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瓷叹》与第一缕微光
红姐原本疲惫而涣散的眼神,瞬间聚焦。
王莽张大了嘴,忘了合上。
连一首低垂着眼的苏芷,也猛地抬起头,清冷的目光中充满了惊异。
这旋律…好奇特!
既不是传统的五声音阶雅乐,也不是时下流行的慷慨战歌或甜腻小调。
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现代感,却又蕴含着浓浓的东方韵味,宁静而深远。
林凡开口,他借用了原主的嗓音,却注入了一丝前世的理解和情感,略带沙哑,反而更添几分味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没有高亢的嘶吼,没有复杂的技巧,只有一种娓娓道来的画面感。
仿佛透过歌声,能看到工匠在描绘青花,能看到窗外袅袅的炊烟,能感受到一份含蓄而执着的等待。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当最后一句歌词落下,余音随着电古筝的最后一个音符缓缓消散,练习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
落针可闻。
红姐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她几步冲到林凡面前,眼睛瞪得溜圆,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激动而颤抖得不成样子:“这…这曲子……这词……李默!
这…这是你写的?!
你什么时候……”林凡被她问得心里一咯噔,连忙低下头,模仿着原主怯懦的样子:“我…我就是…瞎琢磨的……睡不着的时候,胡乱想的……叫,叫它《青瓷叹》行吗?”
“瞎琢磨?
胡乱想?”
红姐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神锐利地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花来。
最终,她长出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好!”
她猛地转身,对王莽和苏芷说:“这首歌,在首发以前,谁也不能透露出去!”
两人下意识地点头。
然后她一把拉住林凡:“你,跟我来录音室!
王莽,去把隔音阵开到最大!
苏芷,门口守着,别让人打扰!”
所谓的录音室,其实就是旁边一个更小、更封闭的房间,里面那台老式的多轨录音灵枢是核心。
红姐熟练地启动设备,几道光束扫描过林凡和电古筝。
“李默,再弹唱一遍,就用刚才的感觉,一遍过!”
红姐的语气不容置疑,“这老家伙虽然旧,但录个demo足够了!
我们必须快!”
林凡深吸一口气,再次拨动琴弦。
这一次,在相对专业的环境下,他唱得更加投入。
红姐则在录音灵枢前飞快操作,进行简单的电平调整和降噪。
录制完毕,红姐立刻将音频文件导入她的个人灵枢终端。
“现在,最关键的一步!”
她表情严肃,飞快地打开一个官方认证的界面——“乐府司版权登记门户”。
“在这个帝国,脑子里想的曲子不值钱,在乐府司登记备案的才值钱!”
她一边说,一边将《青瓷叹》的音频文件、歌词、曲谱(她根据录音快速生成了简谱)上传,并填上了“作曲:李默,作词:李默,版权代理:星光乐坊(红姐)”等信息。
“看到了吗?
登记成功!
生成电子版权契书了!”
红姐指着屏幕上出现的一个带有复杂灵纹加密和官方电子打印的文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现在,这首歌才真正属于我们,谁也抢不走了!”
做完这一切,她才打开那个巨大的音乐流媒体平台,“韶华流声”的独立音乐人后台。
“公司的官方号粉丝太少,用我的私人号发!”
红姐解释道,“我这个号当年跟着师父跑场子时积累了些老粉,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强。”
她将录制好的《青瓷叹》(Demo版)上传,精心选择了“新国风”、“原创”、“清雅”等标签,并配上了一段文案:“星光乐坊新人李默,初心之作《青瓷叹》,敬请雅正。”
点击——发布成功!
歌曲《青瓷叹》,静静地躺在了“韶华流声”那浩如烟海的音乐库中,作者:李默。
它的命运,将关系到一间小作坊和几个年轻人的未来。
红姐瘫坐在椅子上,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喃喃道:“种子己经撒下去了,能不能发芽,能长多高,就看天意,也看它自己的造化了。”
林凡看向窗外,夜幕己然降临,远处的长安城华灯初上,古典的宫灯与现代的全息广告牌交相辉映。
他的异世界文娱人生,伴随着这首《青瓷叹》,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