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废墟暗影,初遇危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邺都的街道比林珩想象中更加破败和拥挤。

路面坑洼不平,两旁是低矮的土木结构房屋,大多显得陈旧不堪。

行人大多面带菜色,衣着褴褛,眼神麻木。

偶尔有骑马或坐轿的经过,行人纷纷惊慌避让,显示出严格的等级差距。

一种沉重的、压抑的时代感扑面而来,远比历史书上的文字更加真实和残酷。

西市一带更是混乱。

坍塌的房屋废墟随处可见,断壁残垣诉说着不久前地震的威力。

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一种若有若无的焦糊味。

一些百姓在废墟中徒劳地翻捡着,希望能找到点未被砸毁的家当,偶尔传来低低的哭泣声。

林珩的心沉了下去。

在这种大规模的废墟里,寻找一片特定的青铜残片,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且,系统提示是“废墟”,说明那“聚古斋”很可能己经彻底毁于地动了。

他找到几个正在捡拾柴火的老人,用尽量符合这个时代礼仪的、略显文雅的语气打听“聚古斋”的具***置。

老人们有些警惕地打量了他一番,或许看他虽然衣衫旧但还算整洁,不像歹人,才指了指一个方向。

“喏,那边,塌得最彻底的那片就是喽……唉,张掌柜的多好个人,也没跑出来,可惜了……”顺着指引,林珩看到了一片尤其惨烈的废墟。

木质房梁断裂扭曲,瓦砾砖石堆积如山,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格局。

这里相比其他地方更为冷清,或许是因为发生了人命,人们觉得不祥,不愿靠近。

这倒方便了林珩行动。

他绕着废墟走了一圈,仔细观察。

系统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提示,只能靠他自己。

他回忆着考古实践课上教授的知识:如果是古玩店,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可能会更坚固一些,或者有地窖之类……他重点观察砖石结构相对集中的区域,以及地面是否有凹陷的痕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不仅仅是因为焦急,更是因为这具身体实在太虚弱了。

终于,在一处断裂的厚重柜台状结构下面,他瞥见了一抹不易察觉的暗绿色。

他心中一动,费力地搬开几块松动的砖石(这个过程几乎耗尽了他刚恢复的一点力气),手指终于触碰到了那冰冷坚硬的物体。

是青铜碎片!

不止一片,似乎是一个碎裂的青铜豆(古代食器或礼器)的一部分。

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挖出来,最大的一片约有巴掌大,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铜锈,但依稀可见刻有铭文。

他的心怦怦首跳,就是它了!

他赶紧将碎片上的灰尘擦拭干净,借着夕阳的余晖,仔细辨认着上面模糊的文字。

那是典型的金文变体,介于大篆和小篆之间,辨认难度极大。

即使是专业考古的他,也只能勉强认出几个诸如“冶”、“监”、“造”之类的字符,连不成完整的句子。

发现目标物品:‘邺都冶铸坊’铭文青铜残片。

请宿主尽快完成解读。

系统提示适时响起。

林珩凝神静气,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铭文上,结合上下文和己知的五代官制、工制知识,艰难地推演着完整的含义:“邺都官营冶铸监……监造……工匠名……”就在他全神贯注之际,一阵粗鲁的喝骂声突然从身后传来:“喂!

那小子!

鬼鬼祟祟的,在干什么?!”

林珩吓了一跳,猛地回头。

只见三个穿着公服、腰挎铁尺的差役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废墟边缘,正一脸不善地盯着他。

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目光凶狠。

是衙门的差役!

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林珩心中警铃大作,下意识地将青铜残片往身后藏。

这个动作却更加引起了差役的怀疑。

“手里拿的什么?

偷挖废墟财物?

拿出来!”

那为首的差役厉声喝道,大步走了过来,另外两人则左右散开,隐隐形成了包围之势。

“差爷明鉴,”林珩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拱手行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学生并非偷盗,只是见此物似乎记载古事,心生好奇,捡来观摩学习。”

“学习?”

那差役头子嗤笑一声,一把抢过林珩手中的青铜残片,掂量了一下,又鄙夷地看了看上面的“鬼画符”,“这破铜烂铁能学个屁!

看你小子面生得很,不是本地人吧?

最近西市盗窃案频发,我看你就很可疑!

跟我们回衙门走一趟!”

林珩的心彻底凉了。

他知道,一旦被扣上盗窃的罪名进了衙门,不死也得脱层皮。

原主就是个被贬谪的庶子,毫无靠山,谁会为他说话?

而且,任务时限马上就要到了!

如果东西被差役作为“赃物”带走,他根本不可能再拿回来解毒!

怎么办?

00:01:47… 00:01:46…系统的倒计时如同死神的脚步,越来越近。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