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赢的局,大多是依靠凌曜个人能力前期杀穿,或者夏宸后期指挥拉扯出奇迹团战。
但输的局往往更加难看——团队脱节,各自为战,舆论的压力如同潮水般涌来,每个人心里压力倍增。
“星耀钱白花了?
Dawn也带不动Blaze?”
“中野毫无联动,各玩各的!”
“星耀这赛季又凉了。”
又是一场憋屈的失利。
面对一支弱旅,星耀却打得异常艰难,最终因为一波决策失误被翻盘。
复盘会议上,气氛压抑。
教练指出最后一波团战凌曜过于冒进,与团队脱节。
凌曜抱着手臂,脸色阴沉,一言不发,脸上高冷的气质显然心里很不服。
这时,夏宸开口了:“那一波是我的问题。
是我没有提前明确指挥撤退还是反打,沟通也不够及时。
Blaze的切入时机其实抓住了对方C位的走位失误,如果我们跟上快一点,结果可能不一样。”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包括凌曜。
他抬眼看向夏宸,脸上惊讶的表情,似乎没想到他夏宸竟然会为自己说话。
夏宸没有停下,他调出前中期几波节奏点的录像:“其实我们可以看到,Blaze在野区的压制力非常强,几乎每次都能领先对方打野等级和经济。
我们接下来的战术,或许可以更围绕野区来设计出战。”
他提出了一个初步构想:利用凌曜的野区统治力,中辅优先支援,控下地图资源,滚动经济雪球。
“我可以拿线权英雄,优先保证Blaze的野区入侵安全。
下路前期稳健,上路……”夏宸清晰冷静地分析着,一点点将凌曜的优势融入团队体系。
凌曜听着,脸上的冰霜似乎融化了一丝丝。
他依然没说话,但紧抱的手臂放松了下来。
深夜,凌曜因为手部旧伤在隐隐作痛,正下楼找冰袋。
经过训练室时,发现里面还亮着灯。
他鬼使神差地走过去,透过门缝,看到夏宸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
屏幕上播放的不是比赛录像,而是凌曜最近几场rank的第一视角!
夏宸看得非常专注,时不时的点暂停,似乎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凌曜看到夏宸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Blaze习惯在红buff刷新前15秒做眼……” “反F6时喜欢走左上角切入,这里可以配合……” “使用‘影流之镰’时,平均反应速度低于0.2秒,极限操作预判点可能在……”凌曜的心猛地一动。
他原以为夏宸只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没想到他私下竟然如此细致地研究自己的打法和习惯。
那种被认真对待、被人努力理解的感觉,像一颗微小又炽热的火种,投向他冰封的内心。
他没有进去,而是默默地转身离开。
心底某处坚硬的角落,似乎也在慢慢裂开一道细微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