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镜子里的自己(自我框架体系)
水珠顺着下巴滴到洗手池里,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问题:这就是我吗?
这就是我要活成的样子吗?
其实啊,人生的 “谋” 从来不是找个偏方、学个技巧那么简单。
它更像搭积木,得有地基有框架,一块块垒起来才稳当。
而这框架的第一块砖,就得从镜子里的自己开始砌。
三次照镜子:你的梦想是怎么弄丢的?
第一次照镜子:小时候的你,眼睛里有光还记得小学作文本上写的 “我的梦想” 吗?
我表妹翻出三年级的日记本,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长大要开动物医院,给流浪猫流浪狗打针”,旁边还画了个扎着蝴蝶结的小猫。
可现在她在会计事务所做报表,连周末撸猫的时间都没有。
你小时候的梦想呢?
是想当宇航员摘星星,还是想当画家画遍全世界?
那时候的畅想像颗小种子,轻轻一碰就发芽。
可后来怎么就蔫了?
是被爸妈一句 “这能当饭吃吗” 浇灭了,还是被同学一句 “太幼稚了” 吹跑了?
又或者,是被日子磨着磨着,自己都忘了当初为啥会那么想?
第二次照镜子:长大后的你,肩上扛着 “应该”上了班、成了家,再照镜子时,脑子里的声音变了。
“我应该考个证,不然升职没希望我应该多加班,老板才会看重我大家都在买房,我应该也攒钱付首付”。
这些想法里,有多少是别人塞给你的?
就像我同事阿琳,家里人说 “女孩子当老师稳定”,她就考了教师资格证,可每次站在讲台前都觉得浑身别扭。
后来聊天时她才说,其实她从小就爱捣鼓相机,最想做的是旅行摄影师。
可 “应该” 这两个字太重了,压得她不敢看自己真正想要啥。
第三次照镜子:现在的你,能不能说句真心话?
现在,咱们来做个小游戏。
关掉手机,走到镜子前,看着里面的人,问一句:“如果不用管别人怎么想,不用怕失败,不用急着赚钱,你真正想活成啥样?”
别急着回答,让这个问题在心里飘一会儿。
是想每天能准时下班陪孩子搭积木?
还是想把小时候没学完的吉他捡起来?
或者只是想不再为钱发愁,能安心睡个懒觉?
做一个头脑风暴,以“我未来的人生状态”为中心,然后逐步发散,些到不能再写为止。
我试过这个游戏,第一次问自己时,眼泪突然就下来了。
我发现自己最想的,不过是 “能有底气拒绝不想做的事”—— 这跟小时候 “想当大侠行侠仗义” 的念头,居然隐隐能对上:本质上都是想活得自由痛快。
从镜子里找答案:过去和现在藏着天赋密码你发现没?
小时候的梦想和现在的渴望,从来都不是凭空消失的。
它们更像蒲公英的种子,看似飞散了,其实早落在你生活的角落里,悄悄发了芽。
我邻居家的男孩小时候总爱蹲在楼下看蚂蚁搬家,能看一下午,被大人笑 “没出息”。
现在他成了软件工程师,做的正是人工智能算法 —— 说白了,就是研究 “怎么让程序像蚂蚁一样聪明协作”。
你看,小时候的 “发呆”,藏着他对 “规律和协作” 的天然敏感。
还有我表姐,小时候总爱把作业本撕下来折纸,被老师批评 “浪费纸”,现在她成了婚礼策划师,最擅长的就是把零散的元素拼成完整的主题场景。
那双手的 “折腾劲儿”,从来就没变过。
所以啊,你可以拿张纸,左边写下小时候最痴迷的事(哪怕当时被说 “没用”),右边写下现在做起来会忘乎所以的事。
然后找支彩笔,把那些看着像的、能扯上关系的圈起来。
那些被圈住的地方,就是你的天赋在偷偷跟你打招呼。
搭起你的 “自我框架”:内圈定方向,外圈找方法搞懂了镜子里的自己,接下来就得搭框架了。
这框架分两层,像个靶子 —— 里圈是 “定盘星”,外圈是 “行动圈”。
内圈:你的内核不能歪内圈里得装三样东西:你打心底认的 “这辈子要活成啥样”(使命),你做人的底线和原则(价值观),还有你手里的牌怎么打(战略)。
比如你觉得 “家人平安比啥都重要”,那找工作时就不会选常年出差的;你觉得 “骗人的钱不能赚”,那做生意时就不会搞歪门邪道。
这内圈稳了,后面走再远都不会跑偏。
外圈:你的行动得跟上光有内核不够,还得有外圈的 “战术”。
就像种地,内圈是 “我要种出好麦子”,外圈就是 “啥时候播种、咋施肥、咋防虫子”。
你得学新东西补短板,得在事上练手找节奏,还得根据情况调整办法 —— 今天发现这条路不好走,明天就换条道,这才叫灵活。
老祖宗的智慧:别硬扛,要会 “借势”《孙子兵法》里说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听着玄乎,其实就是让你别死脑筋。
就像赶公交车,你不用追着车跑,瞅准它停在哪站,提前站在站台等,车来了顺势上去就行。
这 “势” 就是你身边的机会、你的优势、事情发展的规律,跟着有利的方向调整脚步,比闷头硬干省力多了。
《道德经》里又说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说白了就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别总想着 “我必须怎样怎样”,保持点开放的心态。
就像水一样,倒进杯子就成杯子的形状,流进江河就跟着江河走,但它从来没丢了自己 “能穿石、能润田” 的本事。
你看那些活得通透的人,都是内圈稳、外圈活。
他们知道自己要啥(内圈定),也知道怎么顺着劲儿走(外圈灵)。
不会因为别人说 “考公好” 就一头扎进去,也不会因为暂时没赚到钱就慌了神 —— 因为他们的框架是自己搭的,每一块砖都踩得实。
最后想跟你说:镜子里的自己从来都不只是一张脸。
那里面藏着你小时候的光,藏着你现在的挣扎,更藏着你未来能活成的样子。
别害怕看它,也别敷衍它。
把这面镜子擦干净了,你的人生框架才能搭得明明白白,走得踏踏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