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夜宿古庙
要说朱棣下手那是非常狠辣的,战败的元兵们首接被他都剁了脑袋,堆积成一个小山,或者说是金字塔的样式,这东西的学名就叫“京观”。
这座京观一共陈列了一个多月,而且按时辰撒盐防止头颅烂掉。
最后看威慑北元余孽的效果到了之后,才胡乱掩埋掉,身子不是身子,脑袋不是脑袋的。
后来是姚广孝为镇压亡兵怨恨,水陆法事做完后,特地给他们树碑立庙,朱老西夜里才不会梦见他们。
这座庙一开始还是金碧辉煌的,后来庙里神像脸上的金箔都被村民们刮走,有娶媳妇盖房的也从庙里搬运建材,今天一块砖,明天一片瓦,所以说是年久失修,风雨飘摇。
而百福村因为太平日久,对皇家授予的“看坟”这个责任也并不上心,尤其是嘉靖年间津贴一停,更没人愿意守在这儿跟一群坟包大眼瞪小眼了。
只有村里无依无靠的人,会被打发到这儿来。
每年七月半盂兰盆节,或者冬至烧寒衣的时候,应付京城里来的太监们,说“今年并无妖魔作祟”就成,兴许这些穿大红袍,胸前绣着蟒龙斗牛的太监还能赏你仨瓜俩枣的。
二狗回村的时候,正好是本村看坟的老光棍退下了的时候。
按辈分,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光棍还得管他喊一声“叔叔”呢。
二狗就被村长催促着,来给老光棍交割任务。
这时候正是吃中午饭的时候,老光棍一个人住在大庙的厢房,每天都是自己烧火做饭吃。
这间庙尽管己经到处长茅草、门板上的红漆也都掉光了,但依旧非常气派,门前立着一块大石碑。
这石碑非常巨大,按今天的尺寸有将近4米多高。
好家伙,都超过一层楼高了。
碑上是国师姚广孝亲自题写的“敕造悯忠庙”。
“敕造”,就是说这大庙是皇上亲自下令修建的,享受中央颁给的待遇。
“悯”啊,就是“悯恤”“体谅”,“忠”呢,指的是那些忠于大元朝廷的兵丁,这是安抚怨灵的说辞。
而石碑下面的基座,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神兽,龙龟赑屃。
这个赑屃也是雕得非常大,嘴大得几乎能一口把福二狗吞下去。
福二狗推门进了庙,就在厢房外面打一声招呼,被老光棍迎请进来。
“打搅啦。”
二狗拱手说着,这个孩子的礼数非常周到。
只见厢房里有一条炕,炕上有小桌子,除此之外还有几件简陋的家具,外加大片纸钱之类的。
老光棍这时候正坐在炕头喝小酒,下酒菜是一小碟子腌萝卜,喝的是小米粥。
“二狗叔,你来啦?
坐。”
福二狗就上炕跟他寒暄几句,对方招呼他喝酒,他摆摆手说自己还小呢,还不能饮酒。
随后就让老光棍交代任务,有什么看坟经验之类的,都能指教一二。
老光棍就嘱咐了几句什么时候烧纸,遇见生人怎么盘问,看他是盗墓的还是干什么的,哪一行的人有什么特征,等等等等。
临到最后,他从炕头一口箱子里翻出一只大大的铃铛来。
老光棍把它塞进福二狗手心儿,就郑重地说:“这只紫金铃,一旦感到有妖魔邪祟靠近,它就会自己响动起来。
可是我在庙里住了这么多年,它一次也没响过,八成是唬人的。
但愿在你这也别出什么动静!”
说完,就戴上草帽,背着他的铺盖卷儿离开了他奋斗多年的大庙,还有门外的百里孤坟。
晚上,福二狗躺在炕头睡不着觉。
因为老光棍砍柴砍的很勤,所以炕就能烧的很热。
外加他在庙里的菜地上种了不少瓜果,二狗并没有饿肚子。
他现在想的是:难道我今后的日子就该一首这样吗?
活了快十五岁,不说无父无母,连一个半个的朋友都没有,唉!
思来想去地就在床上翻饼,要是有钱有势就好了。
人在找不到门路的时候,往往就会想些旁门左道的事。
二狗想有几个元宝,或者超过一吊钱的财产也行!
随后就拿起铃铛仔细看,只见这枚金色的铃铛在月光底下熠熠生辉,上面勾勒着一行看不懂的蝌蚪文。
咦?
这东西一看就是古董,要是把它卖到当铺,估计能换不少钱。
等等,当铺的那些朝奉先生们全是精细鬼、伶俐虫,看他是个小孩子,可不得随意压价?
不成不成。
想着想着,二狗的手就一哆嗦,随后一个激灵。
那感觉就跟大冬天往脑袋上浇一瓢凉水一样,不管多迷糊,这一下都要清醒起来了。
铃铛响了。
二狗一下子就从炕头跳下来。
没想到自己第一天看坟,铃铛就响了!
是他刚才嘀咕要把它卖掉,招了铃铛埋怨了吗?
“铃铛妹子,我刚说着玩呢。
我哪能卖你呢!”
福二狗赶紧两手合掌,恭恭敬敬把这只紫金铃摆到桌上,给它赔起了不是。
至于叫“铃铛妹子”,其实是他一厢情愿的说法,就跟随便捡到一只田螺,都幻想里面有田螺姑娘一样。
话音一落,铃铛居然左右摇摆起来,类似人类的“摇头”。
它在告诉二狗,根本不是因为生气,而是庙外面真有妖魔作祟。
每过一秒,铃铛震动的声音就大一点。
不等二狗穿上衣服,一股阴风就从门缝里刮进来。
你这会要是有个水银温度计,里面那根红线肯定得一降再降,温度一下子就降了七八度,首接从八月变成三冬腊月了。
可不好啦,这回是真的闹妖精啦。
随后,就听见一道非常凄惨的女人尖叫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