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拜入华山
岳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暗自下定决心,定不会让岳不群走上老路。
经过大半天的赶路,终于到了华山脚下,虽然说路程不远,但是为了照顾岳圭,一路上都在尽量的平稳行走,尽可能少颠簸,就是这样岳圭一路上也被颠簸的七荤八素的,说句实在话,古代马车虽然说是大户人家出行的用品,但是因为没有减震所以说体验感并不是特别好。
华山自古以来以险峻著称,正所谓,峭壁陡崖间叠翠千尺,云海翻腾,孤峰挺立,怪石嶙峋,峰峦雄伟。
华山脚下岳不群夫妇二人在付完车夫的车费后,抱着岳圭,施展轻功一步一步飘向华山狭小的栈道。
岳归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名门正派的子弟,不能在武功有成之前下山。
原来很多名门大派都是建立在名山大川上的,想要下山上山并不是那么容易。
特别是古代没有登山器械的时候,完全是凭借个人的轻功在登山,有些不会轻功的,那只能看你命够不够硬了。
当然这只是岳圭的恶意揣测。
岳不群和宁中泽夫妇二人不断的在崎岖的山路上辗转腾挪,如履平地,片刻之后终于登上华山山顶,山顶上可见一排排的房屋,可以想象当时华山鼎盛,人声鼎沸,而现在只有寥寥几个老仆。
岳不群和宁中则夫妇抱着岳圭,在华山派大门前落下。
“终于到家了,还是在家里轻松一些。”
宁中则到底还是有些少女心性,到家之后露出展颜一笑。
岳不群也终于舒展开了眉头。
岳圭好奇的从宁中则在怀中,看出了小脑袋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华山派。
气派的大殿,还有周围的建筑群。
可想而知当时华山派耗费了多大的人力和物力才在这华山顶上建了这么一大片建筑。
宁中则宠溺的摸了摸岳圭的小脑袋:“小家伙,这以后就是你的家啦。”
岳圭听闻小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以这种方法回应着宁中则。
不是他不想说话,而是现在他的年龄还太小了,实在是不能说话,一说话都是牙牙学语。
通过这几天的照料,岳圭己经和宁中则很熟悉了。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宁中则发现岳圭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大小便的时候都会提前发出声音。
主要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也不允许他。
在襁褓里大小便,种种迹象,从而导致在外人的眼里,他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孩子。
岳圭就这样在华山班住了下来,经过大半年的调养,终于把身体恢复。
在这期间,岳圭也终于学会了说话,天可怜见,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困在一个婴儿的身体里,而且不能说话是多么痛苦的事。
能够说话之后的岳圭,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当然并不是为了限制他的自由,而是因为他还是太小了,总是不太放心,能说话之后的岳圭,表现出的异常聪慧,让岳不群和宁中则夫妇给了他更大的活动空间。
作为一个穿越者,而且是一个原本世界无超自然的世界,穿越到了一个武侠世界,肯定是好奇心爆棚。
每天早晨岳圭都会前往练武场,观看岳不群夫妇二人练武,如此数年转瞬即逝。
这一天岳不群和宁中则夫妇像往常一样在习武场练武。
岳圭长成了一个六岁的小娃娃,每天风雨无阻的跟着二人看他们练武,并且会拿着个小木棒在一旁挥舞。
似模似样的比划着,一个小小的***的娃娃,拿着一根木棒当剑挥舞,真的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这天岳不群夫妇结束晨练,岳圭屁颠屁颠的捧着一个毛巾递给,岳不群和宁中则的夫妇。
“师父,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去练武呀?
我也想成为师傅这样的绝顶高手。”
岳圭一脸谄媚的说道。
讲真的,一个小孩的脸上做出这种表情真的很好玩。
岳不群也顺手捏了捏他的脸颊,宠溺的说道:“好孩子,等过完正月祭拜完祖师,我就正式收你入门,你就能习武了,以前之所以不让你习武,是因为你的身体还没有长成。
现在你己经六岁了,可以开始扎马步做一些基础的训练了。”
岳圭闻言大喜道:“谢师傅,谢师娘!”
心中暗自想到不容易啊,终于可以开始接触这个世界上面的武学了。
当然他自己也明白这是对他的一种保护,过早的接触武学会伤害他的身体。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过程中他并没有浪费,岳不群夫妇也对他进行了文学启蒙,毕竟一个文盲是成不了高手的。
特别是道家的高手,因为华山派创派祖师是郝大通,郝大通是南宋末年全真教王重阳的弟子,全真七子之一,正儿八经的根正苗红道家弟子,所修习的武功往往都需要很深的文化知识。
不然一本武功秘籍摆在你的面前都看不懂,还谈修炼成武功高手。
这不是白扯吗?
因此华山派还是比较注重文化教育的,并且岳不群本人的文学素养并不差,不然也不会博得一个君子剑的美名。
很快,新年到了,新年期间,岳不群夫妇给岳圭准备了一身新的衣服,并一起前往祭拜祖师。
半个月后,岳不群领着岳圭正式前往正气堂。
祭拜各位祖师,收岳圭入门墙。
岳圭老老实实的跪在下面,岳不群严厉的说到:“祖师在上,弟子岳不群今日收岳圭,入我华山门墙,望各位祖师共鉴之。”
随后转头,对岳圭说道:“今日你入华山门内,需时刻牢记华山七戒。”
“首戒欺师灭祖,不敬尊长。
二戒恃强欺弱,擅伤无辜。
三戒奸淫好色,调戏妇女。
西戒同门嫉妒,自相残杀。
五戒见利忘义,偷窃财物。
六戒骄傲自大,得罪同道。
七戒滥交匪类,勾结妖邪。”
“你可记住。”
岳不群一脸严肃的对岳圭说道。
岳圭此时跪在祖师牌位下,一脸严肃的对岳不群承诺到:“弟子记下了,弟子永不敢忘,一定努力练武,光大光大华山门楣。”
“好好好,快起来,孩子。”
念完华山七戒的戒律,听到岳圭的话语,岳不群脸上又是严肃,又是满脸宠溺的把他从地上扶起。
就像一个老父亲,对孩子说一些比较严肃的话题。
事实上这些年岳不群和宁中泽夫妇也确实是把他当自己的孩子抚养,要知道在古代姓氏是不可以随便赐予的,收养他时给他取名岳圭,就可以看出岳不群的心思。
“你需要时刻谨记,习武需日积月累,万不可以懈怠。”
“徒儿记下了。”
“明日你正式随我前往练武场习武。”
岳不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