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淼淼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引得全班同学都看过来。
她攥着笔的手指发白,心脏砰砰首跳——她等这快递,等了整整二十天。
冲到收发室,大爷递过来一个薄薄的信封,上面印着她投稿的小说网站logo。
赵淼淼接过信封,指尖能摸到里面硬硬的卡片,还有一张纸。
她没敢在收发室拆,一路跑***室,躲进走廊尽头的楼梯间,手抖着撕开信封。
里面掉出一张稿费单,还有一张打印的用稿通知。
她盯着稿费单上的数字,眼睛一下子就红了——860块。
比她预想的多了一倍还不止。
投稿时她写了三万字的短篇,按网站千字50块的标准,本该是1500块,她以为会被压价到500块就不错了,没想到编辑不仅全额通过,还加了360块的“新人鼓励奖”。
用稿通知上写着:“故事里的乡村细节很真实,情感细腻,己安排下周上线,后续可继续投稿长篇。”
赵淼淼反复读了三遍,眼泪掉在通知单上,晕开了墨迹。
她想起周末在林晓家敲键盘的日子:手指敲得发麻,就用热水泡一泡;为了改一个细节,熬到晚上十点;投稿前反复检查,生怕有错别字。
也想起父亲昨天还在说:“别总在电脑上瞎琢磨,不如多看看课本。”
现在,她终于能证明,她不是在“瞎琢磨”。
放学回家,她没像往常一样先写作业,而是首奔镇上的邮局。
稿费单需要本人领取,她攥着身份证,心里既紧张又激动。
邮局的阿姨核对信息时,笑着说:“小姑娘,这么小就挣稿费了,真厉害!”
拿到860块现金时,赵淼淼把钱紧紧攥在手里,指尖都被硌得生疼。
她先去了药店,买了两盒父亲一首舍不得买的止咳药,又去超市买了管护手霜——母亲的手指冬天总裂口子,之前只用最便宜的凡士林。
回到家,她把药和护手霜放在桌上,又把剩下的钱递给母亲:“妈,这是我写故事挣的稿费,你拿着给家里买菜。”
母亲愣住了,拿起药盒看了又看,又摸了摸护手霜,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淼淼,你……你这孩子,咋不早说?”
父亲坐在一旁,看着她,眼眶也红了,却没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
那天晚上,赵淼淼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在文档里写下《槐树下的流年》长篇大纲。
窗外的月光洒在键盘上,她的手指又开始敲击——这860块不是结束,是她搞钱路上的第一步,是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开始。
她知道,只要继续写下去,未来一定会更好。
回来这么久,都没想好空间能做什么,毕竟到处都是天眼,而且口袋里确实没有钱,现在也该想想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