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石牌桥的起步
赵建国利索地拉下卷帘门,发出哗啦啦的巨响,将广州潮湿闷热的夜隔绝在外。
“条件简陋了点,先将就住着,”赵建国领着林毅穿过堆满货品的狭窄过道,推开一扇木门,“后面这间我平时堆点货,里头有张钢丝床。”
房间很小,只容得下一张床和一个破旧的衣柜,角落里摞着几个纸箱,上面印着“阀门”、“水龙头”的字样。
一盏昏黄的白炽灯是唯一的光源。
“挺好,比我在重庆的宿舍宽敞。”
林毅放下帆布包,这话半是客气,半是实话。
至少这里没有指指点点的同事和冷眼相对的妻子。
赵建国嘿嘿一笑,从墙边拎起一个塑料桶,里面泡着两瓶珠江啤酒。
“来,老同学,给你接风洗尘!
顺便聊聊正事。”
他用牙咬开瓶盖,递给林毅一瓶,自己对着瓶嘴灌了一大口,畅快地哈了口气。
“说说,具体咋回事?
电话里也没细问。”
林毅握着冰凉的酒瓶,苦涩地笑了笑。
在啤酒泡沫细微的滋滋声中,他将这几个月来的委屈、背叛和不公,原原本本地道出。
张志强的刁难,小王的落井下石,刘芳的决绝,法院的传票……说到最后,声音都有些沙哑。
赵建国听着,脸色从开始的乐呵呵变得凝重,最后猛地一拍大腿,震得床板都晃了一下。
“操!
这张志强真不是个东西!
还有你那婆娘……唉!”
他骂了一句,又摇摇头,“兄弟,别怄气!
人这辈子谁不遇上几道坎?
你这坎是大了点,但碰上我了,就算到头了!”
他又灌了口酒,眼睛发亮:“知道我现在干啥不?”
林毅摇摇头。
“倒腾批文,搞点钢材、水泥,也弄点进口电器。”
赵建国压低了点声音,“从北边弄过来,或者从港口那边搞点‘水货’,转手卖给工地或者商场,中间这个数!”
他比划了一个手势,那是林毅在火车上想都不敢想的利润。
林毅听得心惊肉跳。
“这……稳妥吗?
会不会……放心!”
赵建国大手一挥,“都有门路!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你看我这店,”他指了指外面,“就是个幌子,方便谈事,也洗洗流水。
真正赚钱的不是这个。”
林毅沉默了。
赵建国说的“门路”,听起来似乎游走在灰色边缘,这和他一贯坚持的原则有些冲突。
但一想到自己的处境,那点原则似乎又变得苍白可笑。
他需要钱,迫切需要。
“可我……什么都不懂,本金也只有那一千二。”
林毅的声音干涩。
“不懂就学!
谁生下来就会?”
赵建国不以为意,“本金少不怕,先跟着***,学学怎么看货、怎么谈价、怎么搞定运输。
一开始赚点辛苦钱,攒够了本钱,我再带你玩大的!”
看到林毅眼中的犹豫,赵建国凑近了些,推心置腹地说:“老林,我知道你为人正派。
但你看,你守规矩得到了啥?
那些不守规矩的,比如张志强那号人,反而混得人模狗样!
这世道变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咱们不害人,但得想办法让自己先活滋润了,对吧?”
这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林毅心中最后的摇摆。
是啊,坚守原则换来的是一无所有,他还有什么可失去的?
“好!”
林毅猛地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决绝,“建国,我跟你干!
从零开始,我不怕吃苦!”
“这就对了!”
赵建国高兴地一拍他肩膀,“明天一早,我先带你去见个人,黄埔港那边的,搞一批‘进口’音响和录像机,你跟着学学怎么验货!”
第二天,林毅换上了自己最体面的一件的确良衬衫,跟着赵建国挤上了公交车。
广州的早晨忙碌而喧嚣,赵建国一路熟稔地跟各色人等打着招呼,吹着牛,显然在这一带混得脸熟。
见客户、验货、谈价格、安排运输……林毅像个最勤奋的学生,紧紧跟在赵建国身后,眼睛看,耳朵听,心里记。
他发现这行当水深得很,要看懂货的真伪好坏,要听懂行话黑话,要会察言观色,还要有足够的气场镇住那些滑头的中间商。
他学得很吃力,但异常专注。
多年的保安生涯让他养成了一丝不苟和谨慎细致的习惯,这种习惯意外地在验货环节派上了用场。
一次,在检查一批声称是“日本原装”的录像机时,赵建国都快拍板了,林毅却固执地多翻看了几台,指着电源接口处细微的差异和缺少的认证标志,坚持认为这批货大部分是南方小厂组装的“山寨品”。
最终核实,果然如此,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赵建国对此刮目相看:“可以啊老林!
心细!
这帮孙子越来越会糊弄了,就得有你这样的眼神!”
林毅没说话,只是擦了把汗,心里却涌起一丝久违的、被需要的价值感。
日子就在忙碌和学习中飞逝。
林毅白天跟着赵建国跑生意,晚上就睡在五金店后面的小屋里,借着昏黄的灯光翻看那本《市场营销学》,对照着白天的经历琢磨生意经。
他开始慢慢理解所谓的“门路”和“规则”,虽然内心仍有挣扎,但生存的压力和改变的渴望压倒了一切。
他挣到了第一笔“辛苦费”——一百五十块钱,这几乎是他原来当保安队长半个月的工资。
他把钱仔细收好,一部分用作生活费,更多的攒起来,目标明确——尽快还清那荒谬的三万块违约金和抚养费,然后,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本钱。
偶尔,在奔波间隙,或是在夜深人静时,他会想起儿子的小脸,心里一阵抽痛。
也会想起刘芳的决绝,五味杂陈。
但这些都化为了更强烈的动力。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赵建国接了个电话,嗯嗯啊啊了一阵,挂断后脸色有些兴奋又有些严肃。
“老林,有个大点的活儿,一批从佛山过来的建材,量不小,对方老板想面谈。
晚上约在了胜利宾馆咖啡厅。”
赵建国搓着手,“这老板听说挺有实力,但也挑剔。
你跟我一起去,见识见识,也帮我搭个话。”
胜利宾馆是广州较早的涉外宾馆之一,在当时颇为气派。
林毅看着自己洗得发白的衬衫和旧皮鞋,有些踌躇。
“怕个球!
谈生意看的是实力和诚意,不是衣服!”
赵建国浑不在意,硬拉着他去了。
晚上,胜利宾馆咖啡厅灯光柔和,播放着舒缓的轻音乐。
林毅有些不自在地跟着赵建国走进去,尽量让自己显得镇定。
对方老板还没到。
赵建国熟门熟路地点了两杯咖啡。
林毅学着赵建国的样子,笨拙地拿起小勺子搅拌着杯中褐色的液体,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入口处。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优雅西装裙、身材高挑的女子在一个秘书模样的人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她似乎正在听秘书汇报什么,微微侧着头,气质干练而出众。
林毅的目光掠过她的脸,瞬间如遭雷击,搅拌咖啡的动作猛地顿住了。
那张脸,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多了成熟与锐利,但他绝不会认错——苏晚晴。
他大学时代公认的校花,也是他曾经暗恋过却因为自卑而从未敢表白的对象。
听说她毕业后分配去了很好的单位,后来就没了音讯。
她怎么会在这里?
看这气场和打扮,绝非凡俗。
赵建国顺着林毅的目光看去,咧嘴一笑,低声道:“哦?
认识?
那位可是咱们广州商界新冒头的厉害角色,搞外贸公司的,听说背景硬得很,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好像姓苏……”林毅的心脏砰砰首跳,几乎要跳出胸腔。
他猛地低下头,下意识地不想让对方看见自己此刻的窘迫和落魄。
苏晚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这两个男人,在领位员的引导下,走向了里面的卡座。
“各位老板,久等了久等了!”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建材老板带着人到了。
赵建国立刻起身寒暄,林毅也强迫自己收回心神,深吸一口气,努力挤出一个职业化的笑容,站起身……他的新生活,似乎因为这一个意外的偶遇,即将掀开更加复杂的一页。
而那个曾经遥远如星辰的校花,如今竟也成了这商海浮沉中的一员。
(第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