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敲打着窗户,发出单调的声响。
陆铮站在简易的办公桌前,正通过电话向市局领导汇报初步情况和沈初的侧写分析。
他的目光偶尔扫过坐在角落椅子上的沈初。
她正捧着一杯不知从哪里变出来的热奶茶,小口啜饮着,长长的睫毛低垂,专注地看着摊在膝盖上的现场照片和几张打印出来的资料,仿佛刚才在雨地里啃苹果、语出惊人的不是她。
暖黄的灯光下,她沾着一点奶茶渍的嘴角显得格外…碍眼。
“…初步侧写指向医疗背景人员,我们正在围绕这个方向重点排查。”
陆铮沉声汇报,强迫自己将视线从沈初嘴角移开,“是,明白。
沈初同志的分析…很有价值,提供了关键方向。”
挂断电话,陆铮揉了揉眉心。
上级对沈初的初步判断给予了高度认可,并明确指示,此案由沈初作为专职侧写师全程协助刑侦队侦破。
他转过身,面对办公室里等待指示的几名核心队员——陈锋、法医秦漠、技术科的林薇。
沈初也放下奶茶杯,看了过来,眼神清澈。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
陆铮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沈初身上,语气公事公办,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这位是省厅借调来的犯罪侧写师,沈初。
在案件侦破期间,她将协助我们进行犯罪心理画像和行为分析。”
他顿了顿,目光在沈初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上停留了一瞬,补充道,声音低沉而清晰:“案子结束前,她归我管。”
这句话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强势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圈定意味。
他的目光扫过沈初,带着无声的警告:遵守规矩,别乱来。
沈初迎上他的目光,非但没有被他的气势吓到,反而冲他俏皮地眨了眨眼,嘴角弯起一个狡黠的弧度。
然后她转向陈锋等人,笑容明媚地挥了挥手:“大家好呀,我是沈初,接下来的日子多多关照~ 有奶茶喝就更好了!”
陈锋等人面面相觑,看看一脸冷峻的队长,又看看笑容灿烂、仿佛来春游的侧写师,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八卦光芒。
秦漠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
林薇则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陆铮无视了沈初的“奶茶宣言”和“挑衅”,沉声道:“现在,分配任务。
陈锋,带人重点排查死者林薇社会关系网中所有医疗系统从业人员,医院、诊所、药店,一个不漏!
同时,查清死者近一周的活动轨迹,常去地点,接触人员。
特别是,”他加重语气,“查一下‘仁心社区诊所’,离这三公里左右,死者案发前一天下午在它附近的便利店有过消费记录。”
“仁心诊所?”
陈锋记下,“明白!
保证查清楚!”
“林薇,”陆铮看向技术骨干,“尽快恢复死者手机通讯记录、社交软件信息,尤其是案发前后三天的异常联系、删除信息。
还有,死者生前的网络活动轨迹,重点关注医疗咨询、药品购买或相关论坛发言。”
“明白,己经在加紧处理。”
林薇简接回应。
“秦漠,尸体初步检验报告尽快给我,重点看窒息方式和是否有药物残留、针孔等异常。”
秦漠点头:“初步检验显示颈部肌肉深层出血,舌骨骨折,符合机械性窒息。
毒理和更细致的病理需要回实验室。
报告一小时后给你。”
最后,陆铮看向沈初:“沈初,你负责根据现有线索和后续发现,持续修正和深化凶手画像,提供行为分析支持。
需要什么资料,首接找林薇或者我。”
沈初咬着奶茶吸管,点了点头,眼神亮晶晶的:“没问题,陆队。
不过,”她话锋一转,晃了晃空了大半的奶茶杯,带着点小得意,“我可能需要一杯新的奶茶提神,刚才那杯快见底了,而且…凉了。”
陆铮:“……”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
这漫长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他无视沈初的要求,目光扫过众人:“行动!”
调查工作迅速铺开。
陈锋带着队员顶着风雨,驱车驶向市区,开始对各大医院、诊所和药店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时派人前往仁心诊所。
在办公室隔出的小空间里,沈初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十指如飞。
屏幕上不是血腥的现场照片,而是死者林薇生前丰富多彩的社交媒体主页。
她仔细翻看着林薇发布的每一条动态:上周五打卡了新开的网红奶茶店,配文“三分糖加波波,治愈不开心!”
;周末和闺蜜看了最新上映的爱情电影,晒了票根;抱怨过公司楼下便利店的三明治越来越难吃;转发过流浪猫救助的帖子;甚至一周前发过一条略显焦虑的状态:“最近睡眠好差,总是做噩梦,要不要去看看医生?”
沈初一边看,一边在旁边的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关键词:奶茶控(偏好三分糖加波波)、电影爱好者(偏爱爱情片和悬疑片)、通勤路线固定(公司-家两点一线,途径XX路便利店)、有爱心(关注流浪动物)、社交活跃(闺蜜圈固定)、近期睡眠问题(焦虑?
)。
她在尝试通过这些碎片,拼凑出林薇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和潜在的风险接触点。
这并非传统的刑侦手段,却是侧写师洞察人心的独特视角。
另一边,林薇的技术团队也有了进展。
她恢复了林薇手机的部分删除数据,其中包含案发前三天的一些通话记录和购物信息。
“陆队,”林薇拿着打印出来的清单走过来,“死者林薇案发前三天,曾有过一次深夜通话,时间是晚上11点45分,对方是一个未实名登记的虚拟号码,通话时长很短,只有17秒。
另外,她的电子支付记录显示,案发前一天下午4点32分,她在‘仁心社区诊所’附近的‘好邻居便利店’买过一瓶矿泉水和一包纸巾。”
“仁心诊所?”
陆铮接过清单,目光锐利,“又是它。
通话记录能追踪来源吗?”
“虚拟号,很难。
但通讯基站定位在那个时间段覆盖了诊所附近区域。”
林薇回答。
“深夜的短暂通话…买水…”陆铮沉吟。
就在这时,负责现场二次勘查的队员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证物袋,语气带着发现线索的兴奋:“陆队!
有重大发现!
在死者林薇随身携带的挎包夹层里,一个非常隐蔽的内袋,发现了这个!”
证物袋里,是一个白色的小塑料药瓶,标签上印着“氯氮平片”,是一种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强效处方药。
药瓶是空的。
“氯氮平?!”
陆铮眼神一凝,立刻接过袋子。
林薇的同事朋友以及初步调查都显示,她本人没有任何精神疾病史或服药记录,性格开朗,社交正常。
他拿起证物袋,对着灯光仔细查看药瓶标签。
上面的患者姓名部分被磨损得模糊不清,但诊所名称和医生签名处,却清晰地印着——“仁心社区诊所,张明德医生”。
又是仁心诊所!
张明德医生!
沈初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凑近陆铮身边,踮起脚尖,好奇地看向他手中的药瓶。
她身上带着淡淡的甜香,像是奶茶混合着某种清新的果味。
几缕发丝随着她的动作,不经意间拂过陆铮拿着证物袋的手臂。
那触感极其细微,却像带着微弱的电流,让陆铮的手指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
他下意识地垂眸,正好看到沈初近在咫尺的侧脸,白皙的皮肤,专注的眼神,长睫如同蝶翼般轻轻颤动。
“氯氮平…仁心诊所…张明德…”沈初低声自语,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强效镇静剂…非本人所需…”陆铮将证物袋递向她,声音低沉:“看看。”
沈初伸手去接。
她的指尖微暖,轻轻擦过陆铮递出药瓶时微凉的指尖。
那瞬间的触碰极其短暂,却带着清晰的温度差。
沈初感觉指尖传来一丝凉意,下意识地抬眼看向陆铮。
陆铮却己迅速移开了视线,仿佛刚才那刹那的接触只是错觉。
他面色沉静,目光重新落回药瓶上,语气斩钉截铁:“重点查这家‘仁心诊所’。
查张明德医生,查所有近期开具过氯氮平或其他精神类药物的记录,查诊所近三天的监控!
我要知道,这个药瓶为什么会出现在林薇的包里!
陈锋那边联系上了吗?”
“陈哥刚发消息,他们快到仁心诊所了。”
一个队员回答。
“告诉他,目标锁定仁心诊所和张明德,仔细搜查,控制相关人员,尤其是张明德!
我马上过去!”
陆铮命令道,抓起桌上的车钥匙。
沈初拿着那个小小的药瓶证物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一点微凉的触感。
她看着陆铮冷峻而专注的侧脸,又低头看了看药瓶上“仁心诊所”和“张明德”的字样,眼神若有所思。
这个看似关键的线索,真的指向了破案的曙光?
还是说,它只是引向更深、更黑暗谜团的第一块拼图?
诊所里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