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花季宣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全国高中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高三年级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一等奖五万元的奖金和名校保送机会,对每个学生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阮黎站在公告栏前,目光久久停留在“五万元”那几个字上。

这笔钱足够支付她大学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能让母亲休息一段时间,不用那么拼命加班。

她迅速在脑中计算着获胜的概率、需要投入的时间成本以及组队的可能性。

“我们参加吧!”

林黛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兴奋地抓住阮黎的手臂,“我爸说现在美妆行业可赚钱了!

咱们可以做化妆品!”

欧阳雪也走了过来,冷静地扫了一眼海报:“你知道怎么创业吗?”

“不知道啊!”

林黛理首气壮,“但阮黎肯定知道!

她什么都会!”

阮黎确实心动了。

当晚,她熬夜研究比赛规则和往届获奖项目,第二天就拿出一份初步方案:“我们可以做一个针对学生党的美妆品牌。

林黛了解产品,欧阳雪有设计天赋,我负责运营和财务。”

团队就这样仓促又必然地组成了。

但问题很快接踵而至。

第一次团队会议在林黛家的别墅里进行。

林黛兴奋地搬出一大堆名牌化妆品铺满整张桌子:“看!

这些都是我的收藏!

我们可以做类似的产品!”

阮黎皱眉:“这些成本太高,不适合学生群体。

我们需要平价定位。”

欧阳雪拿起一支口红端详:“包装太俗气,需要重新设计。”

林黛噘嘴:“哪里俗气了!

这可是***版!”

“就是太花哨了,”欧阳雪毫不留情,“像暴发户的审美。”

阮黎赶紧打断即将爆发的争吵:“我们先做市场调研。

林黛,你负责调查学生群体喜欢什么样的产品;欧阳雪,你研究包装设计风格;我做成本核算和商业模式设计。”

分工明确,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林黛的问卷设计得乱七八糟,问题引导性太强,比如“你是不是觉得大牌化妆品太便宜了?”

;欧阳雪的设计草图过于抽象前卫,完全不符合大众审美;阮黎的成本控制苛刻到几乎不可能生产出合格产品。

第二次会议时,矛盾爆发了。

“你的设计根本不像化妆品包装!”

林黛指着欧阳雪的设计稿抱怨。

“比你的暴发户审美好。”

欧阳雪冷冰冰回应。

“阮黎的成本预算根本做不出好东西!

便宜无好货懂不懂?”

阮黎猛地合上笔记本:“如果按照你们的想法,产品成本会高出定价三倍,根本不可能有市场竞争力!

我们是做学生品牌,不是奢侈品!”

会议不欢而散。

接下来两天,三个人互相避开,项目陷入停滞。

转机出现在一个午后。

阮黎在咖啡馆打工时,无意间听到一桌女学生在抱怨:“想要的颜色总是买不到”、“包装都太老气”、“稍微好点的就太贵了”...她突然意识到,她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真正的用户视角。

当晚,阮黎主动给林黛和欧阳雪发了信息:“抱歉,我太执着于成本,忽略了产品本质。

明天能再见一面吗?

我有个新想法。”

第三次会议,气氛依然僵硬,但至少大家都来了。

阮黎先道歉,然后分享了自己的发现:“我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打转,没有真正理解目标用户。

或许我们应该从头开始——亲自去问问学生们到底想要什么。”

这个提议得到了认可。

接下来的周末,三人破天荒地一起去了市中心商业街,实地采访了上百个同龄人,记录他们对学生美妆产品的需求和期望。

调研结果令人惊讶:大多数人希望有“性价比高”、“包装简约时尚”、“颜色年轻活泼”的产品。

这与他们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

带着第一手资料,新一轮的头脑风暴变得高效起来。

林黛凭借对产品的敏感,提出了几个独特的色系概念;欧阳雪设计出了简约又不失青春感的包装;阮黎则找到了一家愿意小批量生产的代工厂,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项目逐渐成型,她们给品牌取名“花季宣言”——寓意青春年华的自信表达。

然而就在比赛前两周,危机突然降临。

林黛的父亲发现她的成绩不升反降,一气之下冻结了她的信用卡:“整天搞些没用的!

比赛能当饭吃吗?”

“完了完了,我爸真狠心!”

林黛哭丧着脸,“我们订的原材料怎么办?

下周就要付尾款了!”

团队陷入绝望。

没有资金,所有计划都将泡汤。

沉默良久,阮黎突然起身离开,回来时手里拿着一个旧铁盒。

她打开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叠钞票和各种面额的硬币:“我这里有两千,是我攒的大学学费...可以先垫上。”

林黛和欧阳雪震惊地看着她。

谁都明白这笔钱对阮黎意味着什么。

欧阳雪沉默片刻,从钱包里抽出一张卡:“我这里有一万,生日时舅舅给的。

原本打算...”她没说完,但眼神黯淡了一瞬,“先用在项目上吧。”

林黛看着两人,眼睛突然红了:“我...我这就去求我妈!

我们一定行的!”

她冲出去打电话,几分钟后欢呼着跑回来:“我妈同意了!

但她只愿意出一半,说是风险投资!”

资金问题暂时解决,但接下来的挑战接踵而至。

产品样品颜色偏差,包装印刷效果不理想,商业计划书需要反复修改...那两周,三人几乎形影不离,放学后就泡在林黛家的空房间里,常常熬到深夜。

阮黎负责数据和文案,欧阳雪打磨设计和展示材料,林黛负责测试产品和准备演讲。

她们争吵、妥协、再创新,每个人都被迫走出舒适区:阮黎学会不再一味控制成本而忽视品质;欧阳雪开始考虑大众审美而非纯粹自我表达;林黛则第一次认真研究成分和配方,而非仅仅追逐品牌。

比赛前夜,三人最后一次演练展示。

结束后,林黛突然拿出三个小盒子:“看我定了什么!”

盒子里是三条精致的项链,吊坠是各自姓名首字母的艺术设计,下方刻着小小的“花季宣言”字样。

“团队信物!”

林黛得意地说,“不管明天结果如何,我们都是最棒的!”

欧阳雪轻轻拿起属于她的那条,唇角微扬:“俗气但...不错。”

阮黎摩挲着冰凉的金属吊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是她人生中收到的第一份“奢侈品”,却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第二天比赛,当她们站在台上展示“花季宣言”项目时,台下评委眼中满是赞赏。

林黛的演讲活泼生动,欧阳雪的设计惊艳西座,阮黎的数据扎实有力。

问答环节,三人默契配合,应对自如。

当宣布一等奖得主是“花季宣言”时,林黛首接哭花了妆,欧阳雪嘴角扬起罕见的明显弧度,而阮黎静静地看着欢呼的队友,眼里有光闪烁。

台下,三人紧紧相拥。

那一刻,她们不仅是朋友,更是共同奋战过的战友。

她们学会了欣赏彼此的不同,信任彼此的能力,在争吵与磨合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纽带。

回程的车上,林黛兴奋地计划着如何花奖金,欧阳雪难得没有泼冷水,阮黎则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思绪万千。

她原本只是想赢得奖金,却意外收获了更多——两个真正理解她、支持她的伙伴,一段前所未有的团队经历,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全新认知。

“嘿,”林黛突然凑过来,“你们说,咱们的‘花季宣言’,以后会不会真的做成一个大品牌啊?”

欧阳雪轻笑:“野心不小。”

阮黎却认真思考起来:“理论上,大学生市场更大,如果我们能...停!

今天不准算数据!”

林黛捂住阮黎的嘴,“今天只庆祝!”

三个女孩笑作一团。

车窗外的阳光正好,照亮她们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脸庞。

一场比赛结束了,但属于她们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