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水蓝星时间线1820年2月初,非洲东海岸。
“陆地!
看到陆地了!”
一声激动的叫喊打破了海面的平静。
船上立刻热闹起来,人们都挤到船舷边,伸长脖子向前看。
远处,一条深绿色的海岸线越来越清晰。
船队慢慢靠近,能看到岸边茂密的红森林。
“终于到了吗?”
领头的朱弘远看着这片土地,轻声说。
船队没有立刻靠岸,而是沿着海岸又小心地往南开了半天。
海岸线长得好像没有尽头。
“就是这里了!”
朱弘远松了口气,肯定地说。
船队缓缓的进入了一个海湾,船队在海湾里仔细的转了了一圈驶进了被两个半岛包裹住的内海湾,朱弘远指着岸边一片伸进海里、树木较少的平坦地方说:“就在那儿登陆!”
朱弘远对这个地方很熟,以前船队经常在这里休整。
但现在西周全都是原始森林,找不到任何熟悉的地方了。
其实他们登陆的地方,就是后来坦桑尼亚姆特瓦拉区的首府——姆特瓦拉。
五艘800吨左右的帆船在离岸边五六百米的地方停下,放下船帆,抛下锚。
朱护、郑武等十几个强壮的小伙子,带着武器,划着两条小船向岸边探路。
他们一边划,一边用绳子拴着重物测量水深。
过了好久,在大家焦急的注视下,他们终于跳下小船,踏上了结实的陆地,身影很快消失在岸边的树林里。
“东家,岸上真的安全吗?”
朱承安担心地问。
朱弘远想了想说:“放心,以前我们的船队来过这里,这一带没什么特别凶的野兽。”
“没危险就好,”朱承安松了口气,“不过还是等他们探清楚,我们再分批上岸更稳妥。”
“快看!
他们出来了!”
一个水手突然大喊,“后面……后面好像有东西在追他们!”
只见朱护他们连滚带爬地从树林里冲出来,后面尘土飞扬,有五十多只样子很奇怪的动物——它们个头很高,头上长角,很像牛。
“那是什么怪物?”
朱承安举起望远镜,一脸惊讶。
“角马!”
朱弘远一眼就认出来了。
他心里奇怪:这几个家伙怎么会被角马追得这么狼狈?
腰刀可能不好用,但他们不是背着火枪吗?
朱护他们冲到岸边,手忙脚乱地跳上小船,拼命向大船划来。
“我的老天爷啊!”
朱护爬上大船,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那些是什么东西!
这里的牛怎么这么大?
还跑得飞快!
……差点就被它们抓住吃了!”
“朱护,这是角马,真要被追上,它们也不会吃你,”朱弘远忍不住笑着说“角马?”
朱护惊讶地看着朱弘远,“那也叫马?
块头这么大!”
“是角马!”
“那不还是马吗?”
“角马不是马!
是类似牛的动物,”朱弘远纠正道,“它们是吃草的!
不用怕……今晚,我们就尝尝角马肉!”
“啊,吃牛肉?
要不抓些活的,以后用来耕地?”
朱护提议。
“角马性子野,耕不了地,只能吃肉。”
朱弘远很肯定。
听他这么说,大家就不再问了。
过了一会儿,第二次登陆开始。
朱弘远不顾朱承安的劝阻,迫不及待地背上一杆火枪,跟着一脸不服气、想找回场子的朱护下了小船。
双脚踩上坚实的土地,朱弘远心里很激动。
他们虽然不是第一个发现非洲的人,但作为第一批来这里安家落户的华人,以后的历史书上,一定会记下他们这些开拓者的功劳!
朱弘远和郑武端着火枪,小心地跟在提着腰刀、冲在最前面的朱护后面。
往岸边走了西五十米,看到一片不大的草地。
一只角马警觉地抬起头,看向这些不速之客。
“砰!”
一声枪响打破了宁静。
角马应声倒地,腿蹬了几下就不动了。
朱弘远看了郑武一眼。
刚才郑武端着枪瞄了半天,看来是有点不忍心打这头“牛”——毕竟在华夏人看来,牛是很珍贵的。
“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建仓库,把五艘船上的货物搬进去存好。
然后,还要搭临时住的棚子。”
因为岸边水浅,大船没法首接靠岸,人和东西只能靠那几条小船来回运。
动作快的人先上了岸,开始清理登陆点附近的树和杂草,清出一片空地。
所有的货物暂时还留在船上。
朱弘远爬上登陆点附近的一个小山坡,看着眼前陌生的土地,脑子里飞快地想着营地的样子。
搞建设?
幸好以前在欧洲时学过一点!
朱弘远盘算着:钢筋水泥肯定没有,砖块也没有,那就先用最原始的方法,用土和木头搭个简单的营地。
等站稳脚跟,有了水泥和钢材,再想办法建一座真正的城市!
“东家,这地方有名字吗?”
朱承安、孙定远、朱护等人围了过来。
“这块大陆,叫非洲大陆。”
朱弘远顿了顿,看着大家,“既然是我们在这里登陆安家,那这登陆的地方,就该由我们给它取个新名字。”
“大家一起商量?”
大家一愣,连忙摆手,“不行不行!
府县的名字都是皇帝大臣定的,我们流落海外,怎么能自己乱取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随后朱弘远大声笑道,“我们现在占着这块地,取名的权利,当然在我们手里!”
“东家说得对!”
朱护嚷道,“我们在这儿就是主人了!
……您就是我们的头儿,起个地名算什么?
这块地,您给起个响亮的名字!”
朱承安也笑着附和:“东家,您见多识广,还是您来定吧。”
朱弘远想了想,看向南边:“好!
我记得这地方南边有条大河(鲁伏马河),以后就叫它‘渭河’!
我们待的地方在河北岸,这片区域就叫‘河北’。
而我们脚下登陆的这块地方……”他坚定地看着地面,“就叫‘渭阳’!”
大家都高兴地赞同,脸上充满激动和希望。
经历了万里波涛,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到达了这“河北渭阳”。
在这里,他们将开垦土地,建立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