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选突围
演播厅外挤满了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有人抱着吉他弹唱,有人对着手机反复练习走位,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兴奋的气息。
于朦胧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背着一把旧吉他,站在人群角落。
前世的他,此刻正攥着衣角,手心全是汗,满脑子都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而现在,他平静地调试着吉他弦,目光扫过人群——他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其中就有前世签下他的经纪公司经纪人王姐,此刻正拿着小本子,眼神锐利地筛选着“有潜力”的选手。
轮到于朦胧上场时,他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
聚光灯打在身上,他没有像前世那样紧张得低头,而是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评委席。
“选手于朦胧,带来一首原创歌曲《逆光》。”
吉他弦拨动,清澈的旋律流淌出来。
于朦胧的声音干净又有力量,歌词里藏着他两世的挣扎与坚持:“穿过黑暗的巷,踏过冰冷的霜,哪怕前路茫茫,也要逆着光飞翔……”评委们原本漫不经心的表情逐渐变得专注。
前世,他唱的是一首流行歌曲,中规中矩,没给评委留下太深印象;而这次,他选择了自己写的歌,歌词里的真诚与力量,远比技巧更打动人。
“你的原创很有想法,情感很足。”
主评委推了推眼镜,“为什么想写这样一首歌?”
于朦胧放下吉他,语气坦诚:“我觉得追梦就像逆光行走,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不放弃,总能看到光。”
这番话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比赛结束后,王姐果然像前世一样拦住了他:“于朦胧,我是XX经纪公司的王姐,你很有潜力,要不要考虑签我们公司?
我们有资源,能帮你快速出道。”
于朦胧看着王姐脸上热情的笑容,想起前世她背后的算计——签合同后,他被当成摇钱树,接了一堆烂片,还被要求陪酒应酬,拒绝后就被雪藏。
他压下心中的厌恶,礼貌地笑了笑:“谢谢王姐的认可,但我暂时没有签约的打算,想先专注比赛。”
王姐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拒绝。
在她看来,像于朦胧这样没背景的新人,能被公司看中是天大的机会。
她还想再说什么,于朦胧己经转身离开,不给她纠缠的机会。
海选顺利晋级,于朦胧松了口气。
但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的比赛,会有更多的“意外”等着他——前世,他在30强晋级赛时,被恶意剪辑成“耍大牌”,引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网暴;还有选手间的恶意竞争、资本的暗中操作……这一次,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他开始主动结交朋友,不是那些看起来“有背景”的选手,而是和他一样踏实、有实力的人。
他会和大家一起练歌,分享演唱技巧,甚至帮别人修改原创歌词。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选手愿意和他相处,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建立起自己的“小圈子”——不是为了拉帮结派,而是为了在未来的“战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
于朦胧的主动和真诚像一块磁石,很快吸引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其中有嗓音独特、性格爽朗的东北女孩林薇,她总能以高亢的嗓音震撼全场;还有沉默寡言但创作才华横溢的键盘手张辰,他的编曲总让人耳目一新;以及舞蹈功底扎实、性格活泼的蒋浩,他能将复杂的舞步消化得举重若轻。
他们常常聚在排练室的角落,分享节目组发放的盒饭,交流比赛心得。
于朦胧凭借前世的记忆,总能“恰好”地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比如某个评委更偏爱情感细腻的处理方式,或者节目组可能设置的即兴考核环节。
他分享得不着痕迹,像是自己的观察和猜测,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伙伴们避开了不少坑,也让他们更加信服这个看似温和却见解独到的男孩。
“朦胧,你这句歌词改得真好,一下子就戳心了!”
林薇拿着于朦胧帮她修改过的歌词,由衷赞叹。
“浩子,你那个后空翻落地时重心再往前一点,会更稳,不容易受伤。”
于朦胧对着挥汗如雨的蒋浩提醒道,那是前世蒋浩因失误受伤退赛的节点。
张辰则常常和于朦胧交流旋律,于朦胧偶尔哼出的几个音节,总能给张辰带来新的灵感火花。
这个小圈子并非封闭排外,他们也会和其他选手友好交流。
于朦胧刻意避免与那几个前世背后搞小动作、背景复杂的选手走得太近,但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基本的礼貌和客气。
他深知,在这个镜头无处不在的竞技场,任何一丝不耐烦或高傲都可能被放大解读。
30强晋级赛前夕,空气里的紧张感几乎凝成实质。
节目组为了制造话题和冲突,开始安排更多单人采访和幕后跟拍。
于朦胧心头警铃大作,他知道,前世的“耍大牌”事件就要来了。
果然,那天录制间隙,一位负责跟拍他的副导演(前世正是他进行了恶意剪辑)凑过来,语气带着诱导:“朦胧,感觉怎么样?
压力大吧?
我看那些选手好像都挺有背景的,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公平?
没关系,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说说,这段不一定播。”
前世,年轻气盛又满腹委屈的于朦胧,就是在这看似“推心置腹”的诱导下,抱怨了几句赛制紧凑、休息不够,甚至提到看到某些选手似乎提前知道了选题,语气带了点不满和疲惫。
结果,这些片段被掐头去尾,只留下他冷着脸说“没什么公平不公平,反正也就那样”以及“累死了,能不能快点”的镜头,与旁边努力练习的选手画面拼接在一起,瞬间将他推上风口浪尖。
这一次,于朦胧对着同样的副导演,露出了一个略显疲惫却无比真诚的笑容:“压力确实有,但每个选手都很努力。
能走到这一步大家都不容易,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们也辛苦了,陪着我们熬夜。
我觉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展现最好的自己,结果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和大家一起切磋进步,真的很开心,学到了很多。”
他的话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努力,又感谢了节目组,还肯定了其他选手,充满了正能量。
副导演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面对镜头前于朦胧诚恳的脸,也只能讪讪地笑了笑,关掉了摄像机。
危机悄然化解,但于朦胧没有放松警惕。
他知道,资本的运作不会只有这一招。
30强晋级赛正式录制。
于朦胧抽到的出场顺序靠后,他安静地在后台准备区等候。
前面一位背景深厚的选手李皓(前世最终挤掉于朦胧进入前十)演唱时出现了明显走音,现场气氛有些尴尬。
于朦胧看到李皓下台后,他的经纪人立刻找到了节目组导演和评委,在一旁低声交谈着什么,脸色严肃。
轮到于朦胧上场。
他稳定发挥,甚至超常水平,一首情感充沛的原创歌曲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评委点评时,除了常规的夸奖,主评委却突然话锋一转,语气略带遗憾:“于朦胧,你的创作和演唱都很出色,但是……在舞台的整体表现力上,似乎还欠缺了一点‘星味’,有点太沉静了,不够抓人眼球。
相比之下,刚才李皓选手虽然有些瑕疵,但他的舞台爆发力非常强,很吸引人。”
这番话看似专业点评,实则暗藏玄机,轻易地将一个主观的“星味”不足的帽子扣了下来,并抬高了失误的李皓。
若在前世,于朦胧可能会无措地接受,或者笨拙地辩解。
但此刻,于朦胧只是微微鞠躬,拿起话筒,语气不卑不亢:“谢谢老师的指点。
我理解的‘星味’,或许不仅仅是外放的爆发力,也可能是内在故事的感染力。
我会继续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舞台上呈现更完整的表达。
也希望后续的比赛里,能有更多机会向大家展示不同层面的我。”
他的回应既接受了“需要提升”的建议,又巧妙地重新定义了“星味”,强调了自己作品的情感内核,并将期待引向未来,显得既有思考又不失谦逊。
几位评委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最终,于朦胧有惊无险地成功晋级30强。
而李皓,也在资本的保驾护航下,低空飞过。
回到后台,林薇气愤地小声对于朦胧说:“那个李皓明明唱成那样,评委居然还夸他爆发力?”
蒋浩也拍了拍于朦胧的肩膀:“朦胧,你刚才回答得太帅了!
怼得漂亮!”
于朦胧摇摇头,低声道:“没事,晋級了就好。
后面的路还长。”
他看了一眼被簇拥着离开的李皓,眼神深邃。
他知道,第一次潜在的危机算是度过了,但他拒绝王姐、以及这次疑似“得罪”了背后推手的行为,必然会引起反弹。
接下来的比赛,只会更加凶险。
但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有了可以互相照应的伙伴,也有了更为警惕和强大的内心。
海选突围,只是揭开了这场娱乐圈生存游戏的序幕。
真正的逆光之战,才刚刚开始。
而于朦胧,己经做好了准备,迎向那更为刺眼也更为复杂的聚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