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踏勘废地
她瘫坐在凳子上,目光空洞,仿佛被抽走了魂魄。
“娘。”
我走过去,蹲下身,将她冰冷的手捂进我的掌心,“别怕,有我呢。”
我的手很温暖,带着劫后余生的热度。
柳氏的眼睫颤了颤,泪水终于再次决堤:“愫儿,娘不怕苦,娘是怕你和阿安跟着我受罪……那两亩水田,是你爹用命换来的啊,如今……如今就这么没了……没了旧的,才有新的。”
我抽出帕子,轻轻为她拭去泪水,声音不大,却异常沉稳,“娘,你只要信我,不出三年,我定会把爹用命换来的东西,十倍、百倍地挣回来。”
我的话语里似乎有种不容置疑的魔力,柳氏怔怔地看着我,看着这个一夜之间仿佛脱胎换骨的女儿。
她眼中的悲痛渐渐被一种茫然和困惑所取代。
旁边的林安也仰着小脸,怯生生地问:“姐,你说的……是真的吗?”
我对他展颜一笑,揉了揉他的头顶:“当然。
不过,在挣大钱之前,我们得先填饱肚子。”
说着,我站起身,环顾了一下这个家徒西壁的屋子。
墙角那半袋糙米,省着吃也撑不过十天。
角落的菜筐里,只剩下几个蔫头耷脑的野菜。
不能坐以待毙。
“娘,你和阿安在家等着,我去后山看看。”
我拿起那个小小的菜筐和一把缺了口的镰刀。
“你去后山做什么?
现在天快黑了,不安全!”
柳氏立刻紧张起来。
“放心,我不走远,就在山脚转转。”
我安抚道,“爹教过我认些东西,我去寻点能吃的回来。”
这是原主记忆里为数不多的温馨片段。
父亲林大山打猎之余,确实会教她辨认一些无毒的菌菇和野菜。
而我,一个拥有现代植物学知识的专业人士,能辨认的东西,可比他多得多了。
不顾柳氏的劝阻,我提着篮子出了门。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村子染上了一层暖金色,炊烟袅袅,夹杂着各家各户传来的饭菜香。
我深吸一口气,绕开村里的大路,专挑僻静的小径往西山走。
果不其然,路上还是遇到了几个嚼舌根的妇人。
她们看见我,先是惊讶,随即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飘进我的耳朵。
“那不是林家的傻丫头吗?
听说今天把水田换了块破地,真是疯了。”
“可不是嘛,林大海占了大便宜,这会儿估计在家里偷着乐呢。”
“唉,大山走了,这孤儿寡母的,日子可怎么过哟……”我目不斜视,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这些流言蜚语,伤不了我分毫。
我知道,行动,是击碎所有质疑最有力的方式。
很快,我便来到了那片属于我的“新领地”。
五亩坡地,在暮色下显得愈发荒凉。
地里遍布碎石,干裂的土块间顽强地钻出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杂草。
正如村民所说,这里看上去确实毫无生机。
但我没有失望,反而心脏抑制不住地加速跳动起来。
是了,就是这里。
我放下篮子,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
土质呈明显的红褐色,用手指捻了捻,触感细腻,黏性很强,是典型的酸性红壤。
这种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透气性也不好,对于需要大量水分和中性土壤环境的水稻、小麦来说,确实是灾难。
可对于某些作物,这里却是天堂。
我站起身,目光如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缓缓踱步。
我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将眼前的景象与脑中的知识库进行匹配。
坡度大约在十五到二十度之间,非常适合修建梯田,既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增加耕作面积。
坡向朝南,日照充足,这是绝佳的优势。
我走到坡地中央,闭上眼睛,一个完整的生态农业规划图在我的脑海中徐徐展开。
梯田,引水渠,蓄水池……还有,最关键的作物选择。
茶树喜酸,喜排水良好的坡地,这里简首是为它量身定做的。
还有山茶,也就是油茶树,同样适应这种环境,结出的果实可以榨油,是价值极高的木本油料。
甚至,某些品种的蓝莓、杜鹃,也能在这里生长得很好。
这哪里是废地?
这分明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
我的心头一片火热,恨不得立刻就挽起袖子大干一场。
但理智告诉我,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当务之急,是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并找到启动的第一笔“资金”。
我将目光从土地本身,移向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坡地下方,记忆中的那条小溪潺潺流淌,水质清澈。
溪边长着一丛丛茂盛的蕨类植物。
我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
是蕨菜!
这种在现代被视为健康美味的山珍,在这个时代,却只是无人问津的野草。
我毫不客气,用镰刀割下了一大把最鲜嫩的卷曲嫩芽,填满了半个篮子。
继续在山脚下搜寻,我又发现了几丛马齿苋和灰灰菜,这些都是极好的野菜。
甚至在一棵老槐树下,我还幸运地找到了一小片刚冒头的鸡枞菌。
收获颇丰,晚饭是解决了。
但我知道,这还不够。
我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持续产生价值、可以换钱的东西。
我的视线,最终落在了坡地最顶端,与后山杂木林交界的地方。
那里,有几株半人高的深绿色灌木,叶片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在夕阳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我的呼吸陡然一滞。
我快步爬上坡,拨开前面的荆棘,凑到那几株灌木前。
我摘下一片嫩叶,放在鼻尖轻嗅,一股熟悉的、清冽的幽香钻入鼻腔。
我又将叶片放入口中咀嚼,先是微苦,随即一股甘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满口生津。
是野茶树!
而且是品质极佳的小叶种!
我简首欣喜若狂!
这真是天助我也!
我本以为要从零开始育苗种植,没想到这片“废地”上,竟然就藏着现成的宝藏!
这几株野茶树,就是我的“母本”,我的“第一桶金”!
有了它们,我就可以通过扦插的方式,快速培育出大量的茶苗。
而且,这些野生的茶叶,只要经过我手的加工,其品质和口感,绝对能秒杀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茶饼。
我小心翼翼地采摘了一些最嫩的“一芽一叶”,轻轻地放在篮子最上层,生怕压坏了。
天色己经完全暗了下来,我提着满满一篮子的“战利品”,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归途。
回到家时,柳氏和林安正焦急地等在门口。
看到我平安回来,还带了这么多东西,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姐,这是什么?”
林安好奇地指着篮子里的蕨菜。
“好东西,今晚我们吃顿好的。”
我笑着说。
我将蕨菜焯水去涩,用家里仅剩的一点蒜末和粗盐凉拌。
马齿苋和灰灰菜下到糙米粥里,熬得烂烂的。
那几朵珍贵的鸡枞菌,我则撕成小条,用清水煮了一碗汤,只放了一点点盐提鲜。
简单的饭菜,却散发出久违的香气。
柳氏喝了一口菌汤,鲜美的味道让她瞬间红了眼眶。
林安更是吃得头也不抬,连声说好吃。
看着他们满足的样子,我心中充满了力量。
饭后,我将那几撮野茶叶取了出来,架起锅,用微火开始进行我的第一道工序——杀青。
我没有专业的工具,只能凭借一双手,在灼热的铁锅里快速翻炒。
我的动作熟练而精准,温度、时间、力道,都控制得恰到好处。
这是刻在我骨子里的专业记忆,是我前世无数次在生态茶园里实践得来的经验。
很快,一股浓郁的、带着豆香和兰花香的茶香,在小小的茅屋里弥漫开来。
这股香气,不同于柳氏平日里喝的那些粗茶的苦涩味,它清雅、高远,仿佛能钻进人的心里,抚平所有的焦躁和不安。
柳氏和林安都被这股奇特的香味吸引了过来,围在灶台边,满眼都是惊奇。
“愫儿,你……你这是在做什么?”
我没有回答,只是专注地进行着后续的揉捻和烘干。
当最后一丝水汽被焙干,那些青绿的叶片变成了条索紧结、色泽墨绿的干茶时,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用陶碗冲泡了一碗。
沸水注入,茶叶在碗中缓缓舒展,嫩绿的颜色重新绽放。
一股更加馥郁的香气升腾而起。
我将第一碗茶递给母亲:“娘,你尝尝。”
柳氏迟疑地接过,轻轻啜了一口。
下一秒,她的眼睛猛地睁大了。
那是一种她从未体验过的味道。
入口没有丝毫苦涩,只有一种醇厚的甘甜,茶汤滑过喉咙,留下满口的回甘,仿佛整个人都变得清爽通透。
“这……这是……”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我微微一笑,将另一碗递给林安,自己也端起一碗,迎着窗外皎洁的月光,轻轻饮下。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将不同了。
这碗茶,不仅仅是一碗茶。
它是希望,是未来,是我林愫在这个世界打响的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