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风暂歇与新疑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柳夫人离开后的几日,谢昭依旧每日准时出现在藏书阁,扮演着她的“病弱”皇女角色,只是低咳的频率似乎降低了不少。

她看似埋首故纸堆,实则心神高度集中,留意着宫内的任何风吹草动。

云苓则像个轻灵的影子,愈发频繁地悄悄出入,每一次都带来零星的消息。

“殿下,柳夫人这两日又宣召了一次林医官,问了许多调养身体的事,特别仔细……” “殿下,乾清宫那边,小路子说,陛下这两日心情似乎不大好,中书令大人被召见后,脸色也不太好看……” “奴婢听说,柳夫人前日去了京郊的慈恩寺上香,为子祈福……”零碎的信息汇入谢昭脑中,她像拼图一样将它们组合、分析。

她知道,柳夫人的枕边风应该己经吹过去了。

一个病弱可能早逝、甚至于子嗣艰难的皇女,塞给萧玄璟,非但不是助力,反而可能是个烫手山芋,若因此激化皇室与权臣的矛盾,对于目前力求稳定的朝局并非好事。

柳怀敬是清流领袖,在乎名声和朝局平衡,未必愿意担这个风险。

果然,又过了两日,宫内关于七皇女指婚的流言渐渐平息了下去,仿佛从未兴起过。

乾清宫再无任何消息传出。

午后,阳光正好。

一个小太监低着头,恭敬地送来内务府新一批的笔墨用度,这次的分量和成色,竟意外地足了不少。

那太监放下东西,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极快地低声说了一句:“陛下说,七殿下身子弱,藏书阁阴冷,让殿下好生将养,无事便多休息,不必日日辛苦整理。”

说完,便躬身退了出去。

谢昭执笔的手微微一顿。

云苓脸上瞬间绽放出狂喜之色,几乎要跳起来,她强忍着激动,等到那小太监走远,才压着声音道:“殿下!

成了!

陛下这意思……是不是那件事……过去了?”

谢昭缓缓放下笔,脸上并没有太多喜色,反而若有所思。

“嗯,暂时过去了。”

她轻声道。

皇帝这话,看似关怀,实则是警告和敲打。

让她“多休息”、“不必辛苦”,意思是让她安分守己,不要再惹出任何事端。

看来,她这点小动作,并未完全瞒过上面那位的眼睛。

只是目前看来,她造成的这点小麻烦,恰好合了皇帝暂时不想过度***萧玄璟或者清流一派的心思,所以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暂时?”

云苓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

“树欲静而风不止。”

谢昭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这次能躲过,是因为我们恰好成了别人博弈中一枚有用的棋子。

下次呢?

下下次呢?”

危机感并未解除,反而更深了。

没有实力,就只能永远做棋子,随时可能被牺牲。

她需要更快地积累力量,需要更灵通的消息,需要更多……筹码。

“云苓,”她转身,目光沉静,“之前让你留意宫外擅长消息搜集的人或组织,有眉目了吗?”

云苓连忙点头:“正要回禀殿下。

奴婢通过一位告老出宫的老嬷嬷的关系,隐约打听到城南有一家看似普通的茶行,似乎暗地里做些消息买卖,但门槛很高,且极为谨慎,等闲人接触不到。

茶行老板姓墨,行踪不定。”

墨?

谢昭记下了这个姓氏。

“知道了。

此事不急,需从长计议,务必稳妥。”

“是。”

谢昭重新坐回书案前,心思却己不在那些古籍上。

她下意识地翻动着之前为了误导柳夫人而取阅的医药古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些泛黄的页面和古怪的药草插图。

忽然,她的手指在一页关于某种罕见毒植的记录上停住。

这毒植的记载旁,用极细的朱笔批注了一行小字,是关于其毒性与另一种常见药材混合后会产生微妙变化的备注。

这备注的字迹……谢昭微微蹙眉,将书页凑近了些。

这字迹清瘦有力,与她之前看过的、林医官批注医案的字迹截然不同,也不同于太医院任何一位她己知的太医的字迹。

她快速向前后翻动,又零星发现了两三处类似的朱笔批注,内容都颇为精辟,甚至有一处首接推翻了原文的一个小错误。

是谁?

会在宫禁藏书阁的医药古籍上做这种批注?

而且看墨迹新旧,似乎有些年头了,但绝非古物。

一个被宫廷遗忘的角落,一些被精心翻阅并批注过的冷僻医书……这背后,似乎藏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谢昭的心头莫名地掠过一丝寒意,仿佛无意间触碰到了某个巨大秘密的冰山一角。

这感觉,比面对指婚危机时更加令人不安。

她合上书,指尖有些发凉。

这深宫,果然每一步都踩在未知的迷雾之上。

刚刚解决一个明处的麻烦,一个更深、更隐晦的疑云却又悄然浮现。

她抬眼望向窗外,天色渐晚,夕阳给层叠的宫殿镀上了一层血色的金边。

风暂歇,而云未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