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学日的碰撞九月初,大学校园里洋溢着新鲜与躁动。林青拖着一个半旧的行李箱,
好奇又略带拘谨地打量着未来四年的环境。她来自一个小城市,
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这所全国知名的学府。父亲林建国是老家的一名公务员,
母亲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家境虽不富裕,但充满了朴实的温暖。
父亲临行前的叮嘱犹在耳边:“青青,大学好好读,将来找个稳定工作,
最好…能找个条件好点的对象,门当户对最重要。”就在这时,
一辆略显破旧的二手自行车猛地从拐角处冲出,差点撞上她。
骑车的是一个身材高挑、面容清俊的男生,他急忙刹车,单脚撑地,
眼神里掠过一丝歉意和不易察觉的慌乱。“对不起,你没事吧?”他的声音清朗,
带着一点急促。林青摇摇头,拍了拍并没沾上多少灰尘的衣角,“没事。
”男生的穿着很普通,甚至洗得有些发白的T恤衫和牛仔裤,
与周围一些光鲜亮丽的新生形成对比。但不知为何,
他眉宇间那股倔强和一丝…与衣着不太相符的沉静气质,让林青多看了一眼。“我是沈衍,
经济系的。”他自我介绍道,目光坦诚。“林青,中文系。”林青微微一笑,
觉得这个男生虽然毛躁,但态度诚恳。这就是他们的初遇。沈衍,
个刻意选择了最普通行李、骑着二手自行车、拒绝了家里豪车接送和高级公寓的顶级富二代,
成功地给林青留下了“一个努力但可能家境一般”的第一印象。他看着她清澈单纯的眼睛,
内心既有一种欺骗的负罪感,又有一种奇异的满足——她看到的,只是他沈衍本身,
而非沈家的光环。第二章 “穷小子”的温柔大学生活徐徐展开。
沈衍开始了他的“伪装”生涯。他申请了最普通的四人间宿舍,
和室友们一起吃食堂、抢打折菜。
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教、发传单、甚至在咖啡店做服务员,美其名曰赚取生活费。
林青常常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遇到同样在“勤工俭学”间隙努力学习的沈衍。他会帮她占座,
会在她遇到难题时耐心讲解,会在她下晚自习时“顺路”送她回宿舍楼,
尽管他的宿舍在另一个方向。接触中,林青了解到沈衍似乎父母工作很忙,很少管他,
学费生活费都需要自己操心一部分。这让她心生同情,又由衷敬佩他的独立和坚韧。
沈衍则被林青的温柔、善良和努力所吸引。她不像他圈子里的一些女孩,带着目的性接近他。
她会因为他打工辛苦而给他带家里做的点心,
会在他生日时送上一份精心制作但花费不多的小礼物,
会为了一次小小的进步而真心为他高兴。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在一次校园活动后的夜晚,
沈衍骑着那辆二手自行车载着林青穿过林荫道,晚风吹起她的发梢,他轻声告白:“林青,
我喜欢你,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你是你。”林青脸颊微红,心中悸动,轻轻点了点头。
她觉得,虽然沈衍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努力、上进、对自己好,这就够了。爱情,
不就应该这样纯粹吗?第三章 父亲的审视与不满恋情稳定后,
林青在一次和家里的视频通话中,忍不住甜蜜地提到了沈衍,当然,
描述的是她所以为的“努力清贫”的沈衍。电话那头的林建国立刻皱起了眉头:“姓沈?
家里做什么的?听起来条件很一般啊?青青,大学谈恋爱爸爸不反对,但要看清现实。
将来毕业了,房子、工作都是问题!你跟着他要吃苦的!”林青试图为沈衍辩解:“爸,
他人很好,很努力,成绩也好,未来我们会一起奋斗的。”“奋斗?说得轻巧!
”林建国语气严肃,“现实哪有那么容易?我跟你妈辛苦一辈子,不就想你过得轻松点吗?
听爸的,多看看身边条件好的同学,起码要门当户对!”暑假,
林建国特意抽时间来了趟学校,美其名曰看看女儿,实则是想亲眼见见这个“穷小子”。
沈衍接到林青通知,有些紧张。他刻意穿上了最旧的一套衣服,约在学校门口的普通小餐馆。
席间,林建国不断询问沈衍的家庭情况、未来规划。沈衍按照预设的“剧本”,
含糊地表示父母做点小生意,自己毕业后打算先找工作,一步步来。
林建国看着沈衍普通的穿着,听着他“缺乏远大志向”的计划,再对比餐馆简陋的环境,
脸色越来越沉。他言语间不免带上了挑剔和轻视,反复强调“物质基础”的重要性,
暗示沈衍“配不上”自己的女儿。沈衍全程保持着礼貌和克制,但桌下的手悄然握紧。
林建国的每一句话,都像针一样刺在他敏感的自尊心上,既让他因被看低而愤怒,
又让他为自己的欺骗感到一丝羞愧和挣扎。但他倔强地认为,
只有靠自己去赢得林青和这份爱情,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送走林建国后,
林青看着沉默的沈衍,小心翼翼地问:“你没事吧?我爸他…说话比较直。”沈衍摇摇头,
扯出一个笑容:“没事,我理解。我会证明给你爸看,我能给你幸福。”——靠我沈衍自己,
而不是沈家。他在心里补充道。林青感动地抱住他,却不知道,
父亲的态度已经在两人之间埋下了一根刺。而沈衍的隐瞒,
也让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失衡的天平上。第四章 风雨前的宁静大学的最后几年,
两人感情依旧甜蜜,但现实的压力已经开始悄然渗透。林青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
愿意和沈衍一起省吃俭用,逛夜市,吃路边摊,把有限的***收入规划着用。
她觉得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苦一点也是甜的。
她甚至开始规划毕业后和沈衍一起租房、找工作,共同奋斗的未来。
沈衍则一边享受着纯粹的爱情,一边承受着双重身份带来的心理煎熬。
他需要小心翼翼地维持谎言,避免使用任何与“富二代”身份相关的消费习惯和人脉资源。
他目睹林青为省钱付出的努力,内心既心疼又矛盾。好几次,他几乎忍不住想告诉她真相,
但话到嘴边,又怕看到她惊讶、失望甚至可能怀疑他感情纯粹性的眼神,最终都咽了回去。
他只能更努力地“打工”,偶尔用自己实际并不需要的“工资”给林青买些小礼物,
让她开心。他以为这是保护他们的爱情,
却不知这反而加深了林青对他“经济能力有限”的认知和心疼。
同时,林建国隔三差五就会打电话来,唠叨着谁家女儿找了个家境好的男朋友,
一步到位有了房车;或者催促林青去参加一些他托关系安排的、带有相亲性质的联谊。
林青每次都是敷衍过去,但父亲的话像背景音一样,不断提醒着她现实的残酷。
毕业的钟声即将敲响,象牙塔里的美好时光走向尾声。
社会的现实、家庭的期望、个人前途的压力,如同乌云般渐渐汇聚在两人头顶。
他们紧紧牵着彼此的手,以为爱情能战胜一切,却不知道,最大的考验即将来临。
第五章 毕业季的蜗居毕业的喧嚣过后,现实如同冰冷的潮水,迅速淹没了年轻的浪漫。
和大多数选择留在这座大城市的毕业生一样,沈衍和林青开始找房子。
城市的房价高得令人咋舌,最终,他们在一个老旧小区里租下了一个一居室。房间不大,
采光一般,墙壁有些斑驳,但租金已经让他们倍感压力。沈衍坚持要承担大部分租金,
用的是他“打工”攒下的钱和一份新找到的、看似普通的办公室助理工作的“工资”。
林青则心疼他,坚持把自己做家教赚的钱也拿出来,共同支撑这个小家。搬家那天,
没有请搬家公司,两人来回跑了好几趟,用那辆二手自行车和地铁搬运有限的行李。
看着沈衍汗流浃背却笑着对她说“我们有家了”的样子,林青心里酸酸甜甜的,
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让他们的未来好起来。这个小窝,虽然简陋,
但最初确实充满了两人对未来的憧憬。林青细心地把房间布置得温馨整洁,
沈衍也会在下班路上买一盆便宜的绿萝回来。夜晚,他们挤在小小的沙发上,规划着未来,
仿佛只要彼此依靠,就能抵挡所有风寒。第六章 考编的压力与父亲的唠叨安稳下来后,
林青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备考中。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是父亲林建国对她最大的期望,
也是她心目中“稳定未来”的保障。她每天泡在图书馆或待在出租屋里刷题,压力巨大。
沈衍支持她的决定,但看到她的焦虑和疲惫,很是心疼。他提出:“青青,别太逼自己,
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我可以…”他想说“我可以让你过得很好”,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改口道:“…我们可以做别的,慢慢来。”林青只当是安慰,苦笑一下:“慢慢来?
房租、水电、生活费,哪个能等我们慢慢来?我爸说得对,稳定压倒一切。
”林建国的电话来得更频繁了。每次通话,必问三件事:工作找得怎么样?考编复习如何?
和沈衍还在一起吗?“青青,不是爸势利眼,你看看你们现在过的什么日子?租那种破房子,
天天算计着花钱!王阿姨给你介绍那个税务局的小张,人家家里有房有车,自己工作也稳定,
见一见怎么了?” “沈衍那工作有什么前途?一个小助理,能赚多少钱?
将来怎么买房买车?怎么养家?” “你趁早清醒点,爱情能当饭吃吗?爸是过来人,
不会害你!”这些话语像紧箍咒,一次次勒紧林青的神经。
她开始会下意识地比较:闺蜜的男朋友送了名牌包,
而沈衍只能请她吃一顿好点的自助餐;同事的男友开车来接下班,
而他们还要挤晚高峰的地铁。虽然她不断告诉自己不能这样比较,爱的是沈衍这个人,
但现实的落差和父亲的持续灌输,还是让敏感的心里悄然滋生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和动摇。
第七章 摩擦与误解同居的生活,褪去了校园的滤镜,露出了更多琐碎的真实。
沈衍为了维持“普通人”的人设,工作不能太显眼,消费必须克制。
他偶尔会因为家族事务不得不缺席一些约会,
也会因为不能动用真实财力解决一些问题而显得“无能”。一次,林青的电脑坏了,
急需用来看网课资料。沈衍下意识想说明天去买台新的,但立刻忍住,
只好说找个朋友帮忙修修,结果拖了两天才搞定,耽误了林青复习。林青虽没说什么,
但眼神里的失望让沈衍如芒在背。还有一次,林建国突然来访视察,
看到狭小的房间和简单的饭菜,脸色很不好看。吃饭时,他又开始“教诲”沈衍,
要他有点出息,多想想办法赚钱,别让林青跟着受苦。沈衍内心憋屈,只能沉默以对。
林青看着父亲咄咄逼人,而男友“无力反驳”的样子,心里既难受又有些难堪。
争吵开始出现。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比如谁做家务、钱怎么花、未来的不确定性,
就能引发摩擦。林青的压力无处宣泄,
有时会口不择言:“你怎么就不能像XXX的男朋友那样有点本事!
”“我们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沈衍也感到疲惫和委屈。他明明可以轻易给她优越的生活,
却偏偏要困在这种窘迫里,还要承受女友的不理解和其父亲的羞辱。
他的倔强让他不肯说出真相,只能用更沉默的方式对抗,
或者偶尔爆发:“你就这么在乎钱吗?嫌弃我了直说!”吵完架,两人往往又后悔,
抱在一起互相道歉,但那些伤人的话像钉子一样扎在心里,***也留下了洞痕。裂痕,
在一次次摩擦中逐渐扩大。第八章 生日礼物与雨中的伤痕转眼到了林青的生日。
这是他们毕业后她的第一个生日。林青嘴上说着“简单过就好,省钱”,
但哪个女孩不期待心上人的惊喜和重视呢?尤其是最近压力这么大,她渴望一点甜蜜和安慰。
沈衍当然记得。他想送她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条她之前在杂志上看过,
偷偷看了好几眼的项链,价格不菲,但对于真实的他来说微不足道。
但他不能用“沈衍”的钱买。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利用周末和晚上下班后的时间,
去跑腿公司注册当了临时骑手,想靠自己的力量快速赚到买礼物的钱。
他对林青谎称最近公司项目忙,需要加班。生日前一天晚上,林青做好了饭菜等他回来庆祝,
却只等到一条“加班,晚点回”的信息。看着冷掉的饭菜和空荡荡的房间,
联想到最近沈衍的“忙碌”和越来越少的交流,
父亲的唠叨又一次在耳边响起:“看他忙忙碌碌,也没见忙出什么名堂…根本靠不住!
”夜深了,窗外下起了瓢泼大雨。林青越来越担心,打电话给沈衍,却无人接听。
她的心一点点沉下去,焦虑、委屈、怀疑交织在一起。就在这时,门开了。沈衍浑身湿透,
狼狈不堪,额角有一块明显的擦伤,手上紧紧攥着一个被雨水打湿但包装精致的小盒子。
他为了赶时间多送几单,雨大路滑,摔了一跤。“青青,生日快乐,我…”他挤出笑容,
想把礼物递给她。林青看着他这副样子,先是一惊,随即一股怒火和失望猛地窜上来。
她想象中的生日惊喜绝不是这样的!他所谓的“加班”就是去把自己搞得这么狼狈?
这伤是怎么回事?打架了?还是又去干什么不着调的事了?“你去哪儿了?
这就是你说的加班?”林青的声音带着颤抖和质问,“沈衍,你能不能有点正形?
我们日子都过成什么样了,你还…你还…”她看着他手里的礼物盒子,觉得无比刺眼,
像是某种无能的证明。沈衍愣在原地,一腔热情被泼了盆冰水。
伤口的疼痛和她的误解让他也来了脾气:“我怎么了?我想给你买生日礼物有错吗?
”“生日礼物?用你这种样子换来的礼物?”林青口不择言,“沈衍,我要的不是礼物!
我要的是安全感!是看得见的未来!你懂不懂啊!”她指着他的伤口,“你看看你自己,
除了让我担心、让我丢脸,还能给我什么?”“丢脸?”沈衍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雨水顺着他僵硬的脸颊滑落,“原来跟我在一起,让你觉得丢脸了。”那盒精心准备的礼物,
在他手里变得沉重而可笑。他没有再解释,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
那眼神里充满了受伤、失望和一种林青当时无法理解的复杂情绪。他把礼物轻轻放在桌上,
转身走进了浴室。门外,林青看着那个盒子,眼泪终于决堤。她不是不心疼他,
只是巨大的压力和对未来恐慌,让她失控了。那一夜,两人隔着一堵墙,各自无眠。
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沉默和心碎的声音。裂痕,已经深得难以弥合。
第九章 最后一次争吵雨夜之后,两人之间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冰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