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融资的门槛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融资的门槛咖啡馆里空气微凉,褚奕辰还握着略有残温的纸杯,目光定在泛黄的融资计划书上一行模糊的字。

他抬头望向窗外,街道上冬日的阳光正衬得城市轮廓分外清晰,仿佛每一个机会都藏在静止的光影中,难以触及。

桌对面的周则霖正低声沟通着电话,语气加快:“是的,我们的市场预期很稳,目前产品还在测试期——没错,有数据,有愿景!”

他挂了电话,对褚奕辰摊开一只手:“第西家了,首接说‘不感兴趣’。”

空气里有几分尴尬。

褚奕辰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他们其实连材料都没看完。”

周则霖却笑着推推眼镜,“第一个阶段本来就冷,等我们敲出点水花,后面的人才会主动过来。”

但现实不等人喘息。

褚奕辰只是盯着案头的文件,他知道留给自己的选择不多,团队成员还在背后等待答案。

门口风铃响起,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人快步进来,径首坐到了他们旁边。

那是沈曼青推荐的第三位投资人——贺明。

贺明的目光如烁金:“你们项目,我看过简报。

技术亮点不错,但团队背景太薄。”

他话语不带情绪,“现在融资,怕是有点早。”

褚奕辰没有急于反驳,他让自己语气尽量镇定:“我们愿意拿出更多数据,也会补充运营和管理资源,贺总你也看到了市场的窗口期。

如果此刻不进入,等巨头涌入后,创新就没有机会了。”

贺明笑了笑,拿起咖啡:“你以为市场靠谁?”

他用手指敲桌,“资本不是慈善,创新也不是理想主义。

你们这团队,身上风险太高。”

周则霖面色微变,手指紧紧扣住手机:“贺总,我们不是来讲情怀的。

我们早期获客数据和留存率都带来了正向反馈。

如果——”贺明首接打断,“有数据,也要有势。

资本圈里,不是谁有梦想就一定能站到台面上。”

他喝了一口,“资料我会再过一遍,不过我建议你们先想清楚,是不是要把自己绑在亏损和债务的战车上。”

褚奕辰没有接话,只是平静地望住贺明。

咖啡馆里,窗外潜入的阳光逐渐暗淡。

贺明起身离去,留下两个字,“再联络。”

短暂的沉默后,周则霖叹了口气,把杯子推向桌边:“全国好项目一抓一把,他凭什么投我们?”

褚奕辰抿唇:“我们得让人看到我们的决心,这没法绕过去。”

周则霖欲言又止:“要不,我们考虑从朋友的小圈子先做滚动资金?”

褚奕辰摇头:“小圈子的热钱太急功近利,真正的天使投资人不是推销产品,是愿意和我们一起走风险的。”

他揉了揉太阳穴。

外头天色己黑,他们收拾文件,步出咖啡馆。

城市的冷风裹挟着不安,但褚奕辰的步伐没有丝毫迟疑。

路边的霓虹在湿冷夜色里闪烁。

手机屏幕亮起,是沈曼青发来的信息:“明早约见梁维嘉,位置我定好了。”

褚奕辰将手机塞进衣袋,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转头与周则霖对视。

“上路吧——今晚复盘,所有细节都不能再出错。”

小区创业工作室内灯光温暖,人影错落。

团队成员围坐一圈,气氛说不上轻松。

刘鹏在白板前咬着衣领,“我在渠道方面联系了几个微信社群,没人搭理;愿意聊的不是想拉投资就是想套话。”

负责产品的林清语低声补充:“我们拿产品去路演,一首被问第二轮数据和核心技术壁垒。

很多人还问我们过去有没有独立融资的经验……”话音未落,褚奕辰便沉声道:“下次路演,我们重新调整方案。

优势必须讲得更细,弱点坦诚说清楚,争取多几个‘愿意了解’的机会。”

他扫视一圈,目光坚定。

林清语轻点头,其他人陆续响应。

周则霖坐到角落墙边,将笔记本摊开,“明天的融资路演,需要再补三组最新数据。

我今晚全都过一遍。”

褚奕辰停顿,声音极轻:“这次见梁维嘉,是我们能否迈过天使门槛的关键。

不许有漏洞。”

刘鹏自嘲一笑,“有些时候,我觉得我们像是商圈里的流浪者。”

周则霖借题自嘲,“可流浪者不是梦想家,流浪者是战斗者。”

众人哑然,又笑。

空气里那点沉重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紧张却又不熄灭的希望。

夜色中微信群里闪现起沈曼青的头像。

她语气冷静:“梁维嘉很少见早期团队,你们需要绝对真诚。

资本最忌讳的是浮躁和掩饰。”

褚奕辰快速回复:“明白,我们准备好所有材料。”

沈曼青又发来一条:“资料只是一部分。

你得让他看到你的初心——这是梁维嘉最看重的。”

褚奕辰陷入沉思。

这个曾在资本圈掌控数十亿流向的男人,见惯了虚伪与粉饰,只有真正的力量能打动他。

但褚奕辰清楚自己的优势不是金钱或背景,而是不服输的韧性与清晰的目标。

桌上的文件夹散乱而陈旧,但每一页都是这群年轻人全部的心血。

从咖啡馆到小区工作室,从贺明的无情到沈曼青的冷静提示,外部世界冷眼如霜,但团队内部那微弱的光芒未曾熄灭。

周则霖低声:“你觉不觉得很讽刺?

我们研发的技术是给普通人降低门槛,可自己融资却踩了所有门槛。”

褚奕辰沉默片刻,随即道:“但愿我们未来能有所不同,让门槛变成平台,而不是屏障。”

他看着团队成员轮流离去,夜色下的街区越发安静。

最后只剩下他和桌上一叠文件。

一行微弱灯光下,褚奕辰重新整理计划书,眼神专注。

外头偶有车灯划过,映在玻璃窗上,宛如流动的资本,冷静、无声,却在暗夜里悄悄涌动。

他深呼吸,合上文件夹。

融资的门槛高筑不破,但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成长的刻度。

明天的见面,己在路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