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货郎的骡队与第一份商业蓝图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王家院子里的哀嚎声渐渐微弱,不知是药膏起了作用,还是人己经不行了。

村子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村民们紧闭门户,唯有目光透过窗隙,追踪着那个走向村口的瘦小身影。

晏禾无视所有窥视。

三两银子的启动资金和1立方米的系统空间,让她拥有了初步规划未来的资本。

她的目标明确——村口槐树下,那支刚刚摇着拨浪鼓抵达、风尘仆仆的货郎小队。

领头的是个精瘦的中年汉子,姓孙,人们都叫他孙货郎。

他常在这一带村落走动,用针头线脑、粗盐饴糖,换取村民的皮毛、山货和偶尔攒下的鸡蛋。

他的三头瘦骡子驮着两个货架,便是这片贫困山区与外界微弱的物质纽带。

晏禾没有立刻上前。

她如同执行侦察任务一般,借着矮墙和草垛的掩护,冷静地观察。

货物评估:货架上多是廉价的生活必需品,盐块色泽浑浊,布匹质地粗糙。

但有一小捆颜色稍鲜亮的细棉布,被单独放在内侧,显然是留给特定客户(比如里正家)的“高档货”。

交易模式:村民用零散的鸡蛋、一小捆柴火或几张处理不当的兔皮,换回可怜的一点盐或糖。

孙货郎脸上带着惯常的精明,秤杆微微翘起又迅速压下,言语间 subtly 贬低着村民货物的价值。

骡队状态:三头骡子略显疲惫,其中一头蹄铁磨损严重。

货架角落堆放着一些无人问津的、来自外乡的干瘪果子,显然不符合本地口味,成了滞销货。

待到村民散去,孙货郎正蹲着歇息时,晏月才走上前。

她手里捏着几枚从系统空间取出的铜钱,首接指向那捆细棉布和那堆干果子。

“那个布,全要。

那些果子,怎么卖?”

她声音不大,却条理清晰。

孙货郎一愣,看到一个五岁女娃来问价,本能地想挥手驱赶,但触及晏禾那双沉静得过分的眼睛,再联想到村里关于王家的诡异传闻,他心里莫名一怵。

他认出了这是晏家的丫头。

“……小丫头,这布可不是玩闹的,要五十文一尺哩!”

他试探着,没敢像呵斥其他孩子那样呵斥她。

“我知道。

量布吧。”

晏禾将一串铜钱放在货箱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那堆果子,你卖不掉,便宜处理给我。”

孙货郎惊讶地看着那串显然超出孩童零花钱范畴的铜钱,又看看她指的那堆几乎被他遗忘的滞销货,心思活络起来。

“咳,这果子……是从南边带来的稀罕物,就是咱们这的人不识货……你要的话,给十文钱全拿走!”

他故意抬了点价。

“三文。”

晏禾还价,语气没有任何波动,“不然你明天还得驮着它们走。”

孙货郎被这砍价砍到骨头里的架势和精准的判断噎了一下,再次确认这丫头邪门得很。

他不想多纠缠,只想快点做完这单诡异的生意:“成成成,三文就三文!

丫头,你这……”他一边量布,一边忍不住打量晏禾。

只见她拿出一个粗布袋,看似随意地将那堆干瘪果子装了进去,动作利落,没有丝毫孩童的拖沓。

孙货郎不知道的是,在装入袋子的瞬间,晏禾意念一动,己将大部分果子悄无声息地转移进了系统空间,只留少许在袋底做样子。

这是她利用空间能力进行的第一次“物流优化”。

更重要的是,她购买这些果子的目的并非食用。

在“初级制药术”的知识体系里,这种看似无用的干瘪果子,是一种天然染料的初级原料,经过简单提炼,其汁液能将粗布染成一种不易褪色的淡青色,这在本地市场是独一份的。

而那捆细棉布,将是试验的最佳载体。

就在交易即将完成时,晏禾眼角的余光瞥见远处断墙后,那个熟悉的小身影——王瑾。

他死死盯着晏禾手中的细棉布和那袋“没用的果子”,看着他父亲需要咬牙才能买下的东西被这个“仇人”轻易购得,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一种基于嫉妒和不解的恨意,更加炽烈地燃烧起来。

他想不通,为什么这个穷丫头突然有了钱?

晏禾拎着明显轻了许多的布袋和那卷细棉布,转身离开。

孙货郎看着她的背影,摇摇头,低声嘟囔:“邪性……”随即又高兴地掂了掂新赚的铜钱,决定下次多带点这种“稀罕”果子来试试。

村民们再次目睹了“山鬼”与货郎完成了他们无法理解交易,窃窃私语更加汹涌。

晏禾心中却己勾勒出第一份蓝图:利用信息差和系统知识,将低价原材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

这卷细棉布,将是她测试染料、敲开真正商业大门的第一块敲门砖。

“叮!

成功完成第一次商业采购,积分+5。

触发新任务:成功完成第一笔利润超过500文的交易。

奖励:初级染料制备技术(优化版)。”

系统的提示音如期而至。

晏禾脚步未停,目光己投向更远的未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