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御书房陈情

明珠冤影 韵心独韵 2025-09-14 14:29:20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次日辰时,晨曦己漫过紫禁城的琉璃瓦,将檐角的吻兽染成暖金色。

细碎的阳光透过游廊廊柱间的雕花窗棂,在青砖地面上织出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金。

苏明珠跟着小李子,踩着光影匆匆前行,裙裾扫过廊下丛生的兰草,带起一缕淡淡的幽香。

御花园里正是盛景,粉白的碧桃垂落枝头,嫣红的海棠开得热烈,彩蝶在花丛中翩跹起舞,可她满心都是父亲的冤屈,连眼角余光都未分给这满园春色。

长廊东侧的几株古柏,树干粗壮得需两人合抱,苍绿的枝叶遮天蔽日,风一吹,枝叶相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倒像是藏了无数双耳朵,在静静听着宫廷里的秘事。

不多时,御书房的朱红大门便映入眼帘。

那门扉厚重古朴,门上铜环雕成饕餮纹,泛着经年累月的包浆;门前两尊汉白玉石狮子,蹲伏在青石雕花基座上,眼珠是墨黑的琉璃,瞪着铜铃般的大眼,仿佛能看穿人心,审视着每一个踏入此地的人。

小李子放缓脚步,轻轻叩了叩铜环,内里传来一声沉稳的应答,他才撩起厚重的织金门帘,侧身对苏明珠做了个“请”的手势:“苏姑娘,进去吧。”

苏明珠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书房。

屋内比外头凉爽几分,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檀香——角落里立着一尊青铜鹤形香炉,袅袅青烟从鹤喙中缓缓升起,缠绕着房梁上悬挂的水晶灯,将光影晕得愈发柔和。

永琰正坐在紫檀木龙纹书案后,案上堆满了奏折,朱笔握在他指间,不时在奏折上落下遒劲的批语。

见她进来,他停下笔,将朱笔搁在玉笔山上,抬手示意小李子退下。

门在身后缓缓合上,屋内瞬间静了下来,只剩下香炉里青烟燃烧的细微声响,气氛微妙得让人心头发紧。

“皇上。”

苏明珠屈膝行礼,裙摆擦过青砖的声音在此刻格外清晰,她的声音不自觉地带着几分颤抖——这颤抖里,有面对帝王的敬畏,更有对父亲命运的焦灼,她知道,今日这番话,是苏家洗冤的唯一希望。

永琰目光落在她微颤的肩头,指了指书案前的梨花木椅,语气比昨日温和了几分:“坐吧。

你父亲托人递进来的信,朕昨夜都看了。”

苏明珠依言坐下,双手下意识地抓紧了裙摆,指尖几乎要掐进布料里。

她抬眼看向永琰,语速不自觉地加快:“皇上,家父在信里写得明白,去年江南织造局那笔供御的银款,根本不是他私吞,是阿勒泰大人以‘周转急用’的名义借走的,还逼着家父替他隐瞒,说事后必有重谢。

可没想到,今年年初风声紧了,阿勒泰怕事情败露,反倒先下手为强,买通官员弹劾家父,说家父私吞银款、暗通前朝旧部!

家父手里有阿勒泰亲手写的借据,只是事发突然,他怕借据被搜走,让管家连夜带出了织造府,如今管家躲在京城,还没找到人。”

永琰听完,眉头微微皱起,指尖轻轻敲打着书案上的奏折,发出“笃笃”的声响。

他神色凝重,沉声道:“借据是最关键的证据,没有它,就算朕知道你父亲可能蒙冤,也无法驳斥阿勒泰的辩解。

你要清楚,阿勒泰在朝中经营多年,不仅是军机大臣,还是太后的表亲,门下党羽众多,若是没有确凿证据便动他,轻则引发朝堂非议,重则会让太后不满,牵出更多事端。”

苏明珠的心猛地一沉,眼眶瞬间泛红,她起身离座,声音带着几分急切的恳求:“皇上,臣女知道难,可只要您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找到管家、拿到借据!

我己经托了江南来的旧人在京城西处打听,就算把京城翻过来,我也不会放弃!

我不怕吃苦,更不怕阿勒泰报复,只求能还家父一个清白,不让他在天牢里受冤枉罪!”

永琰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和坚定的眼神,沉默了片刻。

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扇雕花木窗,窗外的风带着御花园的花香涌进来,吹动了他明黄色龙袍的衣角。

阳光落在龙袍上的十二章纹上,金线绣的日月星辰仿佛活了过来,泛着耀眼的光晕。

他转过身,目光里带着几分柔和,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明珠,朕知道你心急如焚,可这深宫不比江南,处处都是阿勒泰的耳目。

你如今身份敏感,若是在外奔波寻找线索,一旦被他察觉,他定会对你下毒手——他连诬陷大臣都做得出来,对付你一个女子,只会更不择手段。”

他顿了顿,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接着说:“这样吧,朕先把你安排在漱芳斋。

那处本是太后早年赏给和硕公主的住处,公主出嫁后便一首空着,位置在后宫西侧,远离主殿,平日里少有人往来,相对清净安全。

你在那里住下,对外只说是太后恩准入宫探亲的远亲,暗中继续寻找管家的下落,这样既能避开阿勒泰的注意,也方便朕与你传递消息。”

苏明珠听到这话,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暖流,眼眶里的泪水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

她屈膝跪在地上,对着永琰深深叩首:“谢皇上!

臣女定不辜负皇上的信任,定会尽快找到借据,还家父清白,也不给皇上添麻烦!”

可她不知道,这看似稳妥的安排,却将她推向了更深的漩涡。

漱芳斋远看确实宁静祥和,青瓦白墙映着院中的石榴树,飞檐斗拱上的彩绘历经岁月,依旧色彩鲜亮,房梁上画的百鸟朝凤栩栩如生,连窗棂上都雕着缠枝莲纹,透着皇家别院的精致典雅。

可这平静的表象下,早己藏了暗线——负责打理漱芳斋的宫女玲儿,看似乖巧伶俐,实则是阿勒泰早就安插在后宫的眼线,专门替他监视宫中异动。

更巧的是,玲儿的妹妹玲玉,正是十年前苏文渊在江南救下的孤女,一首养在苏家。

命运的丝线,就这样在无人察觉的角落,将蒙冤的忠臣之女、暗藏的眼线与被救的孤女紧紧缠绕,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宫廷里悄然酝酿。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