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莉莉的备忘录,三份文件与隐藏需求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会议散场后,客户们笑着离开,王总走之前还特意回头跟我说:“晓茶,下次方案里多加点你画的小漫画,我们公司年轻人肯定喜欢!”

我点头如捣蒜,目送他们走远,才敢松口气,转身就看见会议室里一片狼藉——刚才画漫画的A4纸散了一地,打印机前还堆着我抽出来的卡纸,笔记本电脑的线缠成了一团,活像刚被台风扫过。

“完了完了,这要是被行政姐姐看见,肯定以为我是来拆会议室的。”

我蹲在地上捡纸,刚把几张漫画纸叠好,就听见身后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是莉莉。

她抱着一摞文件夹,肩上还挎着个帆布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高马尾,跟我这乱糟糟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

她站在门口,扫了一眼满地的纸,又看了看我沾了点墨渍的袖口,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林晓茶,你这入职第一天,是打算把会议室改造成‘创意垃圾场’吗?”

“哎呀,这不是刚才太急了嘛!”

我赶紧把手里的纸递过去,“你看,我画的漫画还挺受客户欢迎的,王总都说下次要多加点呢!”

莉莉接过纸,翻了翻,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了扬,可还是嘴硬:“也就客户脾气好,换个挑剔的,早跟你计较打印机耽误的时间了。”

她说着,从怀里的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纸——我一看,是刚才客户讨论时,王总随手记了两笔的草稿纸,上面写着“校园饮品、年轻化、少说教”几个字,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奶茶杯。

“你捡这个干嘛?”

我疑惑地问。

莉莉没说话,把帆布包往桌上一放,拉开拉链,从里面掏出个巴掌大的笔记本——不是那种普通的记事本,是带密码锁的,封面印着“细节控的救赎”几个字,看着特精致。

她打开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我凑过去一看,瞬间瞪大了眼睛。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左边是“客户需求记录”,右边是“行为观察”,最下面还有“隐藏需求推测”。

我逐行看下去:- 客户需求记录:1. 校园饮品运营方案需突出“年轻化”;2. 反感传统数据表,认为“死板、不吸引年轻人”;3. 提到“希望用户能主动分享”。

- 行为观察:1. 王总开会时频繁看手机(每15分钟一次),屏幕显示短视频界面;2. 李经理看到晓茶的漫画时,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拍照;3. 赵主管反复强调“别太复杂,年轻人没耐心看长文”。

- 隐藏需求推测:1. 偏好碎片化、视觉化内容(短视频、漫画、表情包);2. 希望方案能自带“传播点”(用户愿意拍照分享);3. 25岁以下是核心受众,需贴合该群体“爱吐槽、爱互动”的特点。

最绝的是,莉莉还在页脚贴了个小小的便利贴,上面写着:“己录会议后半段录音(重点在客户讨论年轻化需求部分),文件存在桌面‘星芒-校园饮品’文件夹里,备份了3份。”

“我靠!

莉莉你也太牛了吧!”

我一把抓住她的胳膊,激动得差点把她的笔记本碰掉,“你什么时候录的音?

我怎么一点都没发现?

还有这笔记,你记得也太详细了吧!”

莉莉淡定地把笔记本合上,放回帆布包,又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打印好的纸,递给我:“刚才你跟打印机较劲的时候,我看客户开始聊核心需求,就偷偷开了录音——我这手机有后台录音功能,开会必备。

这张是我整理的‘客户需求提炼表’,比你手里那几张漫画纸有用多了。”

我接过那张纸,上面把客户的需求分了类,还标了优先级,连客户没明说的“希望降低宣传成本”都列在了“潜在需求”里。

我看着纸上的字,又想起自己刚才只想着用漫画救场,根本没仔细琢磨客户说的每句话,脸突然有点发烫:“原来客户还有这么多隐藏需求啊……我刚才光顾着高兴客户没生气,根本没往深了想。”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张姐让你跟我坐邻桌?”

莉莉挑眉,伸手戳了戳我的额头,“就你那迷糊劲儿,昨天入职培训,连公司Wi-Fi密码都记了三遍,不盯着点你,下次做方案能把客户的品牌名写错。”

“我哪有那么笨!”

我不服气地反驳,可心里也知道,莉莉说的是实话——我昨天确实把Wi-Fi密码记成了“XMHY1234”(星芒互娱首字母),结果实际是“XMHY8888”,连输三次错的,最后还是莉莉帮我连的。

莉莉没跟我争,转身去收拾打印机旁边的卡纸:“对了,你刚才存在U盘里的方案初稿,我帮你备份了3份,一份在我电脑里,一份在公司共享盘,还有一份存在这个U盘里。”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银色的U盘,递给我,“以后重要文件一定要备份,尤其是给客户看的,别跟今天似的,打印机一坏就慌了神。”

我接过U盘,捏在手里,心里暖暖的——刚才开会时我光顾着紧张,根本没想起备份文件,要是真把方案弄丢了,后果不堪设想。

我看着莉莉弯腰收拾地上的纸,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突然觉得,有这么个靠谱的闺蜜兼同事,简首是我倒霉人生里的“超级好运”。

“莉莉,”我小声说,“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我今天肯定搞砸了。”

莉莉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脸上没什么表情,可我看见她嘴角偷偷弯了一下:“谢***嘛?

以后少给我惹点麻烦就行。

对了,林晓茶,我可跟你说好了——”她突然凑近我,眼神里带着点“威胁”,“下次再忘保存文件,或者丢三落西,我就把你奶茶里的珍珠全挑出来,让你喝‘无珍珠版全糖奶茶’,看你还记不记得!”

我赶紧举手投降:“记住了记住了!

以后我一定备份文件,再也不丢三落西了!

珍珠是我的命,你可不能挑走!”

莉莉被我逗笑了,转身往会议室门口走:“走了,别在这收拾了,行政一会儿要来检查。

张姐让我们把客户需求整理一下,下午跟她过一遍,看看怎么改方案。

对了,茶水间有新泡的柠檬水,你要不要去拿一杯?”

“要!”

我赶紧跟上她,“对了莉莉,你怎么知道客户喜欢碎片化内容啊?

就因为王总开会看手机?”

“不止这个,”莉莉一边走一边说,“刚才李经理拍照的时候,我瞥见她手机里的相册,全是公司年轻人发的短视频,还有好多奶茶相关的表情包。

而且赵主管提到‘年轻人没耐心’的时候,王总点头特别快,说明他们之前肯定做过调研,只是没好意思明说‘我们要的是简单、好玩、能分享的方案’。”

我恍然大悟:“原来还能这么观察啊!

我以前总觉得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没注意这些小动作。”

“所以说你得学的还多着呢,”莉莉推开茶水间的门,给我倒了杯柠檬水,“做运营的,不光要听客户说什么,更要猜他们没说什么。

就像你今天画的漫画,其实就是刚好戳中了他们没说出口的‘想要有趣内容’的需求,所以客户才会喜欢。”

我接过柠檬水,喝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脑子也清醒了不少。

我看着茶水间镜子里的自己——头发还是有点乱,袖口沾着墨渍,可眼神里没了刚才的沮丧,多了点底气。

原来职场不只是“不犯错”,还要学会“从错误里找机会”,更要学会“观察藏在细节里的需求”。

“对了莉莉,”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你那个带密码锁的笔记本,除了记客户需求,还记别的吗?”

莉莉正在给自己倒咖啡,闻言手顿了一下,回头看我,眼神有点飘忽:“没、没什么啊,就记点工作上的事。”

我盯着她的表情,总觉得不对劲:“真的吗?

我刚才好像看见你笔记本里夹了张便签,上面写着‘林晓茶入职首日:踩水坑、泼豆浆、忘工牌、打印机卡纸’,还画了个哭脸?”

莉莉的耳朵瞬间红了,赶紧把咖啡杯端起来,挡住半张脸:“你看错了!

那是……那是我记的‘职场新人常见错误案例’,跟你没关系!”

我笑得首不起腰:“还说没关系!

你是不是在偷偷记我的倒霉事啊?

莉莉你也太坏了吧!”

“谁记你的倒霉事了!”

莉莉恼羞成怒,伸手要抢我的柠檬水,“再说了,就算记了又怎么样?

好歹能给你提个醒,下次别再犯同样的错!”

我赶紧把杯子举高,笑着跑开:“好好好!

你记吧记吧!

不过下次记的时候,能不能把‘泼豆浆’改成‘与奶茶的前世今生’?

听起来好听点!”

莉莉跟在我后面追,茶水间里满是我们的笑声。

路过的同事看我们俩闹,也忍不住笑:“这俩新同事关系真好啊!”

我跑回工位,把莉莉给的“需求提炼表”铺在桌上,又打开她备份的方案初稿。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纸上,莉莉的字迹工整清晰,我画的漫画纸被我小心地夹在笔记本里。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薄荷糖,又看了看旁边莉莉的工位——她正在认真地整理录音文件,偶尔抬头跟我对视一眼,还会瞪我一下,可眼神里满是笑意。

我突然觉得,虽然我天生倒霉,总是出岔子,但好像总能遇到帮我的人——前台姐姐的湿纸巾,张姐的机会,莉莉的备忘录和备份文件,还有客户的宽容。

这些小小的善意,就像奶茶里的珍珠,藏在“倒霉”的苦里,嚼起来又甜又暖。

我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校园饮品方案-晓茶&莉莉”,然后把莉莉整理的需求表、录音文件、我的漫画稿都放了进去,还特意备份了一份在共享盘里。

做完这一切,我长舒一口气,转头对莉莉说:“莉莉,下午跟张姐过需求的时候,咱们一起说吧!

我负责说漫画创意,你负责说隐藏需求,肯定能让张姐满意!”

莉莉正在打字的手停了下来,回头看我,嘴角扬起一个真心的笑容:“行啊,不过你可别到时候又紧张得忘词,我可不会帮你编理由。”

“放心吧!”

我拍了拍胸脯,“我这次把要说的话都记在手机备忘录里了,还备份了3份,跟你学的!”

莉莉被我逗笑了,摇了摇头:“你可真是个活宝。

对了,中午一起去楼下吃麻辣烫吧?

我知道有家店,珍珠奶茶免费续杯,刚好补偿你今天没喝到的奶茶。”

“真的吗?!”

我眼睛一亮,刚才的疲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我们赶紧干活!

争取中午早点去,占个靠窗的位置!”

我低下头,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方案初稿,手指在键盘上敲了起来。

毕竟,倒霉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从倒霉里找机会,更可怕的是身边没有那个帮你收拾烂摊子、还会偷偷记你倒霉事的人啊。

我偷偷看了一眼莉莉的帆布包,心里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趁她不注意,看看那个带密码锁的笔记本里,到底还记了我多少倒霉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