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海监听站

深空指令 雾织星轨 2025-09-11 13:20:45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西侧,海平面以下一万两千米的漆黑深渊里,“深渊之眼”监听站像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静静嵌在玄武岩断层中。

这里是地球最安静的角落,水压足以压碎坦克装甲,唯有站内循环系统的低鸣,与显示屏幽蓝的光芒交织成永恒的白昼。

林夏盯着主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纹,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控制台边缘。

她的齐肩短发用一根黑色发夹别在耳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几缕碎发垂在脸颊旁,被空调出风口的微风轻轻吹动。

手腕上那块银色旧手表的秒针正固执地跳动,表盘边缘的划痕在蓝光下若隐若现——那是父亲留给她的唯一遗物,十年前他在观测猎户座超新星时突发心梗,倒在了天文台的穹顶下。

“第17次校准完毕,背景辐射稳定在0.03微希沃特。”

耳机里传来同事老周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小林,换班了,我带了热咖啡。”

林夏没有回头,杏眼微微眯起,瞳孔在屏幕反射下泛着浅灰的光泽。

她的手指在触控板上快速滑动,将一段波形放大到占据整个屏幕:“等一下,老周,你看这里。”

屏幕上,在代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平稳噪点中,一串极其微弱的脉冲正规律地起伏。

不同于超新星爆发的剧烈峰值,也不像黑洞吸积盘的混乱波动,这串信号像心跳般精准——间隔0.73秒,持续0.12秒,重复七次后停顿2.3秒,然后从头循环。

老周端着咖啡杯凑过来,热气在他布满胡茬的下巴上凝成白雾:“哪来的干扰吧?

海底电缆偶尔会出这种幺蛾子。”

他伸手就要按校准键,却被林夏抬手拦住。

她的指尖悬在屏幕上那串脉冲的起始点,指甲修剪得干净利落:“干扰不会有这么稳定的周期。

你看这个频谱分布,集中在1420兆赫兹——氢原子的共振频率,宇宙中最常见的电磁辐射波段。”

老周的困意瞬间消散,他凑近屏幕,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定向性呢?

能锁定来源吗?”

林夏调出信号源方位图,一条红色首线从监听站坐标延伸出去,穿过黄道面,首指猎户座悬臂的一片星云:“方位角34.7度,仰角19.2度,距离……初步估算在1200光年左右。”

她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从事深空监听五年,她见过无数异常信号——陨石撞击探测器的杂音,太阳耀斑的电磁暴,甚至某次误将微波炉启动信号当成了外星问候。

但从未有一个信号,像此刻这般,带着明显的智慧痕迹。

“我再交叉验证一次。”

林夏深吸一口气,点开存档系统,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的记录。

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代码如流水般涌现。

当她将三天前的一段冗余数据导入分析模型时,屏幕突然弹出一个红色提示框——“发现匹配特征信号”。

三天前,同一方位,同一频率,同样的脉冲规律。

只是当时信号强度太弱,被系统自动归为噪点过滤了。

老周手里的咖啡杯“哐当”一声磕在控制台边缘,褐色液体溅在他的工装上:“这……这得上报。”

他的声音发紧,“立刻报给总部。”

林夏没有动,目光死死盯着屏幕角落的信号持续时间——从第一次被捕捉到,到现在己经超过九十六小时,从未中断。

她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话:“宇宙这么大,要是只有人类,岂不是太浪费了?”

她抬手按在通话器上,耳麦里传来总部值勤人员的声音。

阳光透过深海光缆的中继站,在一万两千米之上的海面上碎成金箔,而在这片永恒的黑暗里,林夏仿佛看到了一道跨越千年的光,正穿透星云与尘埃,轻轻叩击着地球的门扉。

手表的秒针刚好走过十二点,新的一天开始了。

但对林夏来说,从她按下通话键的那一刻起,某种更宏大的东西,己经悄然启动了倒计时。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