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区迷案 李黄喜巧 2025-09-09 09:51:07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大学生失踪南园小区的夜晚总是格外宁静,尤其是过了午夜十二点之后。

刘薇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合上《材料力学》教材。手机屏幕显示凌晨1点07分,

弟弟刘宇还没回来。这不太正常。她拨了第三次电话,

听筒里依然传来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客厅的时钟滴答作响,

每一声都敲在她的心上。父母去外地参加亲戚婚礼,家里就剩她和弟弟。刘薇走到窗边,

望向小区门口那条被路灯照得昏黄的路。空无一人。也许手机没电了?可能在同学家过夜了?

刘薇试图用各种理由安慰自己,但不安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越收越紧。

刘宇不是那种会无故夜不归宿的人。尤其明天还有陈教授的重要讲座,他期待了小半个月,

不可能错过。一夜无眠。清晨六点,刘薇就给刘宇的室友张浩打了电话。“宇哥?

昨晚没回宿舍啊,”张浩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含糊,“不是说回家了吗?我还以为他在家呢。

”“他什么时候离开学校的?”“昨天下午五点多吧,说回家拿点东西,晚上还回来。

后来就没见着了。”刘薇的心沉了下去。

她打电话给所有可能知道刘宇去向的人——同学、朋友、甚至是他参加的科创小组成员。

没有人知道他在哪。上午九点,刘薇再也坐不住,去了小区物业要求查看监控。

保安队长打了个哈欠,慢悠悠地操作着监控系统:“小姑娘,大学生一晚上不见很正常啦,

肯定是去哪里玩了。”“我弟弟不是那样的人,”刘薇坚持道,

“请帮我查一下昨晚七点以后的出入口监控。”监控画面模糊不清,时而闪烁。

刘薇紧盯着屏幕,眼睛酸涩也不敢眨眼。终于,在昨晚七点三十八分的画面中,

她看到了刘宇的身影——穿着那件熟悉的蓝色外套,背着黑色双肩包,正从东门走进小区。

那是最后的身影。“看,回来了嘛,”保安队长说,“肯定在家呢,你再找找。

”但刘薇知道,刘宇没有回家。她反复观看那段仅有三秒的画面:弟弟步伐轻快,

耳朵里塞着白色耳机,甚至还对着门口的王大爷点了点头。一切正常。

之后的所有监控再没有刘宇离开的记录。一个人就这样在小区里消失了。

接到报案的警察下午才来,做了简单的记录。一个年轻警察看着小区示意图,

皱眉:“没有离开的记录?那应该还在小区里。可能是去哪个朋友家了?

”“我们在这里没有亲戚,他同学都不住这个小区。”刘薇解释。

警察合上本子:“才失踪不到24小时,成年人有可能是自己有事。你再等等,

可能晚上就回来了。”等待是最煎熬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薇在小区里四处询问。

门卫王大爷记得刘宇昨晚进门:“小宇啊,挺好的孩子,还跟我打招呼呢。没看见他出去?

那就奇怪了,我昨晚值班到十一点,没见他出去。

”7号楼的李阿姨说昨晚倒垃圾时好像看见刘宇在楼下踱步,“大概八点多吧,

好像在看手机,等人似的。

”11号楼的小男孩毛毛说昨晚和刘宇说过话:“宇哥哥给我捡球了!在中心花园那里。

他还摸了摸我的头,说快点回家,天黑了。

”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刘宇昨晚回到了小区,却没有回家,

然后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消失了。夜幕再次降临,刘薇站在中心花园,

望着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弟弟在哪里?一阵夜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忽然,

远处传来一声凄厉的猫叫,划破了小区的宁静。刘薇打了个冷颤。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弟弟的失踪绝非简单。而她不知道的是,

此刻在小区某栋楼的某个窗户后,正有一双眼睛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刘宇的失踪,

只是这个迷宫的开始。第二章 无声的监控刘薇一夜未眠。清晨六点,

她再次来到物业监控室,这次带着刘宇的照片和一份她自己绘制的小区地图,

上面标记了所有可能的摄像头位置。“姑娘,你怎么又来了?”保安队长显然刚接班,

正端着泡面,“警察不是已经记录了吗?”“王队,求您了,让我自己看看监控吧,

”刘薇声音沙哑,“就昨晚七点半之后的,所有出口的监控。

”或许是看她红肿的双眼实在可怜,王队叹口气,

让出了控制台前的座位:“只能看一小时啊,八点我还有事。”刘薇感激地点点头,

迅速插入U盘——她大学辅修过视频编辑,知道如何高效检索监控内容。

南园小区共有三个出口:东门主门、西门和南侧消防通道。刘薇先从东门监控看起,

这是刘宇最后出现的地方。七点三十八分,刘宇的身影准时出现。刘薇暂停画面,

放大弟弟的脸——他戴着耳机,表情轻松,甚至还微微点头跟门卫打招呼。

一切正常得令人窒息。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刘薇瞪大眼睛盯着三个出口的监控画面,

以两倍速播放。东门进出56人,西门31人,消防通道无人通过。没有刘宇。“看吧,

没出去,”王队吃完泡面,抹抹嘴,“肯定在小区哪个朋友家呢。

”刘薇摇摇头:“我弟弟在这里没有朋友家可去。”她犹豫了一下,“王队,

能看一下小区内部的监控吗?特别是7号楼附近的。

”王队面露难色:“内部监控大部分都坏了半年了,物业一直没修。

就主干道和中心花园那几个还好用,但角度有限。”果然,仅存的几个内部监控画面模糊,

覆盖范围有限。中心花园的摄像头拍到了昨晚七点五十二分,刘宇确实在那里出现,

正低头看手机,与毛毛的描述一致。之后,再无踪迹。刘薇不肯放弃,

她反复回放中心花园的监控片段。突然,她注意到一个细节:刘宇看手机时,眉头微微皱起,

手指快速打字,似乎在回复什么消息。“王队,能再让我看一遍东门入口的监控吗?

就刘宇进门那段。”画面重新播放。七点三十八分零三秒,刘宇进门时,

左手正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看了一眼,然后才塞回口袋。“他收到了一条消息,

”刘薇喃喃自语,“进门时收到的,然后在中心花园回复。”“也许是约了人吧,

”王队不以为然,“年轻人约会什么的很正常。”刘薇心里一沉。

弟弟最近没有提到任何约会,而且他原本计划当晚返回学校宿舍——这是他与室友说好的。

八点整,王队准时“请”走了刘薇。她站在物业门口,茫然四顾。清晨的小区开始苏醒,

老人遛狗,上班族行色匆匆,一切都是如此正常,唯独她的弟弟消失了。

刘薇想起刑侦课上老师讲过的话:失踪案的第一黄金时间是24小时,

第二黄金时间是48小时。现在已经过去了18个小时。她拿出手机,再次拨打刘宇的电话。

依然是关机。忽然,一个念头击中了她——刘宇的智能手机有智能手表配对,

也许可以通过定位手表来寻找手机?刘薇飞奔回家,

在刘宇的书桌抽屉里找到了那支旧款智能手表。充电,开机,连接手机应用...信号微弱,

但确实存在!定位显示设备仍在南园小区内,具***置模糊不清,但大致在7号楼附近。

刘薇心跳加速。她再次冲出门,沿着7号楼周围寻找信号。

越是靠近楼后那片老旧的垃圾分类区,信号越强。那里摆放着六组分类垃圾桶,

周围略显杂乱,平时居民都是匆匆路过扔垃圾,很少有人停留。刘薇一步步靠近,

手表上的信号格逐渐满格。她的目光扫过每个垃圾桶,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忽然,

一阵轻微的嗡嗡声传入耳中。她循声望去,声音来自最靠近墙根的那个绿色厨余垃圾桶。

她屏住呼吸,慢慢走近。嗡嗡声越来越清晰——是苍蝇。颤抖着手,她揭开了垃圾桶的盖子。

成群的黑蝇轰然飞起,一股难以形容的气味扑面而来。在一堆果皮菜叶和剩饭中间,

一只熟悉的蓝色手机壳若隐若现。刘薇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她强忍恶心,

用树枝拨开表面的垃圾——那是刘宇的手机。手机屏幕已经碎裂,但还亮着微光,

显示着电量不足的警告。而在手机下方,似乎压着什么东西...刘薇定睛一看,

那是一张被揉皱又展开的纸条,上面写着短短一行字:“想知道你父母实验室事故的真相吗?

今晚八点,中心花园见。独自来。”纸条末尾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一个被闪电贯穿的雪花。

刘薇的血液几乎凝固。父母一年前在大学实验室的那场“意外”事故?那不是已经结案了吗?

她颤抖着拨通了报警电话,语无伦次地告诉接警员自己的发现。挂掉电话后,

她再次看向那张纸条。雪花闪电符号似乎在哪儿见过...对了,

刘宇书桌上有本材料学期刊的封面,就有这个标志——低温材料研究所的logo。

研究所的负责人,正是刘宇最崇拜的陈启明教授。远处,警笛声由远及近。

刘薇握紧那张纸条,意识到弟弟的失踪远比她想象的复杂。而那个隐藏在小区中的秘密,

才刚刚揭开一角。第三章 猫瞳的证言警笛声划破了南园小区周日的宁静。

两名民警仔细勘查了发现手机的垃圾桶,戴上手套,

小心翼翼地将手机和那张纸条分别装入证据袋。年长些的警察眉头紧锁,

反复查看纸条上的内容。“实验室事故...”他喃喃道,抬头看刘薇,

“你父母的事故是怎么回事?

”刘薇简单解释了一年多前父母在理工大学实验室遭遇的意外火灾,

官方结论是设备老化导致短路。但纸条的内容暗示着那并非意外。

“我们需要立即向你父母核实情况,”警察表情严肃起来,“同时要调取小区所有监控。

这张纸条可能是关键证据。”然而接下来的调查却陷入了僵局。警方扩大了监控调取范围,

甚至征用了周边商铺的私人摄像头,但那个时段中心花园恰好是监控盲区。

没有人看到谁与刘宇见面,也没有人注意到异常。刘薇父母接到电话后匆忙赶回,

对纸条内容既震惊又困惑。他们坚持认为那场火灾就是意外,不明白为何有人会借此做文章。

刑警队长赵峰亲自带队重新勘查现场。他注意到垃圾桶周围的水泥地上有几道细微的刮痕,

像是重物被拖拽过的痕迹,但痕迹至草坪边缘就消失了。“抛尸?”赵峰沉吟道,

“但为什么只扔了手机?”警方出动警犬队对小区进行地毯式搜索,

重点排查7号楼及周边区域。居民们惶恐不安地站在自家阳台上观望,窃窃私语。

整个南园小区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一天过去了,毫无进展。夜幕降临,

搜索暂时停止。刘薇呆坐在家中,望着弟弟空荡荡的房间,无助感如潮水般涌来。

父母在一旁低声商量着是否要联系媒体扩大寻人范围。凌晨三点,一声凄厉的猫叫划破夜空。

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很快,整个小区回荡着野猫此起彼伏的嘶叫,

那声音尖锐得不正常,仿佛某种集体预警。刘薇走到窗边,

看到楼下垃圾桶区域聚集了十几只野猫,它们焦躁地绕着垃圾桶打转,不时用爪子抓挠桶身,

绿眼睛在黑暗中发出诡异的光。这景象让她莫名心悸。清晨五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