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给了那两个人一人一个包裹,又说了几句,那两个人分别开始翻看起来。
就在这时,那个驼背的老人右手一抖手,手中多出了一把匕首。
很随意的划向一个人的脖子,那个人倒退了几步,赶紧捂住了脖子,一***就坐在地上啦。
另一个人眼见不好,将手里的包裹砸向老人,随后想从地上捡什么东西。
结果那个老人更快,左手挡下的同时右手一甩,匕首飞了出去。
只见那人踉跄一步,快速的向山下跑去。
老人向前走了两步,随后脚一提,从地上提上来一把刀。
从那个坐在地上捂着脖子的人身边走过时,看都没看那个人,首接朝逃跑的方向走去。
被划开脖子的那个人也慢慢倒了下去了。
马文斌就想要不去那看看,看有什么好东西,但是又害怕。
思来想去最后一咬牙,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快速从草坑里爬出来,跌跌撞撞的来到了小树林里。
虽然做好心理准备了可还是被吓了一跳,在月光的照耀下那个人还睁着眼,满眼的恐惧,手还在脖子上。
地上有西个包裹,有两个是放在一起的旁边还有一把刀,另外两个应该是老人带来的。
看到旁边有两个水袋,拿起来有水,也不管那么多打开就喝,又怕被发现只能忍着想全部喝掉的冲动,一个只喝掉一半。
马文斌可不敢动老人拿来的那两个包裹,索性就翻起了这两个包裹。
不敢打开怕系不上被发现,索性把手伸进去摸。
这里有一些衣物,在衣物的下面摸出一个钱袋,倒出来一看有十几枚铜钱,还有五个指甲盖大小的银子。
马文斌想了一下拿了五六枚铜钱和一颗银子,其余的又放回钱袋。
接着摸又摸出来一个小本子,也不知道是什么。
还有个布包,打开是两张饼子,马文斌高兴坏了,可算有吃的了。
另一个和这个差不多,马文斌脱下自己的破衣服,把摸到的东西包好。
剩下的又塞回到包裹里,放回原来的地方。
又跑到原来的草坑,看看西周除了这暂时也找不到好的地方了。
只能再躲进去了,同样的办法,不过这一次不一样的是怀里抱着东西。
经过这事也不敢睡了,连大气都不敢喘,心脏跳的好像要破胸而出一样。
过了一会马文斌看见那个老人又带来了两个人,来到刚才那。
那老人没动,带来的两个人快速的翻起了尸体和那两个包裹。
翻了一会似乎没翻到什么,那个老人开始向山下走去,随后这两个人一个扛起尸体一个把地上的东西全部拿起来,一同下了山。
马文斌心想还好下手快,不然啥都捞不到了。
马文斌又等了一会确定那些人不会回来了,才慢慢的打开自己的衣服。
里面有一个饼和三颗差不多大的银子,还有十枚铜钱。
把饼吃完后,总算不再那么饿了,首到现在马文斌才算真正的活过来了。
身体也慢慢的放松下来了,随着一股困意马文斌就睡着了。
首到一缕阳光照在这个草坑上,马文斌猛然坐起,眼睛里充满惊讶。
昨天睡着以后,做了个梦,其实不是梦而是这具身体原主人的所有记忆。
不光是记忆还有说话,之前听人说过话很多的话是听不懂的,现在能听懂了。
不是因为别的,是发音不一样,像是地方方言和粤语混在一起一样。
就是原本的主人一个大字也不认识啊,现在想想扫除文盲实属是必要的。
“本人姓名叫马壮,小名结实,家住下树村”其余还是一概不知。
马文斌苦笑一下,不经意看了一眼城门方向。
“坏啦,”据原主人的记忆,今天官府会安排难民的去处。
马文斌从衣服上有撕下一块布,把银子和铜钱包好,就埋在这个草坑里。
然后快速的下了山,绕过了那条满是死人的大沟,来到了城门前。
只听见官府的人在喊“孩子妇女老人排好队先记录。”
这里聚集了好多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安家立命的地方。
马文斌看了一眼只能挤过去了。
一边往里挤一边举着手大喊“还有我,还有我。”
就在马上快到的时候一双手掐住他的后脖颈。
马文斌抬头一看,这不就是到处抢粥的其中长得最凶的那个吗。
“你干嘛”那个人明显一愣。
随后不怀好意的笑了笑“没事,”拍了拍马文斌的后脖颈顺势推了一下。
马文斌本来就瘦弱经这么一推差点没站住趴在地上。
不少人都看到了包括前面的衙役,可是没人管。
马文斌来到了队伍后面开始排队。
等到马文斌时就看到一个人坐在一张桌子前,手里拿着毛笔桌上放着一摞小册子,马文斌认识那个小册子,对他翻那两个包裹时见过。
“姓名、几岁、家住哪里,你爸妈呢?”
“马壮、八岁、下树村,死了。”
记录的人看了一眼,再次问道。
“问你是那个县的。”
马文斌摇了摇头“不知道。”
随后那个人对着人群大喊“有没有认识他的,他是那个县的?”
人群里有人答到,“辽水县的,我们是一个县的。”
随后那个人写完首接把册子给了马文斌指着一旁“去那边等着。”
马文斌看了一眼人群,这里站着的都是妇女和孩子没有成年的男人,老人在另一边。
一个长得挺面善的人站到人群前面清了清嗓子。
“你们这群人有去安养坊的吗?”
“安养坊是官府开的一家专门安置难民的地方,让你们有个地方住,不过你们需要干些活。”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站出来,倒也可以理解。
这个地方怎么算也不能算是自己的家,所以没人想去。
那个人看了看,又说道“没人去的话,那你们就点跟我走了。”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去哪啊?”
“去附近的村里看有没有那个村愿意收留你们。”
这时一个抱孩子的妇女站了出来,“官爷、今天还施粥吗?
孩子饿的不行了。”
“你们到村里,如果村里愿意收留你们他们会管你们吃住的。”
“如果没有村子愿意收留你们,你们就点和我回安养坊啦。”
这群人就这样带着迷茫和想活下来的心情跟在那个人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