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辞推开窗,山间的清新空气夹杂着草木的芬芳扑面而来,让她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昨夜激战的痕迹己被雨水冲刷干净,唯有天井中几株芭蕉的断叶,还残留着几分惊心动魄的气息。
"师妹,师父让你去书房一趟。
"林风眠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苏清辞回头,见他己换了一身干净的青衫,"松风"剑依旧悬在腰间,只是剑鞘上的水珠尚未干透。
"师父可有说是什么事?
"苏清辞将"墨韵"玉笔别在腰间,顺手拿起案上的诗集。
林风眠摇摇头:"楚道友也在书房,许是与昨夜的妖狼有关。
"两人穿过回廊,远远便见楚惊寒站在书房外的银杏树下。
他己换下了沾满尘土的玄色锦袍,一袭月白长衫更衬得身姿挺拔,只是眉宇间的锐气丝毫未减。
见苏清辞走来,他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诗集上,似有若无地停留了片刻。
"楚道友早。
"苏清辞笑着打招呼,"昨夜多谢你护我周全。
""举手之劳。
"楚惊寒语气淡然,却难得多说了一句,"你以诗筑阵的法门,倒是别致。
"三人走进书房时,玄通道长正对着一方古朴的残碑凝神细看。
那石碑约莫半人高,表面布满青苔,刻着几行模糊的篆字,边角处还残留着烧灼的痕迹,显然是从某处遗迹中发掘而来。
"师父,这石碑是?
"林风眠好奇地问道。
玄通道长指着残碑上的字迹:"这是三年前我在终南山深处的一处古祭坛发现的,上面刻着的并非道家经文,反倒像是一首残缺的古诗。
昨夜妖狼突袭,我忽然想起碑上的文字,或许与黑石岭的异动有关。
"苏清辞凑近细看,指尖轻轻拂过碑上的刻痕,轻声念道:"...昆仑墟,赤水滨,诗为钥,画为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读到这里,她忽然眼睛一亮,"师父,这星垂平野阔不是杜甫的诗句吗?
怎么会刻在古碑上?
"楚惊寒也上前细看,当看到"诗为钥,画为门"六字时,凤眸微微眯起:"我青城山古籍中曾记载,上古有修仙者以诗词为引,开辟秘境,难道这石碑与秘境有关?
"玄通道长抚须点头:"我也是这般猜测。
黑石岭本是寻常妖域,如今突然异动,恐怕是有人在探寻秘境入口。
你们看这碑底的纹路,像不像一幅残缺的地图?
"众人低头细看,果然见碑底刻着细密的纹路,隐约能辨认出山川河流的轮廓,其中一处用朱砂标记的圆点,正对着黑石岭的方向。
"师父的意思是,秘境入口在黑石岭?
"林风眠握紧了"松风"剑,"那我们要不要去探查一番?
"玄通道长沉吟片刻:"黑石岭妖气渐盛,你们三人修为尚浅,不宜贸然前往。
只是这残碑上的诗句残缺不全,若想解开秘境之谜,还需找到其余的碑刻。
"他看向苏清辞,"清辞,你精通诗词,能否从这几句诗中看出些端倪?
"苏清辞凝神思索,指尖在碑上的诗句间滑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讲的是天地开阔之景,或许对应着秘境中的地理特征?
诗为钥,画为门则点明了开启秘境的方法..."她忽然想起自己常读的《唐诗纪事》,"师父,我曾在书中见过类似的记载,说上古修士会将修行法门藏在诗词中,莫非这秘境也与诗词有关?
"楚惊寒闻言,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这是我下山时师父给的,说黑石岭一带藏着上古遗迹。
你们看,这地图上的标记,与残碑上的纹路竟能对应上。
"众人围拢过来,果然见地图上标注的山川走势与碑底纹路分毫不差,而在黑石岭深处,赫然标记着"诗魂台"三个古字。
"诗魂台..."苏清辞轻声念着这三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看来这秘境真的与诗词有关!
"玄通道长看着三个年轻人眼中的期待,缓缓道:"既然你们机缘巧合得到线索,便是与这秘境有缘。
只是此行凶险,你们需得相互照应。
清辞,你的诗阵能护身;风眠,你的剑法可御敌;惊寒,你修为最深,当多照拂他们二人。
"三人齐声应道。
楚惊寒将地图收起,凤眸中闪过一丝决然:"我本就为探寻遗迹而来,如今有了线索,自然义不容辞。
"林风眠拍了拍苏清辞的肩膀:"师妹放心,有师兄在,定不会让你出事。
"苏清辞笑着点头,指尖轻轻抚摸着"墨韵"玉笔的笔杆,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豪情。
她虽偏爱诗画,却也向往书中描写的"仗剑走天涯",如今终于有机会踏上旅途,去探寻藏在诗词中的秘境,这让她怎能不激动?
临行前,玄通道长交给苏清辞一枚青铜令牌:"这是云栖观的信物,若遇危难,可凭令牌求助附近的同道。
切记,秘境之中,万事以安全为重,切莫贪功冒进。
"苏清辞郑重地接过令牌,与林风眠、楚惊寒一同拜别师父。
三人走出云栖观,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黑石岭在终南山北麓,我们需先下山取些干粮,再从官道出发。
"楚惊寒指着山道方向,"此去约莫需三日路程,正好可以在路上研究地图。
"苏清辞背着简单的行囊,腰间玉佩轻晃,竹笛随着脚步发出细碎的声响。
她回头望了一眼云雾缭绕的云栖观,忽然想起李白的诗句,便轻声吟诵道:"长风破浪会有时,首挂云帆济沧海。
"林风眠与楚惊寒闻言,相视一笑。
三人迎着朝阳,踏上了前往黑石岭的路途,他们尚不知晓,这场因诗词而起的旅途,将揭开怎样一段尘封的传奇。
而那藏在残碑与诗句中的秘境,又将带给他们怎样的奇遇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