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完成现场勘查后,立即分头行动。
张文和一名警员负责走访调查,林悦带着采集的样本返回法医室,其他人员则按照分工开展工作。
"先从邻居入手。
"张文翻开笔记本,上面己经画好了单元楼的结构图,"重点询问昨天下午2点到5点的情况。
每层重点走访三户,记录所有可疑细节。
"他的笔记本上,己经列出了详细的询问提纲。
2202室,独居的退休老太太刘阿姨。
"对对,我记得很清楚。
"老太太推了推眼镜,"下午两点半左右,我在做操的时候听到隔壁放音乐,是那种舒缓的钢琴曲,好像是肖邦的。
"张文眼睛一亮:"您对音乐很了解?
""我年轻时是音乐老师。
"老太太说,"那首曲子是肖邦的《夜曲》,很舒缓的曲子。
陈小姐平时很少放音乐的,我还觉得奇怪呢。
而且音量开得特别大,不像她的风格。
""音乐持续了多久?
声音是否有断断续续的情况?
"张文追问道。
"大概一个小时吧,一首很稳定的音量,后来突然就停了。
平时她回来都是轻手轻脚的,从没这么大声过。
"张文在本子上重重画了个圈:反常行为,可能是为了掩盖其他声音。
2203室,年轻夫妇。
"我老公在上班,我在家带孩子。
"年轻妈妈说,"下午西点左右确实听到水声,当时还想着这么热的天,洗澡很舒服。
"张文敏锐地抓住重点:"您说很热?
空调开着吗?
能具体描述下水声的特点吗?
""开着啊,外面那么热,不过隔壁好像没开,我经过他们家门口的时候感觉不到冷气。
水声很大,像是浴缸放水的声音,持续了挺久的。
""您平时和陈女士熟悉吗?
""不太熟,不过她这人很有规律,每天差不多时间出门上班。
最近好像经常加班,有时半夜才回来。
"张文若有所思:规律的生活突然改变,通常意味着something。
与此同时,法医室内。
林悦戴着口罩和手套,仔细检查着死者的体表特征。
她的动作干净利落,眼神专注。
死者颈部的淤青呈现出特殊的带状分布,这让她想起了某个案例。
"陈队,"她拿起电话,"我发现一个重要线索。
死者颈部的勒痕,很可能是用丝巾之类的软物造成的。
而且根据淤青的形态,施力点很特殊。
""什么意思?
"陈队问道。
"像是从后方施力,角度约45度向上,一击就能压迫颈动脉造成昏迷。
这种手法很专业,不是普通人能掌握的。
而且..."她调整显微镜,"死者指甲缝里的黑色碎屑,初步判断是某种特殊橡胶,可能来自手套。
""专业人士?
"陈队若有所思。
"对,而且死者体内的安眠药剂量很特别,刚好能造成意识模糊但不致命。
这个用量,需要专业知识。
"回到现场大楼。
张文正在调取监控记录。
大堂的摄像头清晰记录下了死者回家的画面。
下午2点27分,陈美玲独自回到小区,进入电梯。
她看起来很正常,只是走路速度似乎比平时快了些。
"等等,"张文让技术员倒回画面,放大细节,"你看她的手提包,提手上好像缠着什么。
"放大画面,一条深色丝巾随意地缠在包上。
但在之后的监控中,这条丝巾消失了。
张文立即联系林悦:"死者颈部的勒痕,能否确认是丝巾造成的?
""很可能。
"林悦迅速回应,"根据压痕特征,材质柔软,宽度在6-7厘米之间。
""调一下地下车库的监控。
"张文突然想到什么,"重点查看冷链车辆。
"画面切换到地下车库。
一辆冷链运输车在下午1点58分进入,但首到晚上7点才离开。
这个停留时间明显异常。
而且,车辆停放的位置正好是监控死角。
"查一下这辆车的来历。
"张文开始在电脑上搜索车牌信息,"还有,调取小区后门的监控,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从送货通道进出。
"与此同时,林悦完成了初步检验报告:- 死亡时间确定在下午3点到4点之间- 死者先被下安眠药,后被勒昏,最终溺亡- 体内安眠药剂量精确控制- 指甲中的黑色碎屑为特种橡胶- 皮肤表面发现微量制冷剂残留她正要整理报告,张文的电话打来了。
"林悦,你那边有发现吗?
我这里有个想法。
"张文的声音带着兴奋,"如果凶手提前在地下车库准备了冰块,利用冷链车保存,然后在作案时...""等等!
"林悦突然打断他,"你是说冰块?
这就对了!
死者体温异常,浴缸水温过低,地漏里的结晶...还有我刚发现的制冷剂残留,所有线索都指向这点!
凶手是想通过低温来干扰死亡时间的判断!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迅速理清了思路:1. 凶手有专业医学知识,能准确把控药物剂量2. 熟悉格斗技巧,掌握专业擒拿手法3. 了解法医学,知道如何干扰死亡时间判断4. 对小区环境熟悉,知道监控死角5. 有冷链车辆使用权限张文立即向陈队汇报了最新发现。
"干得不错。
"陈队说,"现在我们有了明确方向。
张文,你去查那辆冷链车的来历,重点排查医药公司和医院供应商。
林悦,你尽快完成详细检验,看看能否找到更多专业线索。
"挂掉电话,林悦看着显微镜下的证据,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虽然是第一次办案,但她和张文的配合出奇地默契。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一点点接近真相。
张文站在监控室,盯着屏幕上的画面。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照亮了他坚毅的表情。
这个案子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但他相信,和林悦的配合一定能够找出真相。
"对了,"他拿起手机,"林悦,你吃午饭了吗?
我让人带些餐点过去。
你一上午都在做检验,该休息了。
""还没呢,正忙着分析那些橡胶碎屑。
"林悦的声音透着疲惫,但依然明快。
"我记得你说过喜欢医院对面那家的三明治,要加生菜不要番茄。
"电话那头,林悦愣了一下。
她没想到张文会记得这么细节的事。
"谢谢。
"她说,声音里带着笑意,"等着你的好消息。
对了,你让人查的冷链车,最好能调到它最近一周的行驶记录。
""己经在查了。
"张文说,"你也别太累,我们一起加油。
"放下电话,两人各自忙碌起来。
案情在一步步推进,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在这些细微的关心中慢慢升温。
这是他们共同经历的第一个案子,每个线索都牵动着两颗年轻的心。
在专业与情感的双重交织中,他们正逐渐靠近真相,也在不知不觉中靠近彼此。
陈队在办公室里看着两人的报告,满意地点点头。
这两个新人不仅专业素质过硬,而且配合默契。
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