性我们确实考虑过,但暂时缺乏验证方法...”

“或许我们可以提供帮助。”陈时简短回应,心中已有了初步想法。

轮到陈时演讲时,他临时调整了内容,重点展示τ粒子衰变的异常数据。当他展示出时间离散性的数学分析时,丽莎也不禁倒吸一口气——那模式与她发现的脑波振荡几乎如出一辙。

“我们认为这暗示时间本身可能具有某种‘像素化’结构,”陈时结论道,“而当前观测到的异常,可能是这种基本结构在特定条件下的显现。”

茶歇时,两人自然而然地聚到一起。

“你的数据...”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下。

丽莎先笑了:“看来我们都观察到了同一头大象的不同部位。”

陈时点头,难得地露出笑容:“能看看你的原始数据吗?我想运行一个联合分析。”

在会议室角落的全息工作站前,两人将物理学与神经科学数据输入同一分析模型。当结果浮现时,他们都屏住了呼吸——两种完全不同领域的数据,竟然完美拟合在同一个数学框架下。

“这不可能是巧合。”陈时轻声道,“你的脑波振荡周期和我的粒子衰变间隔...它们遵循相同的分布规律。”

丽莎凝视着数据曲线:“就像...就像所有这些都是同一种 underlying reality 的不同表现?”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中年男子悄然走近:“两位的研究非常...有趣。”他的声音平稳得有些不自然,“但或许有些领域最好留给专业人士。时间现象研究需要特别...谨慎。”

陈时皱眉:“您是?”

“一个关心科研合理边界的人。”男子递出两张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名字——约翰·史密斯和一个加密联系方式,“有些问题探得太深,可能会...扰乱事物的自然秩序。”

不等两人回应,他已转身离开,消失在突然增多的参会人群中。

陈时与丽莎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疑惑与警觉。

“你怎么想?”丽莎低声问。

陈时注视名片良久:“我想到的是——‘吾疑故吾思’。有疑问,所以才要继续思考、探索。”

他收起名片,目光坚定:“而且现在,我更确定我们触到了某个重要真相的边缘。”

窗外,天色不知何时暗了下来,乌云悄然聚集,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而在某个看不见的维度,更多“关注”正投向这两个刚刚建立联系的科学家。

他们的合作,已经开始扰动某些人极力维持的“秩序”。

深夜的实验室仿佛与世隔绝,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的低鸣和全息投影仪发出的柔和光晕。陈时和丽莎站在中央工作台前,四周漂浮着数十个数据窗口,将两人的研究成果编织成一张复杂的关联网络。

“看这里,”陈时的手指划过一道能量谱线,“τ粒子衰变的时间间隔分布,与你记录的脑波振荡周期...”他调出对比算法,两组数据曲线几乎完美重叠,“相关系数0.97,标准差小于0.03。这已经远超巧合的范畴。”

丽莎凝视着同步波动的曲线,感到一阵科学发现带来的震撼与不安:“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活动...与量子尺度的时空结构有着直接联系?”

“更准确地说,”陈时调整参数,显示出更精细的分析,“两者可能是同一底层现象的不同表现。就像...”他寻找着合适的比喻,“就像海面下的同一股洋流,在不同深度展现出不同的流速和方向。”

他们开始构建联合模型,将粒子物理数据与神经科学数据输入新设计的算法中。随着计算进行,一个个异常点开始浮现——那些既不符合物理模型也不符合神经科学模型的“离群值”。

“这些异常点...”丽莎敏锐地注意到模式,“它们不是随机分布的。看,在时间轴上呈现出周期性聚集。”

陈时立即运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令他屏住呼吸:“这些异常聚集的时间点...与历史上记录的曼德拉效应高发期完全吻合。”

两人沉默地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这一发现的深远意义。

就在他们深入分析时,实验室的安保系统突然发出轻微警报。主屏幕上闪现出一行警告:“检测到未授权数据访问尝试 - 源地址已伪装”。

“有人想窥探我们的研究。”陈时迅速启动高级防护协议,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

丽莎皱眉:“是下午那个约翰·史密斯?”

“很可能。”陈时的表情变得凝重,“他们似乎特别关注我们数据中的时间异常部分。”他调出访问日志,“入侵者专门针对τ粒子时间序列和脑波时间序列的交叉数据。”

突然,中央服务器发出一阵不寻常的嗡鸣。全息投影上的数据流开始不稳定地闪烁。

“他们在尝试远程清除数据!”丽莎立即识别出这种模式,“我在 neuroscience-security 论坛上读到过这种攻击方式。”

陈时当机立断启动物理隔离开关,将核心服务器与外部网络断开。数据流逐渐稳定下来,但一部分边缘数据已经在攻击中损坏。

“他们不想让我们发现这个关联。”丽莎的声音带着一丝愤怒,“这反而证明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陈时沉思片刻,调出一个加密的离线存储设备:“从现在起,所有关键数据只保存在这个设备上,不与任何网络连接。”

他顿了顿,看向丽莎:“有件事我应该告诉你——两周前第一次观察到τ粒子异常时,实验室曾发生过一次短暂的‘时间跳变’。”

“时间跳变?”丽莎疑惑地重复。

“所有时钟,包括原子钟,突然快了1.28秒,然后又恢复正常。”陈时的表情严肃,“当时我以为只是仪器故障。但现在想来...”

“1.28秒...”丽莎立即调出计算界面,“正好是普朗克时间的10^43倍——有意义的大数。”

就在这一刻,实验室的灯光突然不稳定地闪烁起来。墙壁上的挂钟指针开始疯狂旋转,然后突然停止。当一切恢复正常时,两人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个人终端显示时间倒退了整整三分钟。

“时间异常...”丽莎轻声说,声音中既有恐惧也有兴奋,“我们的研究正在引发时空结构的反应。”

陈时打开安全日志,发现刚才三分钟的所有数据记录都消失了,仿佛那段时光被从现实中抹去。

“吾疑故吾思,吾思故吾在...”他喃喃自语,然后坚定地看向丽莎,“我们的思考和研究正在改变我们与时间的关系。这很危险,但也证明我们接近了一个巨大真相。”

丽莎点头,眼神同样坚定:“那么我们就继续前进。但需要更谨慎——显然有人不希望我们揭开这个真相。”

窗外,一轮弯月悄然爬上夜空,在实验室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那些影子似乎比平常更加深邃,更加活跃,仿佛隐藏着不同时间线的秘密。

在两人不知道的维度,一个声音低声报告:“第一阶段抑制失败。目标已意识到时间异常。建议升级到第二阶段干预。”

另一个声音回应:“批准。但要小心——不要引发更大的时间涟漪。记住上次收束失败的代价。”

月光下的影子微微晃动,仿佛有看不见的存在正悄然离去。

联合实验进行到第七小时,实验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陈时和丽莎站在中央数据可视化平台前,凝视着全息投影中正在进行的实时数据融合——将τ粒子流传感器与丽莎带来的高精度脑波监测设备同步运行。

“开始注入τ粒子流,”陈时低声说,手指在控制界面上轻点,“启动你的脑波监测阵列。”

丽莎点头,激活了她带来的便携式神经影像设备:“受试者已就位——就是我自己。我要亲身体验这种关联。”

这是他们商定的关键实验:在受控环境下,让人类意识直接暴露于τ粒子流的异常时间特征中,观察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最初几分钟,一切正常。数据平稳流动,两个系统各自独立运行,除了时间戳同步外,尚无任何异常关联。

“粒子流强度提升至15%,”陈时谨慎地调整参数,“感觉如何?”

丽莎闭着眼睛:“没有特别感觉,脑波模式正常——”

她的话突然中断。在全息投影上,代表她脑波活动的曲线突然与τ粒子衰变模式完全同步,两种不同性质的数据流奇迹般地融合成同一振荡模式。

“天啊...”陈时惊叹道,“完全同步了!这怎么可能——”

他突然停住,因为丽莎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眼睛仍然紧闭,但眼球在快速转动,就像进入REM睡眠状态。

“丽莎?你还好吗?”

丽莎没有回答。在她的感知中,世界正在发生奇异的变化。

实验室的墙壁变得半透明,仿佛能看见墙后的管道和线路——但那些结构与她记忆中的完全不同。她瞥见窗外,夜空中的星座排列异常陌生,一轮诡异的紫色月亮悬挂在天际。

“陈时...”她终于开口,声音遥远而恍惚,“你的实验室...在另一个时间线里...有紫色的月亮吗?”

陈时猛地抬头看向窗外——正常的银白月亮悬挂在熟悉的星空之中。

“不,丽莎,月亮是正常的。”他的声音带着警惕,“你看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灯光开始频闪。设备上的读数疯狂跳动,时间戳显示出现严重混乱——有些显示当前时间,有些显示5小时前的时间,甚至有一台显示着23年后的日期。

“时间传感器全部失常!”陈时惊呼,同时注意到丽莎的脑波活动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模式,“丽莎,你的脑波——正在与粒子流产生共振!”

在丽莎的感知中,现实开始分裂。她同时看到两个重叠的景象:一个是熟悉的实验室,一个是陌生而扭曲的版本。她看到陈时同时以两种不同的姿态存在——一个专注地盯着屏幕,另一个正惊恐地看着她。

“我...我同时看到两个现实...”她艰难地表述着,“就像...就像时间线分叉了...”

突然,她尖叫一声抱住头,数据平台上的警报同时响起——τ粒子流突然失控,能量水平飙升到危险级别。

“必须中止实验!”陈时立即启动紧急关闭程序,但系统没有响应,“控制系统失灵了!”

在混乱中,丽莎经历了她永生难忘的体验:她不再是坐在实验室里,而是同时存在于多个场景中。她看到自己五岁时在公园玩耍的场景,又看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大学毕业典礼,还有一个自己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恐怖景象——所有这些体验同时涌入她的意识。

“时间线...错位了...”她喘息着说,“我能感觉到...不同的自己...”

陈时终于强行切断了主电源,实验室陷入黑暗,只有应急灯提供微弱照明。设备逐渐停止运行,异常现象慢慢平息。

在寂静的黑暗中,两人喘着气,面面相觑,都被刚才的经历震撼。

“你看到了吗?”丽莎轻声问,声音仍在颤抖。

陈时沉重地点头:“数据显示,在那一刻,实验室的时间流发生了实际分裂。虽然只持续了1.7秒,但那不是幻觉——是真实的时间线错位。”

他调出紧急电源支持的核心数据记录:“看这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传感器同时记录了两种不同的物理现实。就像...两个平行宇宙短暂地重叠了。”

丽莎缓缓站起身,仍然感到轻微的头晕和意识分离感:“这就是时间收束失败的表现...不同时间线无法维持各自独立,开始相互干扰。”

陈时沉思良久,突然说道:“吾思故吾在...我们的思考和研究,正在改变我们的存在状态。我们不仅是在观察时间——我们正在与时间互动。”

窗外,月亮恢复了正常的银白色,但两人都知道,某些东西已经永远改变了。他们不仅证明了时间收束理论的可能性,更亲身经历了时间线错位的恐怖与奇妙。

在实验室角落的阴影中,一个模糊的身影悄然消失——仿佛只是应急灯造成的光影错觉。但在那身影消失的地方,一个微小的时间异常仍在微微闪烁:一枚硬币在不断重复正反面翻转的过程,就像被困在无限循环的时间碎片中。

第一章完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