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皇上他反对内卷
他去城外的山林别院附近散心,太监宫女们远远地停在山下,皇帝平日宫中处理朝政,难得出宫,他们都不愿打扰。
朝中老臣言辞激烈,说陛下若热衷于戏曲,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说天下百姓有怨言,百官也会上行下效,滋长不正之风,江山社稷如何能长治久安。
朕是皇帝,又不是和尚。
天天在宫中批奏折,有点爱好至于被弹劾成这样吗?
皇上越想越气,折了根小树枝,像个小孩一样,在山林间,一边抽打草木,一边往山上走。
眼前一条长长的石阶一路通向山顶,隐约能看见山峰上有三栋气势恢宏的白玉衡门,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仙家的浩荡逍遥。
此间群山环绕,气场充盈,皇帝的心境在不知不觉间开阔起来。
山峰之间空旷宁静,光洒环宇,气候荫凉,他感到自在逍遥。
一位衣带翩跹的道童适时走来,邀请他入观喝茶小叙。
皇帝跟随道童穿过一片种满奇花异卉的苗圃,来到一座竹林环绕的石台。
竹林屏风后,林不染正坐在那儿望着他,眉眼含笑。
“此去经年,国师倒还是鹤发童颜,这里真是好气候!”
皇帝毫不客气地坐在国师对面的雅座,活像个赌气的孩子。
想当初,年轻的皇帝看着这个仙风道骨的美貌叔叔,心里想这个人如此年轻,到底是否担起国师这一重任。
此去经年,而今皇帝两鬓斑白,人到中年。
林不染仍驻颜有术,是个俊秀青年模样。
国师精通易容,到如今,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多大。
相见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皇帝鼻子一酸,想到自己征战一生,为国为民,到头来是戏不能看,家不能回,边喝茶,边不知不觉连叹好几口气。
“皇帝叹气是为何?”
新茶沏好,被道童端了上来,林不染为他斟茶。
“此茶名为悠风,专门选用峭壁上的茉莉花窖制,底茶是冻顶乌龙,入口别有一番风韵。”
皇帝低头小抿了一口,顷刻间,一股畅然之气在体内如清风般回荡开来。
他仿佛看到春寒料峭里的湖光山色,感受到山间温暖的光照,心也如岩壁花朵般迎风摇曳,达到一种清净无染的境界。
几朵小小的茉莉花,竟有如此玄妙的口感。
“林卿,”皇帝开口道:“没想到你有这么好的手艺。”
“哈哈,这正是臣兴致所在呢。”
林不染兴致勃勃说道:“原本臣总是亲力亲为,后来臣热衷于炮制茶叶,就重金聘用有识之士采集,臣出钱他出力,两全其美。”
提到兴趣,皇上想到了自己的事儿。
看到用了同样方法的林不染,他打开了话匣子,把朝中事件来龙去脉,以及自己看戏的初衷原原本本地讲述给林不染听。
“是朕错了吗?”
皇帝语气中有愤怒,还有不解。
“朕自登基以来,日日精于朝政,为国家为子民从未敢停歇一刻,可他们偏偏要算计朕,责骂朕,朕看戏剧和林卿一样,也是两全其美啊。”
“自然是不怨陛下的。”
林不染又给皇帝斟茶。
“可是他们与朕的矛盾,又如何解决呢?”
皇帝还是很纠结。
“陛下执政多年,臣信任陛下。”
林不染娓娓道来:“这件事的关键在于,陛下是否允许自己看戏呢?”
“什么?”
皇帝没想到林不染会在这么问。
“陛下夙兴夜寐,才得来这太平盛世。”
林不染的语气中透着心疼,“可殿下若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去主动为自己争取,又有谁真能知道陛下的想法呢?”
“林卿,你支持朕?”
皇帝的心仿佛打开了,他有些不确定自己是否听错。
“盛世当前,皇帝可去鼓励文化发展交流,以国策号令,使民心大开,百花齐放。
若干年后,典籍相融,结出硕果累累,天下学子定会感念陛下恩泽。”
林不染接着说:“陛下若以一己之长,引领文化繁荣,这是创新之举。
臣怎能不支持陛下呢?”
皇帝表面神色平静,心里其实己经笑出了花。
好个国策,好个林不染!
朕今日就可以好好回去看戏了。
皇帝是带着忧愁来,带着答案走,心中畅达怡然。
几个太监宫女跟在皇帝身后,心中暗暗感叹林不染的神通广大。
入夜,太和殿中星光熠熠。
“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等重型烟火己准备就绪。
今晚注定是个星光闪耀的不眠夜。
皇帝还邀请了皇商沈珏等人来宫中一起观赏。
太后宫里的嬷嬷急急地跑过来;“皇上,太后口谕,请皇上爱惜龙体,今夜的晚会不如先暂停,回宫歇息。
妃嫔们多日未见皇上,皇上也该去后宫走动走动。”
皇帝回到:“朕打了一辈子仗了,还不能有个爱好啦,享受享受人生嘛,接着奏乐接着舞!”
“太后还说,朝中老臣也担忧皇帝身体,己连夜上书太后,请皇帝移驾后宫。”
“噢?”
皇帝眉毛一挑。
“无论是谁,朕准许他辞官告老还乡。”
太平盛世,老臣们也都别卷了,厚禄退休吧。
被禁足的璟皇妃,在烟花连天之中,迎来了第一个不眠夜。
她心中有好奇,有不满,有恐惧。
冷,并没有浇灭她的恚心,反而增长了她对世间万物的嗔心与怨毒。
等她出来,查明都是谁与这场烟花有关,到时候,一个都别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