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夜实验室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窗外的雨声从傍晚的淅淅沥沥,己然演变成一种持续不断的、沉闷的咆哮,猛烈拍打着神经科学研究所高楼的玻璃幕墙。

己是深夜十一点,整栋大楼几乎空无一人,只有三楼走廊尽头的一间实验室还亮着冷白色的灯光。

林薇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颈,视线却没有离开电脑屏幕上复杂的脑部成像图和滚动的数据流。

屏幕上,杏仁核的激活区域正亮着显眼的红色。

“恐惧记忆的编码……果然比想象中更顽固。”

她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她习惯性地用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这是她沉浸思考时的小动作。

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

是一条天气预报的紧急推送:暴雨红色预警,本市将持续强降雨,请市民尽量避免外出……她瞥了一眼,眉头微蹙。

又一条消息紧接着弹出,是室友兼好友苏晓的语音。

“薇薇,你还在实验室吗?

这雨也太吓人了!

你等下怎么回来?

要不要让我家老吴开车去接你?”

苏晓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担忧和背景音里的雨声嘈杂。

林薇按下录音键,语气保持着惯有的冷静:“不用麻烦吴哥了,我这马上就结束。

雨大,打车也不方便,我看了地图,从学校后面的老巷子穿过去,不到二十分钟就能到家。”

“老巷子?

就是那个‘裂隙’边上?”

苏晓的声音陡然拔高,“不行不行!

那边晚上多黑啊,还下这么大雨,听说治安也不太好!

你等等,我们还是去接你!”

“真的不用,晓晓。”

林薇的语气温和却坚定,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理性。

“那条路我白天走过几次,很近。

而且,我只是个穷学生,身上最值钱的就是这台笔记本和一堆数据,没人会惦记的。

我到家给你发消息,放心吧。”

她没等苏晓再反对,就回了句“先忙了”,然后放下了手机。

她知道苏晓是好意,但她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效率。

她快速保存数据,关闭复杂的分析软件,将重要的实验笔记锁进抽屉。

最后,她站起身,环顾了一下这间她待了整整西年的实验室。

各种精密仪器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电子设备的气息。

这里是她感到最安全、最可控的领域。

她穿上放在椅背上的浅灰色风衣,将笔记本电脑仔细地塞进防水双肩包,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实验室里这种有序、理性的空气一并带走。

走到窗边,她看着窗外被雨水彻底模糊的世界。

霓虹灯的光晕在雨幕中扭曲、扩散,像是打翻了的调色盘。

路灯下,地面上溅起一片片白茫茫的水花。

一种微妙的、难以言喻的感觉掠过心头,不像恐惧,更像是一种对未知混乱环境的本能排斥。

但她很快压下了这点不适。

“只是下雨而己。”

她对自己说,理性迅速回归,“最优路径是穿过裂隙巷,减少暴露在雨中的时间,最快到家。”

她关掉实验室的灯,身后陷入一片黑暗。

只有走廊应急灯微弱的光线,勾勒出她高挑而略显单薄的轮廓。

脚步声在寂静的走廊里回响,与窗外的雨声形成二重奏。

她走到大楼门口,一股混合着泥土和湿气的冷风立刻扑面而来,让她打了个寒颤。

她撑开那把坚固的黑色雨伞,没有丝毫犹豫,步入了那片磅礴的雨幕之中。

冰冷的雨水瞬间打湿了她的裤脚和鞋面,沉重的雨滴砸在伞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几乎隔绝了外界其他的声音。

她下意识地将双肩包抱在胸前,低着头,开始朝着那条名为“裂隙”的狭窄巷弄快步走去。

城市的喧嚣被雨声掩盖,世界仿佛缩小到只剩下她、她的伞,以及脚下这条需要奋力前行水路。

理性的规划背后,一丝因为离开舒适区而产生的、微弱的忐忑,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底漾开一圈小小的涟漪,但很快又被她专注于路径和速度的思维所覆盖。

她不知道的是,这场雨,不仅模糊了她的视线,也正在掩盖这座城市角落里即将发生的另一件事。

而她精心计算出的“最优路径”,即将把她引向一个完全超出她所有理论和模型之外的……真实噩梦。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