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术觉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她的手依旧按在太阳穴上,指尖微微颤抖。

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一缕檀木的香气渗进鼻息,叫人心底莫名发冷。

苏浅清轻启双唇,却发觉声音像是被厚重的棉絮围住,发不出来。

耳边萦绕着自己的呼吸声,缓慢、急促,循环往复。

忽然,一道带着三分急切的女声闯了进来:“姑娘,可好些了吗?

水,莫要凉了。”

刚才那丫鬟明明轻声细语,这回却仿佛在她脑海里骤然放大。

她下意识抬头去看,只见那名名叫萧明瑜的丫鬟站在窗前,面带忧色,双手合拢,半蹲半立。

然而,萧明瑜的口唇尚未启,她却赫然听到一声清晰无比的心音:“老天保佑,姑娘可千万别再闹出什么事来,否则我又要挨嬷嬷责骂了……”骤然之间,苏浅清像被疾风扯进深渊。

心脏猛地收紧。

她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药香、斑驳的床榻、木门虚掩的缝隙——所有细节都被放大。

与此同时,头脑深处那股难以名状的震荡席卷而来,掀开了某道隐秘的闸门。

“怎么回事?”

她在心里喊,但嗓音被无形屏障压制。

“小心些,明天还要打扫西偏院——”心声再次从萧明瑜的方向传来,带着焦虑、期待、困惑,细腻如针尖。

那不是口中所言,而是活生生的内心思绪。

苏浅清瞳孔微缩,呼吸顿住,几乎不敢相信。

难道……我真的能听见她们心里的声音?

“姑娘……?”

萧明瑜终于出声,语调里夹了几分小心翼翼,伸手递上一碗清汤。

苏浅清缓慢伸手接过碗,手背的青筋暴露,指尖却坚决利落。

她极力收敛情绪,看向萧明瑜的面容。

“多谢。”

她努力让自己的嗓音平稳。

“姑娘。”

萧明瑜眨了下眼,又低低地道,“奴婢这就去唤陈大夫。”

语音未落,苏浅清脑中赫然浮起另一道心声:“陈大夫最爱拖时,愿他今早早些到,省得府里责罚……”苏浅清的指尖在瓷碗边沿轻敲。

清汤的热气慢慢升腾,似乎能抚平她心头的惊惧。

理智在一点点占据上风,她压下本能的排斥,逼迫自己冷静分析。

她是心理学博士,深知幻听、精神压力能带来种种错觉。

但此刻,这些杂乱的心声,分明并非她个人的臆想。

它们充满生活琐律,有未宣之言、有真实欲望,全无修饰。

她闭上眼,深呼吸。

用学术的冷静,为自己的混乱带去分辨。

如果假设自己获得了某种“读取他人心声”的能力,只在和对方注意力发生交集、彼此情绪联系紧密时才会产生共鸣。

这种心音无迹可寻,如同脑电波的信号,擦过她的脑海,被她意外捕捉。

“姑娘喝完罢,奴婢去准备晚膳。”

萧明瑜低头,身影显得格外瘦削。

苏浅清这才发现,对方的神色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

她微一点头,顺势说道:“傍晚你且带些热汤过来,天凉,别让自己着了凉气。”

她话音刚落,脑中闪现出一道温柔献上的心语:“姑娘竟记里奴婢冷暖?

这般不同于旧日,莫非真病着了心性?”

温热的东西从心底泛起。

苏浅清不由一笑,第一次感受到这异世里微妙的人情温度。

床褥上铺着精致的竹席。

她指尖摩挲纹路,尝试让思绪归于理性,顺藤摸瓜地捋清局势:自己“醒来”才不过半日,身处权贵之家,身份未明;大病初愈,旁观者对她都带着试探与顾忌。

若这一切是考验,读心术则像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

她抬头。

窗外的院落传来几声鸟鸣,仿佛昭示着世事如常。

片刻后,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是管事嬷嬷带着两个侍女进来。

对方站定,慢条斯理地行礼,“小主今日怎么起得这般晚?

下回只怕老爷要责罚了。”

嬷嬷脸上笑意平和,眼底却藏着审视。

侍女侧首递茶,身影犹豫,似有话难言。

就在侍女端茶行礼的瞬间,苏浅清脑中“听见”了两声心音:“烦人的事,一会若传到夫人耳朵里,不知怎生责罚我等……今日要小心那位新来的侧夫人,一会有好戏看了——”那一刻,苏浅清的背脊挺首,仿佛披上寒霜。

“嬷嬷言重了,浅清初病,偶感乏力,未能按时起身,还请见谅。”

她不动声色地说。

嬷嬷面上笑容未改,唇角微扬:“小主勿忧,府里最重规矩,身子要紧。

只望小主将养好身子,别叫我们为难。”

苏浅清点头,目光沉静。

侍女们收拾妥当,陆续退下。

萧明瑜悄悄在门边等候,显然有话想说。

她欲言又止,终于低声问道:“姑娘,可要将今日药方加些参片?

陈大夫昨日留话,说姑娘伤寒未清。”

一边说话,一边思绪翻腾。

心声愈发清晰:“是不是主子受打击傻掉了……可别传出去,惹夫人注意……”苏浅清嘴角微动,点了点头,平静道:“按旧方便可,我身子有自知,旁人莫忧。”

这一刻,她内心波澜己平缓许多。

萧明瑜目光里闪烁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意,像是小心维护着什么隐秘的希望。

这情感并未从唇齿间流露出来,却被苏浅清洞悉无遗。

她起身走至窗前,望着院落里初秋的树影。

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都分外分明,空气中蕴藏着属于古代时空的静谧与意义。

脑中悄然回响着此前侍女的心声。

新来的侧夫人、夫人的威严、府中种种暗流——她清楚,自己己卷入一场全新的权谋漩涡。

读心术不是盔甲,也不是枷锁,而是一道新生的裂隙,令她可以窥见人心背后的真实。

她回想着现代学问——心理共情、境遇适应、社会观察——它们在这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百倍。

只是,此刻她身处棋局之中,必须以常人之姿,化外力为己用。

忽而,大门外传来低低的吵闹和短暂的停歇。

好似有贵客到访。

她正要转身,便瞥见萧明瑜快步而去,门外走进一名年轻男子——面目俊朗,衣袖宽大,但眉宇间满是倦意。

他步履干练,神情疏离。

“敢问,是苏浅清姑娘?”

男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质疑的清冷力量。

苏浅清心头微震,脑中几乎在男子现身那刻,便捕捉到一道一闪而过的心语:“这等姿色,倒有几分特别处,父亲说她尚可用……外来女子,该慎重对待。”

她讶然,面上不动声色,稳稳行礼:“小女子正是。”

男子神色微动,目光扫过她,顿了一息,道:“府里听闻姑娘起身,谢殷寒殿下有意问询。

还请姑娘随我前往内厅,莫使殿下久候。”

一听谢殷寒之名,苏浅清胸腔骤然一紧。

意识到即将面对王朝未来储君,她不敢有半分大意。

对方心声虽晦涩,但依稀捕捉到一丝警觉与疑虑,像是一只冷眼旁观的夜鸦。

她点头应下,回望寝室片刻,又回头望向明暗交错的院落。

身后,一道道心声如潮水涌来,有压抑,有打量,有敬畏,有恐惧。

她心如镜面,波澜微微,但不再慌乱。

一只脚步己跨出旧日季节,纷杂人心与权力漩涡扑面而来。

她明白,这异世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在她耳畔击响。

房门微阖,冷光洒落在她干净平静的侧脸边缘。

她深吸口气,步入前院,迎向命运未知的下一场对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