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柳暗花明

拜女所赐 远方晴 2024-12-27 16:54:2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李子牵上初二那年,妈妈突然病了,胸部那里了长了一个很大的瘤子,手都可以摸到,很硬。

妈妈吓坏了。

爸爸也很为难。

为难的是,一没钱,二乡医院无能为力。

爸爸借了不少钱,有一元的,也有五元的,最大的是十元。

他在家里数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带着妈妈去广州大医院看病。

一路走,一路埋怨,看你生的啥病,这钱到时你还。

妈妈无言以对,只好怼他:你个死鬼,当年不是我陪着你,现在都不知道在哪个山头喊魂了。

那时子牵家己有三个孩子,李牵是老大,老二上小学,下面还有个4岁的小妹妹,只能寄放在爷爷奶奶那里。

子牵也无心读书了,成绩一下垮了。

期中考试有几科居然不及格。

半个月后,爸爸带着妈妈回来了,长吁短叹的。

妈妈完全像变了一个人,那么健康美丽的农家女子,一下憔悴得快不行了。

广州医生说妈妈患的是癌症,很难好了,只带了一袋子药回家。

妈妈吃了这些药,根本不见好转,眼见就要不行了。

天无绝人之路。

妈妈生病的消息传到了舅舅那里,那时舅舅己经不是领导了,犯了错误,成了普通的工人。

但舅舅曾经帮过很多人,人脉还在。

他很疼这个小妹,是同一个父亲一个母亲生的。

别误会,舅舅家兄弟姐妹多,有的确实是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

舅舅赶紧把妈妈接到了他所在的城市,他绝不相信自己的妹妹就这样没了。

然后到了一个很有名的部队医院,还碰到一个好医生,医术超高。

当即安排母亲做手术,开胸,切瘤。

切片检查,居然是良性。

完全推翻了广州医生的恶性肿瘤结论。

这下,一家人都好开心的。

这一家人挺善良,也没有想要去广州讨啥说法。

那个年代,社会很和谐,没有医闹,没有赔偿,理解万岁。

只要人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尤其是舅舅,他天天到医院给妈妈送饭送菜,还都是荤素搭配,极有营养,比如老母鸡汤,比如鲫鱼汤。

后来妈妈告诉子牵说,长大了一定要对舅舅好,那是真正的亲人。

每次舅舅给妈妈送汤后,都逼着妈妈吃,不能浪费,妈妈实在吃不下了,舅舅转身把剩下的汤都要喝掉。

妈妈看了默默流泪。

那个时候,舅舅家养了三个女儿,经济状况也不好,他被打倒下台以后受了不少苦。

为了给子牵妈妈治病,这个舅舅也是倾其所有。

兄妹深情可撼天地。

一个月后,舅舅把子牵妈妈送回老家,千叮咛万嘱咐的走了。

妈妈病好了,前胸后背各留下一道长长疤痕。

丑就丑一点吧,毕竟命保住了。

自此,妈妈也不敢拼命干活了。

而爸爸则回公社继续上班,现在他的工资不可能自己一个人花了,毕竟欠下的债没有十年八年是还不清的。

那个年代的几千块,相当于现在几十万了。

为了还债,爸爸还做起了生意,在周边附近村子收百合,一连收了好几车。

准备拉到舅舅所在的城市卖给某药材公司,赚个差价。

拉不到劳力,爸爸居然把妈妈,子牵,还有子牵弟弟都喊起来,每人押一个大卡车。

浩浩荡荡卖百合。

那时候的公路都是吵石路,卡车要跑十多个小时,天蒙蒙亮出发,到那天黑了,收货的工人都下班了。

一家人只能坐车里过夜。

又冷又饿,子牵和弟弟好后悔来这一趟。

妈妈拖着虚弱的身子,给兄弟俩买了一袋饼干,填充肚子。

那一趟远行,子牵现在想起都心惊不己。

那时,天下尚不太平,时不时就有打劫的传闻。

他好怕要是有了强盗怎么办,就算人没事,如果货没了,那爸爸不是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第二天,卖货时,爸爸还跟收货的吵起来,那边说货不行,要么折价卖,要么拖回去。

这怎么拖的回去啊,来来***只怕运费都对付不了。

最终,爸爸还是咬牙卖了。

卖了就算了,钱还拿不到,只收到一张白条,说三个月后去结算。

书生爸爸彻底无语了。

只好带着一家人灰溜溜的回老家。

后来,还是妈妈托舅舅找人,去讨回那点可怜的货钱。

这一趟,爸爸不但没赚到钱,还赔了一笔运费。

自此,爸爸就熄了作生意的念头。

他就不是这块料。

老老实实上班,精打细算的还账吧。

一年到头,除了还债,家里就没余钱。

有一次,子牵偷拿爸爸五毛钱,也不记得想去买什么了,爸爸发现了,把子牵按在门前的水沟里,差点把子牵淹死。

那个时候,爸爸妈妈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见生计之多艰。

多年之后,李子牵千金散尽风轻云淡,每每想起当年那一毛钱,都心酸不己。

太穷了。

李子牵每周一次往学校担米担菜,步行十几公里,所谓的菜就是一瓶子咸菜,都是妈妈精心准备的,比如萝卜干,茄子扎,酸豆角。

一瓶就要管一个礼拜,有时晚自习后实在饿,忍不住就着凉水吃咸菜。

到后半周没菜下饭了,李子牵就只好吃干拌饭,就是把开水倒进菜瓶,涮一涮再掺进饭里。

子牵还记得,因为没有菜,还多次用白糖下饭,用猪油下饭。

尤其猪油拌在饭里,那香味,至今仍馋。

食品短缺的年代,有饱饭就幸福。

最馋的是水果糖,还有花片和花根。

这些可是过年才有机会一尝。

有一次,子牵太想吃了,居然与同学打赌,愿意免费吃完1斤水果糖,嗄崩脆的那种。

他居然赢了,非常开心。

殊不知,这种没有节制的暴饮暴食终有让他自食其果的那一天。

就像没有节制的欲望,岂有善终?!

家里的外债一天天见少,妈妈脸上也慢慢有了笑容。

然而让子牵最担心的事也来了。

有一天周末,李牵回家经过爸爸单位,发现爸爸变得有些奇怪。

他带着子牵去一个女同事家里吃饭。

几个美女阿姨看起来跟爸爸关系非常好,都是哥啊妹的称呼。

爸爸说他们是结拜的兄妹。

期间,有一个阿姨,在吃饭时,还在桌子底下捏爸爸的手,子牵感觉非常不适。

原来,妈妈手术之后,身子就不那么好看了,而且她也没多少夫妻方面的欲念。

爸爸正是精力充沛,哪能忍住人性本能,就和一个阿姨走的很近了。

子牵感知原由,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

而且在他小小年纪的内心,居然不是很排斥,那个阿姨确实年轻貌美。

多年以后,子牵有些羡慕父亲的桃花运。

这是不是一种病态呢?

妈妈也渐渐察觉到了异样,她心里很痛苦,但一样无能为力。

爸爸恢复公职以后,在家里地位连升三级,脾气也变得很大。

有一次还动手打妈妈,打得妈妈往山上跑,后来还是小姑劝回来的。

妈妈对子牵说,妈妈告诉你一句话,什么叫野鸡打得满山飞,家鸡打得团团转,说的就是我,你爸太狠心了。

他就是想把我打走,好把外面的狐狸精带回来。

你们兄弟愿意吗?

子牵心里当然不愿意。

子牵决定找爸爸谈一谈,他红着眼眶对爸爸说:“妈刚从鬼门关回来,你怎么能这么对她?

当初你借钱带妈看病的时候,难道那些感情都是假的吗?”

爸爸面露愧疚之色,却并没有下定决心和外面的女人断绝关系。

终于在暑假的时候,事情闹大了。

那天,子牵躺在爸爸单位宿舍唯一的那张床上,一动不动。

而爸爸和妈妈,还有另外一个阿姨,以及阿姨的男人,都挤在这几平米的小房里,各自诉说着什么。

应该是阿姨的男人找麻烦来了。

子牵内心很惶恐,感觉如天塌下来一样,不知何去何从。

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这个家还会不会存在。

他最害怕的就是那个男的会不会持凶伤人。

他害怕极了。

至今日,他都不明白,父母为什么当着他的面讨论这样的荒唐事。

所以,大凡有不轨念头的男人女人,还是多想想孩子,天下没有哪个孩子是希望父母离婚的,也没有孩子心甘情愿跟着后爸后妈生活的。

在他们稚嫩的心田,父母安好就是幸福,父母分离就是灾难。

后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个阿姨和男人居然没事一样走了。

爸爸一边送客,一边说,以后都是朋友,相互关照。

还给了男人一包几毛钱的烟。

那男人还回一句,都是误会,大哥没事去家里坐。

多年以后,妈妈告诉子牵,那个女人很不要脸,怎么也不承认跟爸爸有私情,还***的让你爸爸去给她打饭,说她饿了,还说啥身正不怕影子跟。

李子牵心想,幸好那阿姨没有认,不然也许大概家都散了。

经过这些事以后,子牵一夜成人。

回到学校,他戒掉了最爱的乒乓球,还有心爱的课外书。

他要靠读书改变命运,改变这个家的境况。

他觉得,靠爸爸肯定靠不住,他要做家里的顶梁柱。

当时,子牵有些厌学,他上课就看小说,下课就去打球,球持非凡,还得了全校冠军。

他的成绩掉到了中下,再不努力可能就无法升学,无法跳出农门了。

穷人孩子早当家。

李子牵到初三的时候,莫名的就成了自律的孩子。

他特意与成绩最好的同学成了好朋友,抓紧每分每秒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由于他记忆力好,背东西快,除了理化和英语,其他功课不在话下。

很快就到了中考,幸运的是,中考居然不考理化和英语。

在选拔中专招考的成绩榜上,李子牵居然挤进了前十。

那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也是年代的特色,每个学校只有前十名的学生才可以报考中专,其他的只能上高中,考大学。

就是说,成绩好的上中专,成绩不好的上大学。

有意思不?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放弃上中专的机会,但在农村没有孩子会这样选择,家长也不会允许。

只要中考上榜,妥妥的就吃商品粮了,一毕业就是国家干部(那时正式分配的教师都是干部编制)。

简首就是鲤鱼跳龙门,光宗耀祖。

没有意外。

中考过后,子牵如期拿到了兴城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全校100名应届学生,考上中专的只有6人。

其他的同学只能考高中,考不上就回老家务农,考上也还要苦读三年再考大学。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特色,你即使有本事考上大学毕业工作之后,以后的发展不一定比得过那些提前三年毕业的中专生。

李子牵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一下子,全村沸腾了。

这意味着三年之后,李子牵就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了。

村里人都说,这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只会打洞。

反正就是特风光,特激动人心。

虽然没有办酒,但乡里乡亲都上门来,有的拿几个蛋,说给孩子补身体。

有的称几斤红糖,说给孩子补血。

场面甚是动人。

还有一个村干部也来了。

看到这个人,子牵就有点恨。

那年,李子牵不懂事,上后山去捡柴,不小心把村里的大笋挖回来了,正好给此人看到,立马以偷竹的罪名,扣了子牵妈妈半个月的工分。

妈妈气坏了,把气都撒在子牵身上,当即回家,拿起扁担朝着子牵狠打。

那是真打啊,打得李子牵血流不止。

打完以后,妈妈又抱着子牵哭,哭了个昏天黑地。

孩子是真的不知道那东西不能挖的,那是公家的。

子牵还记得两天后,妈妈还是把那个大笋煮烂,像整荤菜一样给全家吃了,一家人吃得可香了。

子牵慢慢忘记了身上的痛。

但子牵毕竟是聪明的孩子。

他把恨放在了心上。

好男儿胸怀天下,终有一天让你们看看老子会是多么牛逼。

挥别少年的愁,李子牵带着妈妈给的十块钱,带着那床跟了他三年的旧棉被,来到了兴城。

这里有他的青春,有他的梦想,也有那莫名悸动的早恋。

但是差点出了岔子。

在体检的时候,李子牵被查出肝肿大,医生建议退学……人生真是处处有意外。

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平凡人家,不信你回顾一下自身,是不是也趟过很多坎坷,流过很多委屈的泪。

每一次你觉得过不去了,但咬咬牙柳暗花明又一村。

欲知李子牵命运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