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亲恩深重米粥甜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具身体也叫方同,是大魏朝马头村方家三房唯一的男孩!

就在他还在艰难地消化着那些陌生的记忆时“哐!”

一声巨响猛地打断了他的思绪。

这间屋子的房门被人从外面狠狠推开,重重撞在墙上,震落许多灰尘。

刺眼的光线裹挟着冰冷的寒风瞬间涌入。

光影晃动中,几道身影急切地冲了进来!

“我的儿啊——!!”

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喊响起。

还没等方同反应过来,就被这具身体的母亲黄氏一把搂进怀里!

她瘦小的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死死抱着他,滚烫的泪水汹涌而下,瞬间浸透他单薄的衣衫。

紧接着,他也看见紧跟其后的父亲,那个被生活压得沉默的汉子方青河,“噗通”一声跪坐在炕边。

他没出声,只是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儿子的脸颊。

他眼眶通红,喉咙里压抑着呜咽。

望着这两张如此之近、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方同的嘴张合了许久,才试探地发出声音:“阿爹……阿娘……”一个陌生又稚嫩的童音从他喉咙里传出。

这声呼唤,让黄氏的手臂瞬间收得更紧,仿佛要将方同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方青河猛地俯下身,宽阔的肩膀剧烈地耸动,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

积压了一个月、沉重如山的绝望,在这一刻化作汹涌的泪水,肆意奔流。

方同本能地想挣脱这个过于用力的拥抱。

但心里头一股说不清的感觉揪住了他。

前世孤儿的冰冷记忆与此刻毫无保留的炽热亲情猛烈碰撞!

他从来没被人这么紧地抱过,从来没感受过如此浓烈的情感。

这陌生的拥抱,却在灵魂深处,让他触碰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名为“家”的暖意。

正当方同想去好好感受这股暖意时,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好了!

好了!

都别嚎了!”

是老爷子方文忠也赶了过来。

老人布满沟壑的脸上此刻也难掩激动和宽慰,声音沉稳的说道:“同娃儿好不容易醒过来,身子骨还虚着!

你们俩这么死命勒着,是想把他再勒死过去?

松手!

快松手!”

方青河和黄氏如梦初醒,慌忙松开手臂,却依旧寸步不离地紧挨在炕边,西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儿子。

“同儿,同儿?”

黄氏因哭泣而沙哑的声音问道,“快告诉娘,还哪儿难受?

头还疼不?

身上疼不?”

看着父母通红的双眼和那浓得化不开的担忧与紧张,方同心中某个角落被轻轻拨动。

他学着记忆中那个小方同的样子,笑着用小拳头在自己瘦得见骨的胸口上轻轻捶了两下:“没事儿,阿爹,阿娘,你们看,我好着呢!

一点儿都不疼!”

他还故意放亮声音,想安抚这对饱受煎熬的父母。

然而话音刚落——“咕噜噜……咕噜噜噜……”一阵特别响亮的肠鸣,从他瘪瘪的肚子里骤然响起!

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这让方同顿时尴尬无比。

记忆中,他这一个月来几乎没吃过东西,全靠父母用细竹管小心地喂些汤水,而且大多数也都从嘴角流了出去。

就在他刚要开口问父母有没有吃的时,一个稚嫩的笑声却先传入了耳中。

“噗嗤……”只见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妹方雨不知啥时候钻了进来,此刻正扒着炕沿,小手指着方同的肚子笑嘻嘻地说道:“阿奶!

阿奶!

是哥哥!

哥哥的肚子在打雷哩!

轰隆隆!

好响!

比阿爹打呼噜还响!”

“哈哈哈……可不是嘛,娃饿坏了……”小姑娘童稚的话语一下子冲散了刚才的悲伤沉重。

屋里的大人们,包括还红着眼眶的方青河和黄氏,都忍不住破涕为笑,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

连倚在门口的老李氏,脸上也露出了连日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只有方同,小脸“腾”地一下涨得通红。

他窘迫地低下头,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被子里。

前世的他虽然是孤儿,但因社会和爱心人士的关照,从未像这样饿过肚子。

此刻在这么多刚见面的“亲人”面前出丑,让他觉得特别尴尬。

“好了好了,小雨儿别闹你五哥。”

老李氏笑着冲小孙女招招手,替正面红耳赤的方同解了围,眼中带着心疼道,“那是你五哥快一个月没正经吃东西了!

饿的!

要好好吃些好东西才能好得快!”

说着她转过头,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利落,对着站在门外的二儿媳妇韩氏吩咐道:“老二家的!

别干看着!

去!

我房间柜子最里头那个陶罐底下,还有罐白米,倒出来半碗,给方同娃儿煮碗稠稠的白米粥!

再……再煎两个鸡蛋!

快去!

手脚麻利点!”

听到婆婆的话,韩氏虽然心里不满,却从不敢怠慢,立刻应声:“哎!

娘!

我这就去!”

而原本挤在门口、被大人悲喜交加的情绪来回折腾得有些懵的孩子们,听到李氏的话一下子炸开了锅!

“鸡蛋?!

白米粥?!”

“哇!

有蛋蛋吃啦!”

“娘!

我也要吃!

我也要吃鸡蛋!”

一道道夹杂着吃惊、羡慕和馋得不行的目光,齐刷刷地盯在炕上的方同身上,仿佛恨不得现在躺在那儿的是自己该多好。

最小的方栋更是当场在地上打起了滚,小短腿胡乱蹬着,哭声震天:“蛋蛋!

要蛋蛋!

呜呜……”方同看着眼前这群熟悉又陌生的兄弟姐妹:一张张小脸蜡黄,头发枯黄,衣服补丁摞着补丁,袖口裤腿还短了一截。

又因为区区两个鸡蛋而闹得不可开交。

这一切都清晰地写着“饥饿”与“贫穷”。

再想到昏迷时爹娘为药钱发愁的叹息,方同不由得鼻子一酸。

前世孤儿院长大的他,从未有过这么多血脉相连的亲人。

他暗下决心,等身体康复,一定要运用前世在积累的知识,改变这个家的困境!

这时灶房传来锅铲碰撞的轻响,随即是“滋啦——”一声油煎的脆响!

一股久违的、带着油润焦香的诱人气息,混合着纯粹米粥的温润甜香,丝丝缕缕地钻进了小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