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偶然间发现了爷爷埋藏在墙角的一根金条。
那根金条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爷爷并没有责备韩清明,而是不动声色地将金条挖出来,私下里找了些可靠的人帮忙变卖了。
这笔钱对于那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在众乡亲们齐心协力的帮助下,他们家在院子的一侧成功地盖起了一栋崭新的砖瓦房。
日子一天天过去,首到某一天,爷爷才将这段往事缓缓道来。
原来,韩清明的家族在解放前竟然是地主。
而且,他还有一个兄弟曾经当过一任县长。
而那根被韩清明无意间挖出来的金条,正是爷爷当年那位当县长的兄弟在逃往国外时留给他的。
爷爷讲述这些过往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他说,其实他家这个所谓的地主,并不像人们传说中的那样富甲一方。
家中虽然拥有一些土地和些许余粮,但除此之外,那些金银首饰、古董玉器之类的珍贵物品却是一件也没有。
至于每天都能吃到大鱼大肉这样的生活,更是想都别想,顶多也就只能算得上是个比普通农户稍微富裕一点的富农罢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坏事往往就出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上。
韩清明的太爷爷因为没有文化,也缺乏长远的眼光,所以在后来讲究成份划分的时候,当登记人员询问太老爷属于什么阶级时,太爷爷毫不隐瞒地将自家的实际情况如实地说了出来。
结果,对方毫不犹豫地就在登记本上写下了“地主”两个字,从此,这个家庭便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后来家里因此大会小会挨批斗,正念高中的爷爷也因此退了学,每天背语录写检讨,每天开批斗大会都戴着纸筒地主帽子弯腰谢罪,还必须是九十度,回到家里时腰都要折了,开会被打挨揍更是家常便饭。
讲到这里的时候,只见爷爷那浑浊的眼眸中闪烁着泪光,泪水不受控制地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那一道道泪痕仿佛诉说着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原来,当时爷爷之所以选择将金条藏匿起来,并不仅仅是为了日后能够换取钱财,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害怕那些金条一旦被发现,自己将会再次遭受残酷的批斗。
那种身心俱疲、生不如死的痛苦经历让爷爷至今心有余悸,他实在是被打得怕了啊!
爷爷接着说道:“咱们老韩家世代良善,从来不曾欺凌过任何人,平日里还时常慷慨解囊,救济邻里乡亲们。
然而到头来,批斗我们的却恰恰正是这些往日里受过我们恩惠的人们。
其中下手最为狠毒的,竟然是那一家曾经依靠我们韩家才得以存活下来的人家!”
说到此处,爷爷不禁重重地叹息一声,满脸的悲愤与无奈。
当有人好奇地询问起韩清明究竟是谁时,爷爷微微抬起手来,轻轻地挥了一挥,缓缓说道:“罢了罢了,那些事情都己经成为过往云烟,就让它们随风飘散吧,没必要再提起啦。”
时光荏苒,后来韩清明顺利地完成了初高中学业。
由于家中姐姐出嫁,而两位兄长在念完中学后便不再继续读书,留在家中和父母一同操持农活,家庭的经济状况也随之逐步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爷爷可是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呢,相较于其他人而言,他的眼界更为开阔,目光也更加长远。
起初,按照韩清明父母的想法,觉得孩子只要初中毕业就算不错了。
但是,在爷爷坚持不懈的极力主张之下,最终韩清明才有机会踏入大学校门。
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一天,全村都轰动了,就连乡里领导都赶来祝贺。
虽然只是一所普通大学,可在众乡亲眼里,那就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是出人头地的敲门砖。
上学走的时候,村里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众人羡慕的眼光注视下把他送出了村。
韩清明,这位刚刚从大学校门踏出的年轻人,怀揣着满心的憧憬与期待,成功地考入了邻省一家税务机关单位。
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实现了心中长久以来的愿望,从此捧起了那个令无数人羡慕不己的“铁饭碗”。
初入职场的韩清明,充满了***和干劲儿。
他深知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承载着家乡父老乡亲们殷切的期望。
因此,他总是以最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当中。
每天清晨,当城市还沉浸在宁静的梦乡时,韩清明就己经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
他先是认真仔细地清扫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将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拿起拖把,一遍又一遍地擦拭地面,首到能映出人影来。
接着,他会灌满所有的暖水瓶,确保大家一整天都有充足的热水供应。
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和细心周到,很快便赢得了办公室其他同事们的喜爱。
韩清明平时穿着十分朴素,但这丝毫无法遮掩他那出众的外表。
身高足有一米八的他,身材挺拔修长,犹如一棵茁壮成长的青松。
尽管他的脸上始终挂着农村孩子特有的纯朴和憨厚,但这反而更增添了几分亲和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尤其是当他穿上那身笔挺的制服时,更是显得英姿飒爽、气宇轩昂,仿佛人中龙凤一般引人注目。
在参加工作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韩清明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无论是处理日常事务还是应对复杂棘手的任务,他都能够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地完成。
正因如此,他不仅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更是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赏识。
不久之后,领导便将他调入了稽查大队,并委以重任,让他担任行动组组长一职。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韩清明毫不退缩,决心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原先只是普通科员的时候接触社会的时候还少,可当了组长以后,他逐渐了解了更深的东西。
领导经常安排他带队去下面现场办公,他们组一共六人,主要负责市场各商铺的纳税稽查。
韩清每次带队下去都会看到商家热情的笑脸,还有他们卑微的尊敬。
可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对方会时不时的往他包里塞些东西,每次都被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对方却像犯了错的孩子,好像不拿他们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的错,脸上充满了惊恐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