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1上京的雨总带着三分缠绵,七分凉意。

今夜尤其如此,豆大的雨珠砸在瑶光殿的琉璃瓦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檐角铁马在风雨中轻轻摇晃,叮咚声混着雨声,像一首被打湿的宫词。

阶前的青苔吸饱了雨水,墨绿得几乎要滴出水来,沿着白玉石的缝隙蔓延,在昏黄的宫灯下泛着幽微的光。

殿内,一盏银台烛树燃得正旺,跳跃的火苗将李华筝的身影投在紫檀木书案上。

她正俯身批注着一卷《资治通鉴·汉纪》,狼毫笔蘸了松烟墨,在泛黄的纸页上留下娟秀却力透纸背的字迹。

当目光落在霍光废昌邑王一段时,她微微蹙眉,笔尖顿了顿,写下一行批注:"权臣之祸,非独权柄过重,亦在君主失察。

" 墨迹未干,却已透出几分洞见——这哪里是寻常闺阁女子的感慨,分明是浸淫政务多年的敏锐洞察。

"公主,夜深了,该安歇了。

"侍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中捧着一个描金漆盒,"这是您前几日吩咐寻来的,明慧长公主殿下遗留的旧物。

"李华筝放下笔,接过漆盒。

打开的瞬间,烛火的光恰好落在盒中——那是一面铜镜,静静躺在暗红色的绒布上。

她伸手将铜镜取出,入手的分量比想象中沉。

镜背是典型的"海兽葡萄纹",葡萄藤缠绕交错,几只海兽在藤蔓间嬉戏,鬃毛与葡萄颗粒的细节虽经岁月磨蚀,仍能看出当年工匠的巧夺天工。

铜镜直径约莫八寸,恰好符合大雍的度量衡,边缘处刻着一圈模糊的纹路,凑近了看,竟是几不可辨的星图,星辰的排列既不像常见的二十八宿,也非北斗七星,透着一股神秘的古意。

她的指尖轻轻拂过镜面,忽然一顿——明明殿内因烛火而温暖,镜身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微凉,像是刚从冰水中捞起一般。

这触感与室温的差异,让她心头微动:这绝非普通的古物。

"姑母临终前,只留下这面镜子。

"李华筝望着镜中模糊的烛火倒影,声音低了几分,"当时她握着我的手,只说了一句镜中藏乾坤,便再无他言。

" 镜背的星图在烛光下若隐若现,仿佛有微光在纹路间流转,而那微凉的触感,正顺着指尖一点点渗入心底。

雨还在下,檐角的铁马声似乎更急了些。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