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如今我是45周岁半之人,所谓人生过半,可是回头一看,生活一地鸡毛,活的苟延残喘。

别人看着是还是那么回事,可自己知道一塌糊涂,一事无成,死还死不起,活着好累。

小的时候聪明灵动,谁见了我都是长大了错不了,可是谁又知道,出身贫苦之家,

就算长大了又能有何作为。因为你会因为千八百块钱的学费而头疼,

会因为一个月六七十块钱的生活费而烦恼,会因为一次次想做什么而无钱而放弃。

会学无所成半途而废!这不是谁争不争气的问题,这是现实,

现实中的无奈不是几笔就可以说出来,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着相同的无奈,

再挣也挣不过命运的安排。从何说起呢?那就从我出生吧!

我生于东北一个偏远山村的农户家,我爸还是上门女婿,我外公外婆是山东人,

当年逃荒到的东北,我妈是被领养的。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1980年腊月二十五的清晨,

具体几点家里人都不知道,因为没人去注意我是几点出生的,

直到好多年以后大仙给我推算说说早上5-7的时辰。那个年代真的好冷,家家都是茅草屋,

土坯墙,地面是土地,窗户分两节,上边的可以往里打开,棚上垂下来一个钩子,

把窗户吊上去,冬天窗户边上都用黄色的厚点的纸糊上,北风一吹有的就哗啦啦响了。

我就出生在这样的人家,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差不多吧!都穷!虽然家里很穷,

但我是第一个孩子,姥姥姥爷也就是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还是很疼我的。

至少我的童年是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听写七爷爷讲故事睡觉的,

隔三五天大爷爷会给我带来几块冰糖,很甜,那个味道是我后来再没有吃过的味道,

我姥爷不知道从哪里弄回来一些山核桃,是长长的,很亮很亮,用锤子敲碎了给我吃,

有点苦涩,但确是我唯一的零食。现在想想那半布袋山核桃在这个时代会很值钱,

因为不用去盘就很亮了。童年的记忆很少了,

还记得七爷爷家的二叔会教我在有霜的窗户上写字,山和火都是他教的,

还有四爷爷家的三个叔叔,每天晚上都会给我送来麻雀,

那是他们用手电筒照麻雀窝掏出来的,后来长大了二叔总说我吃他掏的家雀最多,

也确实如此。在屯子前边有一条小河,夏天可以摸鱼,冬天可以滑冰,

那时候大人都不会太管着我们,可以随意往外跑,孩子都是开心快乐的。

至少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童年是快乐的,

八零后的我们可能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无忧无虑的童年了,

那时候的笑声是我多年以后一直的向往。但是再也没有那样笑过,都是笑着笑着就哭了!

在无忧无虑中我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纪是都过了上学的年纪,父母没有送我去上学,

后来一起玩的小伙伴都上学了,我哭闹着也要上学父母才送我去学校读书。

我们那时候的学校的是青砖瓦房,对于住草屋的我来说,那就是殿堂了,

我记得去学校是背着母亲给我做的花书包,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上学了。

学校离家三里半地,我们都是走路去的,学校不收钱的,但是冬天要教粮食当学费,

还要轮班带取暖材料,二十斤粮食都是我自己背去的学校,父母没有给我送过一次,

放学写完作业就去山上拔豆棍(就是黄豆秧的根),作为冬天取暖材料。

有时候还得带一大袋子玉米芯作为取暖材料,袋子都要有我高了,我是拖着去的学校。

那时候在路上会看到很多和我一样的孩子都是自己带取暖材料去学校,

有时候碰见村子里大点的孩子,她会帮着拿一下,

大人们没有觉得孩子自己带那么多东西去学校有什么不对,

因为百分之八十的家长都是那么想的。孩子也没觉得大人不送有什么不对。

那时候可能都活的简单,大道至简吧!第一年的冬天就那样过去了,但我学习是真好,

硬是考了双百,给没文化的父母挣了气,他们在说起我学习的成绩时候脸上有了笑容,

也只是有了笑容,别的想法没有。甚至连夸赞都没有。记得我小学二年级就转学了,

就因为一座五六米的桥,那是用十几颗树搭在小河上边,

然后铺上土供人和马车牛车通过的桥,那年夏天下了好大的雨,等我们放学走到河边傻眼了,

桥没了只剩下一个木头还有桥下五米来深的水,而且水还翻着浪花,怎么过,

所有人都站在那里傻眼了,突然有个男孩子快速的从独木桥上跑了过去,接着又过去了一个,

大孩子都过去了,胆小的一点点爬了过去,后来就剩下了我,我强忍着泪水,

看看对面再看看下边,恐惧感爆满,对面的姐姐喊我,别怕慢慢爬过来,我们接着你,

八岁的孩子对谁都是信任,我咬咬牙一点点爬了上去,湿湿的滑滑的,我吓坏了,

对面的孩子们再喊加油加油,我一点点爬到到了中间手一滑差点掉下去,有人发出惊呼,

我开始发抖了,有个同村的姐姐带着哭腔对我喊,你可以的,在努努力,你可以的,

我相信你!我也不知道后来怎么爬的过去,只知道浑身都湿了,泪水和汗水模糊了双眼,

回家就病了。后来有时候在想如果当时掉了下去,是不是也是一种解脱!

但是你来到这个世界没遭够罪,吃完苦,你想死都难!因为那一次的事,好多孩子都转学了,

去了需要翻一座小山的小学,我也转了学校。秋天上了二年级,

到学校秋收的时候会让我们都带着篮子去掰苞米,从早上到黑天还要自己带吃食,

一干就是十来天,秋收成了我童年的噩梦!在那个小学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秋收掰苞米,

还有冬天自己去学校早上很大的雾,我和一只老鼠走对向了,我向右它也向右,

我向左它也向左,最后我尖叫着吓跑了老鼠也吓跑了自己,以致后来我看到老鼠就怕的不行。

还有后来很多年都能梦到学校的后山,每次都是惊醒,

所以很多时候童年留下的阴影会伴随我们一生,如影随形。小学三年级下半学期我又转学了,

去了四爷爷的学校,四爷爷是接班老师,正好教我。在这个学校我总算安稳了下来,

有了三个同岁的伙伴,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每天都很开心,因为是唱歌去的学校,

唱歌回的家,但我自小性格软弱自卑,所以唱歌也很小声。

记得最深的记忆是家里很穷带饭去学校没有菜,我很自卑就躲在一边偷偷吃饭,

被一起玩的燕看到了,她说了我,说我不懂事,带二米饭还和家里耍脾气,

连同旁边的同学也说我,我哭了,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长大了。我也是四爷爷的骄傲,

六年级六一儿童节我唱了一首《妈妈的吻》获奖了,得了一个日记本,超级开心,

因为我没有。小学毕业考试我一就成名考了全校第一名,四爷爷的脸上乐开了花。上了初中,

我头一次接触英语,当老师用英语问我名字的时候,我懵了,看着迷茫的我王平老师笑了,

她用英语说请坐,我傻傻的坐了下来,看着和拼音很像的单词我暗暗发誓,一定得学会,

以致后来中考我差两分英语满分。我读的初中是四年制,真的很烦人,多念一年书,

浪费了大好青春,人生轨迹就是那样,一切都是安排好了,顺着走着就可以了。

那个年代孩子们都很单纯,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想上课就读书,

不想上从后边窗户爬出去跑了,从刚开始读书的56人,到后来的三十多人,

一个班的孩子不爱学都辍学了,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做了大老板。

在初中有个男孩子长得白白净净的总和我一起玩,我们经常下跳棋,有时候会一起学英文,

他一笑起来眼镜弯成月牙,我很喜欢和他在一起,他读了很多书,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