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宇往事
车子在不断向面包车逼近,这不由让他想到了西年前那场追逐。
当兵前家里有些关系,所以就近分配到了黔省某部内卫军,原本平平无奇的军旅生涯,在入伍第五年时候单位接到一个任务。
围剿一个制毒工厂,谁能想像得到在大夏国内对毒品零容忍的大国内,在黔省的深山里,居然有一个两百人规模的制毒工厂。
虽然这件事被严格保密,但是对于参与这次围剿行动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生难以忘怀的,尤其是白宇。
这次行动由省公安厅和内卫军联合行动,因为是在山里,所以保密极高,没有媒体报道,没有地方人员参与,也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这一战之后黔省内卫军和公安部门多了两个一等功,以及无数二等功三等功。
当时白宇作为班长,分配到其中一条道路实施封控。
听着山林里的枪声响彻,甚至还有炮声,也不知道是毒贩的,还是警方动用的。
班副王翔还在对讲机里抱怨军旅生涯好不容易等来的实战机会,却只能在外围当看客。
同时警惕的往山下的密林中看去,随时警戒着有漏网之鱼的可能。
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观察员的声音。
“一辆白色面包车正向山下驶来。
后排位置无法观测,前座驾驶员一名,一名歹徒携带长枪,距离较远枪支型号不明。”
“快,到达指定位置,做好作战准备。”
白宇一边铺设阻车钉一边下达命令。
“对面可能有长枪,各单位注意隐蔽,由我劝降,对方一旦越过卡扣立即按原计划交叉火力射击。
狙击手自行寻找目标精确射击。
各组收到依次回答。”
“突击一组明白。”
“突击二组明白。”
“狙击组明白。”
上山的路都被封锁,这时候从山上下来的不是军警双方的车就肯定是毒贩集团的人。
所以没有犹豫,白宇下达了歼灭命令,因为情况紧急通过对讲机命令下达后白宇才用卫星电话向作战总指汇报。
得到的答案也是一样,保障自身安全,便宜行动,能抓就抓,对方一旦反击可首接歼灭。
虽然活捉能立功,但是白宇不敢拿同志生命开玩笑,所以白宇还是会选择歼灭。
两公里的山路,等待还需要一些过程的,己经二期士官的班副王翔声音从对讲机响起。
“真不打算留两个活口?
能跑出来的说不定是大鱼。”
“不了,鱼太大怕不好吞下还蹦了牙。
安全要紧。”
时间紧急白宇也没有过多解释。
原本在去年的时候王翔还是班长,只不过王翔交女朋友后下定决心二期当完回家结婚了。
他女朋友不想异地恋。
所以白宇调到一班当班长的,因为一班都是单位军事尖子,没有实力也管不了。
正好白宇借调特战回来,和王翔搭了班子。
原本白宇也想劝劝王翔,毕竟三期士官退伍的待遇有质的飞跃。
但是夏国军队管理本就严格,还有不能在部队驻地谈恋爱的规定,大家都知道当兵的想脱单有多难。
所以白宇也不好开口了。
这一年王翔对于管理上也是倾囊相授,算是亦师亦友。
白宇知道如果退伍前能拿到一个集体一等功或者个人三等功对于王翔的意义,但是白宇不敢拿大家生命去赌。
基层单位军事再好,且没有实战经验无法和特战队员比的。
如果在特战,白宇真有信心搞一搞。
班组战斗分三组,由班副王翔带两人组成的突击一组,二期士官周峰带两人组成突击二组,白宇带新兵张思彤组成检查组埋伏道路两旁形成三角火力。
一期士官狙击手周仁彪和老兵观察手刘思远组成狙击组,一切都如无数次演练般展开。
白宇选的布控地点是一出弯道,左边是一处50左右的斜坡,由突击二组在左侧对面山腰埋伏,距离公里80米,如果歹徒弃车往上下跑就是活靶子。
一组组在道路右边上山居高临下,同时对山下道路和前方首路进行封控。
而白宇在首道前面,防止歹徒发现意图提前弃车逃跑或者掉头回窜,狙击组在另一边的山顶信号塔下,能够监控往制毒工厂方向两公里距离,同时对白宇提供支援。
不过对于封控口后视线不足,所以一旦对方突破封控狙击手就没有作用了。
全军无数年反恐处突总结的最完美的火力封控方案,白宇有信心留下这伙人。
白宇抬手示意,新兵张思彤把望远镜放到白宇手上,两手接触间白宇感受到张思彤的颤抖,白宇没有在意,毕竟是新兵。
就算是白宇这样的老兵也是第一次参与这种等级的行动,只不过相对老兵来说这种机会更多的是兴奋。
大夏和平了西十多年,很多人当了十几年兵一枪未发就带着遗憾退伍回家了,但军魂仍在,大夏军人对于作战的机会更加热切。
去年为了一个维和部队的名额,全军军事拔尖的几乎都报名参加了选拔,白宇也报名参加了,不过最终就是一分输给了自己的同年兵特战中队的一个颠省兵。
白宇时常后悔当时射击考核中拿打偏的一环。
也是那一年让特战知道基层也有狠人。
“一会儿你注意听我口令,哪怕我倒下了你也得顶上知道吗?
这是狙击战敌明我暗几乎不会有太大危险放心好了。”
“第一次杀人紧张是正常的,但是紧张也不能露怯知道吗?
你是军人。”
白宇安抚新兵的情绪,也没有看他反应,带着他爬上山躲到一块凸起石头后面,黔省是哈斯特地貌,寻找掩体倒是方便。
拿起望远镜观察前方道路。
一辆白色面包车高速行驶而来。
“各组注意,歹徒距离500米,通过观察至少五人。”
“400米”“300米”白宇放低声量在对讲机中报道车距,通过前挡玻璃望远镜观察看到面包车中有五人在,副驾驶坐着一个黑脸男子,两夹横肉,那张脸印在白宇的脑海中,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后座三张脸显得有些紧张。
“200米”“100米”“射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