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已过古稀之年,可他总念叨:“农民哪有老来闲。”
清晨五点,天还蒙蒙亮,王老汉就踏着露水出门了。
老伴总劝他歇一歇,享享清福,可他不听,七十岁的人了,依旧每日准时下田。
春天播种,他弯腰在田垄间穿梭,将一粒粒种子轻轻埋进土里;夏天除草,烈日当头,汗水湿透衣衫,他也不停歇;秋天收割,金黄的稻浪里,他挥舞着镰刀,忙碌的身影与丰收的喜悦融为一体;冬天翻土,寒风刺骨,他仍在为来年的耕种做准备。
一天夜里,儿子从城里回来看望二老。
饭桌上,儿子心疼地说:“爸,您别再这么辛苦了,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用您再下地干活。”
王老汉却笑着摇摇头:“地是咱农民的根,只要我还能动,就舍不得放下锄头。”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王老汉在田埂上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有人问他这么辛苦到底能挣多少钱,他只是憨厚地笑笑,眼神中满是对土地的眷恋。
在他心里,这片土地承载着的不只是收获的希望,更是他一生的坚守与热爱。
那年深秋,连绵的秋雨困住了王老汉下田的脚步。
他倚在门槛上,望着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锄头,心里空落落的。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声响,恍惚间,他听见了年轻时和老伴在雨中抢收稻谷的欢笑声。
雨停后的清晨,王老汉照例往田里走,却在田埂上摔了一跤。
当儿子从城里匆匆赶来时,病房里的王老汉正攥着护士递来的X光片发呆。
“爸,医生说您得好好养着。”
儿子蹲在床边,声音发闷。
王老汉摩挲着片子上模糊的影像,突然把脸别向窗外:“地还没翻完呢……”寒冬腊月,王老汉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晒太阳。
小孙子蹦蹦跳跳地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攥着张画:“爷爷,这是我画的您!”
稚嫩的笔触下,歪歪扭扭的田地里,一个戴着草帽的小人正挥舞着锄头。
王老汉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过画纸,眼角泛起了泪花。
转年开春,王老汉偷偷把锄头藏进了床底。
儿子在老屋旁开垦出半分地,带着孙子种起了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