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抓周定缘:银锭映出的初心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吉时一到,院外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是吴三省特意让人准备的,说是要讨个“响响亮亮”的彩头。

鞭炮碎屑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层红雪,伴着老桂树的甜香,把院子里的热闹劲儿又推高了几分。

丫鬟们动作麻利地把八仙桌往院中央挪了挪,红木桌腿在青石板上蹭出轻微的声响,却丝毫不影响满院人的期待。

那大红的杭绸被重新抻平,边角用铜镇纸压着,上面摆着的物件此刻在阳光下格外惹眼:吴老狗送的象牙狼毫笔斜放在描金笔洗里,笔杆泛着温润的光;解九爷的陨铁小刀摆在锦盒里,刀鞘上的水波纹隐约流转;霍仙姑的暖玉平安扣放在个小银盘里,玉色莹润,像盛着一汪春水;齐老爷子的银锁、马老板的云锦小饰件、刘老板的银镯也依次排开,唯独齐晋准备的那锭五十两纹银,被放在桌角最显眼的位置,银面锃亮,能映出周围人的笑脸。

春桃从吴二白怀里接过吴雨禾,小心地把她抱到桌前的软垫上。

那软垫是用棉花和细布做的,上面绣着小朵的桂花,正好能让小家伙坐稳。

春桃半跪着,轻轻扶着她的胳膊,声音柔得像棉花:“小姐,看看哪个喜欢,伸手抓一个好不好?”

吴雨禾刚被鞭炮声惊了一下,小眉头还微微皱着,此刻靠在软垫上,眼神慢慢清明起来。

她先是转头看向廊下,吴老狗正拿着霍仙姑带来的拨浪鼓,轻轻晃着“咚咚”响,嘴里还小声逗她:“小禾,看爷爷这儿,好玩的来咯!”

小家伙的眼睛亮了亮,小手伸了伸,像是想去够那拨浪鼓,可刚抬起胳膊,又被桌上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小脑袋转了回来,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物件。

她先看向那支象牙狼毫笔,小眼睛盯着笔杆上的竹纹看了一会儿,然后伸出小手,指尖轻轻碰了碰笔杆——冰凉的触感让她愣了一下,随即又缩回手,似乎对这硬邦邦的东西没什么兴趣。

接着,她的目光落在了陨铁小刀上,小手撑着软垫,往前挪了挪,指尖碰到刀鞘的瞬间,又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去,小眉头还皱了皱,显然不喜欢这冰凉的金属感。

霍仙姑站在旁边,看着小家伙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这丫头倒是机灵,知道挑软和的喜欢。”

她说着,指了指银盘里的暖玉平安扣,“小禾,看看这个,摸起来温温的,好看呢。”

吴雨禾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小眼睛盯着暖玉平安扣看了一会儿,还伸手碰了碰——玉的温凉让她没有立刻缩回手,可也没多停留,小脑袋又转了转,最后,目光落在了桌角那锭银子上。

就在看到银子的瞬间,小家伙的眼睛突然亮了,像黑夜里燃起的小灯,亮得惊人。

她不再犹豫,小手撑着软垫,撅着圆滚滚的***往前爬——小短腿还没完全有劲儿,爬的时候膝盖在软垫上蹭了蹭,差点绊倒自己,引得满院人都笑出了声。

吴二白和齐晋站在旁边,紧张得都想伸手扶一把,可又怕打扰了孩子,只能攥着衣角,看着她一点点往前挪。

终于爬到银子跟前,吴雨禾伸出小胖手,一把攥住了那锭五十两的纹银。

银锭冰凉的触感似乎一点没影响她,她反而攥得更紧了,小胖手指在光滑的银面上蹭来蹭去,还把银子举到眼前看,银面映出她圆乎乎的小脸,像面小镜子。

小家伙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笑了起来,口水顺着下巴滴在红绸缎上,嘴里还发出“钱…钱”的模糊音节,声音软乎乎的,像裹了层糖霜。

“哎哟!

抓着银子了!”

吴老狗第一个笑出了声,手里的拨浪鼓都忘了晃,“我们小禾是个会过日子的!

将来肯定能靠自己的本事赚钱,不受穷!”

解九爷也跟着点头,看向吴二白和齐晋的眼神里满是笑意:“二白,齐晋,这可是好兆头啊!

雨禾这丫头有眼光,将来跟我们家雨臣一起学算账,一个会赚一个会管,日子肯定过得红火!”

解雨臣站在旁边,听到父亲的话,小脸上露出了认真的表情。

他走到吴雨禾身边,看着她手里的银子,小声说:“小禾妹妹,银子要拿好,别掉了。

以后我帮你管账本,好不好?”

吴雨禾似乎听懂了,对着他眨了眨眼,还把手里的银子往他面前递了递,像是要跟他分享。

解雨臣愣了愣,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碰了碰银锭的边缘,小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霍仙姑笑着拍了拍齐晋的肩膀:“晋丫头,你看,这丫头跟你一样,不避讳谈钱,是个有底气的。

将来你教她做生意,肯定能成大器。”

齐晋看着女儿攥着银子的模样,眼眶有点发热。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娘就跟她说“钱是底气,能让你在任何时候都不委屈自己”,如今看到女儿这么喜欢银子,她突然觉得,或许这就是缘分,是齐家的血脉里那份对“踏实生活”的执念,传到了女儿身上。

她伸手擦了擦眼角,笑着说:“是啊,只要她能靠自己的本事过得开心,过得踏实,我就满足了。”

吴一穷也笑着说:“二弟,弟妹,这可是大好事!

以后我们吴家又多了个会过日子的,将来雨禾要是做生意,我还能帮着打理绸缎铺子,多好!”

吴三省更是兴奋,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算盘,递到吴雨禾面前:“小禾侄女,你看这个,算账用的!

以后三叔教你打算盘,保证你算得又快又准!”

吴雨禾看着他手里的小算盘,小眼睛里满是好奇,还伸手想去够。

吴三省连忙把算盘递到她面前,小家伙伸出手指,在算盘珠上拨了拨,珠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她立刻笑了起来,手里的银子都差点掉了。

满院的笑声、说话声、算盘的“噼里啪啦”声混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歌。

丫鬟们端着刚蒸好的桂花糕走了出来,金黄的糕体上撒着碎桂花,香气扑鼻。

张师傅亲自跟在后面,手里端着个小碟子,里面放着块切好的桂花糕,走到吴雨禾面前,笑着说:“小姐,尝尝奴才做的桂花糕,甜丝丝的,可好吃了。”

齐晋接过小碟子,用小勺挖了一点桂花糕,递到吴雨禾嘴边。

小家伙张嘴含住,眼睛立刻亮了——甜香的桂花味在嘴里散开,比她平时吃的米糊好吃多了。

她吃完还想要,小嘴巴张着,对着齐晋“啊…啊”地叫着,惹得满院人又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齐老爷子突然开口了:“晋丫头,既然雨禾抓了银子,将来要学做生意,那我这个做叔叔的,也得表示表示。”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账本,递到齐晋面前,“这是我年轻时做生意的账本,里面记着各种药材的行情、进货渠道,还有跟人打交道的门道。

将来雨禾长大了,让她看看,也算我给她的一点念想。”

齐晋接过账本,指尖碰到泛黄的纸页,心里满是感激:“谢谢叔叔,您太费心了。”

马老板也跟着说:“二白,齐晋,我那绸缎铺里,有各种布料的样本,还有做衣裳的样式图,将来雨禾要是想做衣裳生意,随时来拿,我肯定不藏私!”

刘老板也笑着说:“我那茶叶铺里,有各地的茶叶样本,还有泡茶的技巧,将来雨禾要是想做茶叶生意,我也能教她几招!”

看着各位长辈这么疼雨禾,吴二白和齐晋心里满是感动。

吴二白端起桌上的茶杯,对着满院人抱了抱拳:“各位长辈,各位朋友,今天多谢大家来参加雨禾的抓周礼,还这么疼她。

我吴二白在这里保证,将来一定好好教雨禾,让她做个踏实、有本事的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说完,他喝了杯里的茶,满院人也跟着举杯,杯子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像是在为吴雨禾的未来祝福。

吴邪和解雨臣此刻正蹲在地上,一起玩着吴邪的木陀螺。

吴邪教解雨臣怎么把陀螺转起来,解雨臣学得很认真,虽然一开始转的时候总掉,可练了几次,也能让陀螺转一会儿了。

两个小男孩笑着闹着,声音清脆,像院子里的桂花开了一样,甜到了人的心里。

齐晋抱着吴雨禾,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觉得无比踏实。

她低头看着女儿手里还攥着的银子,银面映着阳光,闪着细碎的光,像女儿眼里的星星。

她知道,从女儿抓住银子的那一刻起,这个孩子的人生,就有了不一样的方向——或许她不会像普通的大家闺秀那样,只懂琴棋书画,而是会像自己一样,靠自己的本事,在生意场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活得踏实、有底气。

吴二白走到她身边,伸手揽住她的肩膀,轻声说:“别担心,有我在,我们一起教她。”

齐晋抬头看向他,眼里满是笑意:“嗯,我们一起教她。”

阳光透过老桂树的枝叶,洒在院子里,形成细碎的光斑,落在吴雨禾的襁褓上,落在她手里的银子上,落在满院人的笑脸上。

丫鬟们还在忙着端点心、倒茶水,长辈们还在聊着天,孩子们还在笑着闹着,整个吴家大宅,都被这温馨、热闹的气氛包裹着。

吴雨禾似乎累了,攥着银子的小手慢慢松了点,小脑袋靠在齐晋的怀里,眼睛慢慢闭上了。

她的嘴角还带着笑,像是在做什么甜美的梦——或许梦里,她正拿着算盘,跟解雨臣一起算账;或许梦里,她正跟着齐晋,学着怎么辨别药材、怎么挑选布料;或许梦里,她正靠自己的本事,赚了很多很多的钱,让身边的人都过得很开心。

齐晋轻轻拍着她的背,哼起了小时候娘教她的童谣。

歌声软乎乎的,混着桂花香,飘在院子里,飘在每个人的心里。

这场抓周礼,不仅让吴雨禾“小财迷”的名声在九门里传开了,更重要的是,它像一颗种子,在吴雨禾的心里种下了“靠自己本事生活”的初心,也为她和解雨臣的缘分,写下了最温暖的开篇。

很多年后,当吴雨禾真的成为了长沙城里有名的女商人,手握账本,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的时候,她还会想起这天——想起满院的桂花香,想起长辈们的笑容,想起自己攥着银子时的开心,想起解雨臣说要帮她管账本时的认真。

那些温暖的记忆,像一束光,照亮了她的人生,让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做一个踏实、有底气的人。

而此刻,在民国十七年的这个秋天,在吴家大宅的院子里,一切都刚刚开始。

阳光正好,桂花香浓,满院的人都在为这个攥着银子的小女孩祝福,期待着她未来的人生,像这锭银子一样,明亮、踏实,闪闪发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