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误观将星司马遇伏 丞相坦言从长计议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次日一早,孔明如约醒来,姜维前来探望,见华金伏于榻前,细心照料,心甚慰。

随后他把华金领到帐外,单膝跪地涕曰:“请先生受我一拜!”

华金赶紧扶起姜维,并禀道:“丞相转危为安,乃大汉先祖所护佑,非我之功,然要完全恢复尚需时日。”

姜维又问曰:“我可否将我军之部署报于丞相?”

华金曰:“然也。”

姜维进入营帐,轻声把他的防御部署报予孔明,孔明微微点头以示认可。

数日后。

华金施术功成,孔明之疾渐愈。

虽仍需卧榻将息,然己神清目朗,己可与人畅言。

一日孔明传姜维进帐,说道:“伯约,这些时日,汝指挥得当,吾甚感欣慰!”

姜维跪谢。

诸葛亮又说:“以你之见,当下之形势,该如何筹划?”

姜维曰:“请丞相明示!”

孔明令士卒揭开帐顶,仰观星空,指向自身将星,对姜维说:“此乃吾之将星,今己璀璨明亮,你可见否?”

姜维顺着孔明手指的方向看见了孔明所指之星,使劲点头。

孔明接着说:“今日我授你星象之术,这漫天星辰,每一颗按人之生辰八卦地老天荒皆可指定于芸芸众生。”

姜维点头示意己经明了。

孔明又说:“这星,很多人都能观之,而这耀,却非常人可判断。

闪耀,长耀,复闪,复耀……这复闪乃回光返照之象,而复耀则为生机盎然之象。”

姜维听到诸葛亮的讲述,似乎有所领悟:“丞相之意是用这设计以退魏军。”

诸葛亮颇为满意姜维的悟性,遂让其自行安排。

而这边司马懿得到斥候报来的消息“孔明己多日未出大帐”,又误看了孔明之将星,大喜过望,决意趁机奇袭劫营。

司马懿亲率雄师,浩荡奔蜀军营地而来。

待司马懿大军踏入埋伏圈,姜维一声令下,蜀军如猛虎出林,自西面八方向敌杀去,喊杀之声震彻苍穹。

司马懿惊惶失措,仓猝应战,怎奈难以抵御蜀军之勇猛。

魏军丢盔弃甲,狼狈奔逃。

司马懿艰难退回大帐,只见魏延己立其中,其手下士卒又是一番猛追猛打。

“父亲,吾等又陷绝境!”

司马师泣诉道。

“各阵人马,稳住阵脚,徐徐退回陈仓,郭淮断后!”

司马懿不愧统军有方,收拢残兵,夺路而逃。

其后又遭王平追杀,兵马折损七八。

战后,诸将回营,呈报战果。

卧于榻上之诸葛,轻声嘉勉后,挥挥手,令众人退下,独留姜维。

诸葛亮神色凝重,叹曰:“伯约啊,此番虽胜,然局势依旧艰危。

吾知汝素有报国之志,然若允汝与诸将此番一路追杀至长安,纵得一时之地,岂能长久?

粮草何支,援军何至!

曹魏势大,聚三五十万之众,不逾月余。

吾知文长心意亦如此,然暂且不可依从。”

姜维恭声道:“丞相深谋远虑,学生晓得了。”

月余之后,孔明身体渐愈。

虽不若初出茅庐时意气风发,却也行动自如,只是面色仍稍显苍白,精力未全复。

是日,阳光洒于蜀军营地,诸葛亮着一袭素袍,稳步入营帐。

其目光炯然,神色庄重,对帐外亲卫吩咐道:“传吾军令,召众将帐中议事。”

亲卫领命,匆匆而去。

未几,诸将依次而入,立于帐中。

众人皆屏息静气,以待丞相之令。

诸葛亮却先未发声,目光徐徐扫过众人,而后转向华金:“汝言,吾可续命几何?”

华金答曰:“少则二十载,多则三十载。”

诸葛捋须道:“足矣,足矣!

来人,将此人拖下斩了!”

众人皆惊,华金亦惑。

诸葛曰:“汝称乃华佗之后,欺瞒于吾,吾岂不知华神医之来龙去脉乎?”

华金拿出华佗手书之医书和手术之器物呈给诸葛亮:“此乃祖父之物,请丞相勘验。”

华金言辞铮铮,毫无惧色。

(华金早知诸葛会诈他,亦知诸葛与华佗无有交集)孔明遂起身扶起华金:“既为神医之后,为何化作士卒。”

华金说:“祖父去到许昌之时,便交待吾父,曹操乃奸雄,后人不可为之所用。

还说可为汉卒,兴复汉室,才是正道。”

亮曰:“以后你就常伺吾左右,做个医官吧,可好?!”

华金欣然接受。

继而诸葛复坐,缓声道:“曹魏地广人众,资源丰饶,兵力雄强,远非吾蜀汉可比。

昔日,吾六度北伐,只因自知时日无多,若不速行,恐时不我待。

然实则实力不济,天时地利人和皆缺,强而出征,有悖用兵之理,终致败绩。”

言罢,起身提声道:“今吾再得廿年之期,当可从长计议。”

姜维、杨仪等人问道:“当下当如何行事?”

诸葛亮沉思片刻道:“其一,先令大军撤回成都休整操练;其二,虽东吴叵测,然断不可解同盟之约,当遣人修好;其三,广纳贤才,兴农事,扶商贾,活经济,养民生息,为日后积备充足之力,待天时至,必能功成。”

众将心悦诚服道:“丞相英明,吾等定当全力赴之,为兴复汉室竭尽忠诚。”

自此,蜀军在诸葛亮之精心筹谋下,踏上新程。

大军回程之时,诸葛亮奋笔疾书,写下“中兴五策”。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