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南沈女初入京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初秋的晨光,透过轻薄如纱的雾气,温柔地洒在京杭大运河粼粼的波光之上。

一艘官船缓缓破开平静的水面,向着北方那座巍峨的帝都驶去。

船头鎏金的“沈”字徽记,在阳光下闪烁着新贵般的微光。

舱室内,一个年约七岁的小女孩正倚窗而坐。

她身着藕荷色绣缠枝莲纹的襦裙,外罩一件月白色细纱比甲,乌黑柔软的头发挽成两个乖巧的小髻,各系着一圈细小的珍珠发绳,衬得那张小脸愈发莹白如玉。

她便是礼部新任侍郎沈砚的独女,沈清婉。

此刻,她那双清澈如秋水般的眸子,正一眨不眨地望着窗外不断向后掠去的景色。

江南的翠色渐渐被北地更为疏朗、开阔的景致所取代,岸边的垂柳似乎也少了些柔媚,多了几分挺拔。

“婉婉,在看什么这般出神?”

一个温柔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沈清婉回过头,见母亲林氏端着一碟刚蒸好的桂花糕走了过来。

林氏年方二十五六,容貌婉约,气质娴静,眉宇间带着对女儿无限的怜爱。

“娘亲,”沈清婉软糯地唤了一声,伸出小手指了指窗外,“这里的河水,好像没有我们家门口的绿了。”

林氏将糕点放在小几上,怜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傻孩子,我们己经离江南很远了。

这里是北方,风物自然与家中不同。

你父亲如今奉旨入京,官拜礼部侍郎,我们往后,就要在这天子脚下安家了。”

沈清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她年纪虽小,却也隐约知道,父亲寒窗苦读十数载,去岁秋闱高中进士,又因策论出众,得了圣上青眼,这才得以破格提拔,召入京师。

这对沈家而言,是天大的恩宠和荣耀。

但看着母亲眼中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小清婉心里也模模糊糊地感觉到,离开熟悉的江南水乡,踏入那传闻中规矩森严、贵胄云集的京城,或许并非全然是件轻松事。

“爹爹呢?”

沈清婉拈起一块还冒着热气的桂花糕,小口小口地吃着,甜糯的滋味稍稍冲淡了离乡的愁绪。

“你爹爹还在前舱与几位前来迎接的京官叙话。”

林氏拿起梳子,细细地为女儿整理被风吹得有些毛躁的发髻,“此番入京,诸事繁多,宅邸、仆役、人情往来,样样都需打点。

你爹爹初来乍到,处处都得谨慎小心。”

正说着,舱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帘栊一挑,一个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俊,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正是沈砚。

他眉宇间带着些许旅途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踌躇满志的锐气。

“爹爹!”

沈清婉放下糕点,像只欢快的小雀儿扑了过去。

沈砚脸上顿时漾开慈爱的笑容,弯腰将女儿抱起:“婉婉乖,有没有扰着娘亲?”

“婉婉很乖,”林氏笑着应道,递上一杯温茶,“外面都安置妥当了?”

沈砚点点头,放下女儿,接过茶盏呷了一口,神色稍敛:“京城不比地方,水深着呢。

方才来的几位同僚,言语间多是试探。

不过夫人不必过于忧心,我等谨守本分,忠心王事,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大差池。”

他话虽如此,但眼神深处的那份谨慎却并未散去。

他的目光转向女儿,变得柔和起来:“尤其是我们婉婉,到了京城,言行举止更要格外留心。

天子脚下,权贵众多,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麻烦。”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精致的锦囊,递给沈清婉,“对了,这是今早靠岸补给时,顾家小子托人快马送来的。

说是给你的饯行礼,他因要准备族中考绩,未能亲来送行,望你勿怪。”

“怀瑾哥哥送的?”

沈清婉眼睛一亮,连忙接过锦囊打开。

里面并非什么金银珠宝,而是几个更小的素色纱布袋,散发着一股清雅恬淡的草药混合香气。

每个小袋上都用秀气的字迹标着名称:“醒神”、“安寝”、“避秽”。

沈清婉拿起那个“醒神”的小香囊,爱不释手地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混合了薄荷、冰片等的清凉气息令人精神一振。

顾家是江南有名的医药世家,与沈家是世交。

顾怀瑾比沈清婉年长两岁,两个孩子自幼一同长大,感情甚笃。

顾怀瑾自幼耳濡目染,于医药一道极有天分,时常会弄些有趣又实用的小药材、小香囊给沈清婉。

林氏见状,笑道:“怀瑾这孩子是有心的。

知道我们路途劳顿,送这些正合适。

婉婉,可要好好收着,莫要辜负了怀瑾的心意。”

沈清婉用力点头,小心翼翼地将香囊收回锦囊,贴身放好。

这小锦囊,仿佛是她与熟悉的江南、与童年玩伴之间最后一丝温暖的联结。

她轻声对父亲说:“爹爹,怀瑾哥哥还说,京城秋冬季节易发风寒,让我记得用他以前教的法子,用姜片和紫苏叶泡水喝。”

沈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复杂。

女儿聪慧,记性好,对医药之事有着天生的兴趣和领悟力,顾家老爷子甚至曾笑言婉婉若学医,必成大器。

但这在江南是趣谈,到了京城,高门贵女却未必需要精通此道,反而可能被视为不入流。

他只得温和叮嘱:“婉婉记得就好。

不过到了京城,这些事自有下人去做,你多看些诗书女红才是正经。”

沈清婉乖巧地应了声“是”,但小手却不自觉地又摸了摸那装着香囊的锦囊。

官船继续北上,两岸风光愈发显出帝都的雄浑气魄。

数日后,一座巍峨宏伟的巨城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青灰色的城墙高耸入云,延绵不绝,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

城楼上旌旗招展,甲士林立,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肃穆的寒光。

运河码头更是舳舻相接,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货物、官员、百姓汇聚于此,喧嚣异常,尽显帝国都城的繁华与忙碌。

沈家一行人换了马车,在嘈杂的人流中缓缓向城内驶去。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的声响。

沈清婉忍不住好奇,悄悄掀开车帘一角向外望去。

但见街道宽阔整洁,两旁店铺林立,招牌幌子迎风招展,行人如织,车马如龙,其繁华程度远胜江南州府。

只是,往来人们的步履似乎更加匆忙,神色间也少了几分江南水乡的闲适,多了些许京畿之地的谨慎与矜持。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刚出笼的肉包子香、脂粉铺传来的腻香、骡马市的牲口味……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京城独有的、复杂而充满生机的气息。

沈清婉正看得入神,马车忽然轻轻一顿,停了下来。

只听外面随行的管家恭敬禀报:“老爷,夫人,我们到御赐的宅邸了。”

沈砚先行下车,林氏牵着沈清婉的手,也步下马车。

一座三进出的宅院出现在眼前,朱门青墙,看起来颇为体面,但比起江南老宅的精巧雅致,则显得更为规整和大气。

还未等他们细细打量新家,一名穿着宫中内侍服饰的中年人便带着两名小黄门迎了上来,面带微笑,举止得体,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了过来:“敢问前方可是新任礼部侍郎沈砚沈大人车驾?”

沈砚心中一凛,连忙上前拱手:“正是在下。

不知中官大人前来,有何指教?”

那内侍笑着从袖中取出一份泥金帖子,双手递上:“咱家是宫中司礼监的。

陛下闻听沈大人今日抵京,特赐下些安家之物,己命人送入府中。

另,三日后恰逢中秋佳节,宫中设宴,陛下恩典,特谕沈大人携眷入宫赴宴。

这是宴帖,请沈大人收好。”

中秋宫宴?

携眷入宫?

沈砚心中一震,连忙躬身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散发着淡淡龙涎香气的宴帖。

林氏在旁闻言,握着沈清婉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些。

沈清婉仰起小脸,看着父亲手中那份华美得炫目的帖子,又望了望那高深莫测、己然转身离去的内侍背影,最后将目光投向远处夕阳下紫禁城那模糊而威严的轮廓。

小小的她,心中第一次对那重重宫墙之内的地方,生出了一丝混合着好奇、敬畏与莫名不安的预感。

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那场宴席,又将会发生什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