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峰回路转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穆云麻利的将几条鱼开膛破肚,生好火,让锅控干水汽,将鱼放入锅内稍微煎制一番,没有油鱼毫无疑问的粘锅了。

穆云忙加了几碗水进去,这年头粮都没有了,更别说什么调料了。

在一旁的破碗柜里,找到了小半碗粗盐,还是那便宜爹穆立民刚到村里,捉了只野鸡拿到镇上去换的。

想起院子前似乎有几株野生薄荷,便让青阳看着火,揪了两把叶子洗干净一起丢进锅里。

“阿姐,好香啊!”

穆云看着忍不住吞口水的青阳,笑着把处理好的河虾也放进锅里。

虾肉没几秒钟,便呈现出独有的鲜红色。

见虾肉熟透了,穆云拿出一只碗,把虾肉装了起来又加了些汤,放到一旁的小板凳上。

“乖,我们青阳先吃。”

“青阳不饿,阿姐吃!”

青阳虽然馋的慌,但坚定的摇摇头表示不饿,如果不是肚子里那一串咕噜声,穆云都该信了。

姐弟二人,将鱼汤吃了个干净,穆云收拾好,便拿着竹篮子,来到隔壁张婶子家的院子前。

“小柱子,你阿娘在家吗?”

“云姐姐,我阿娘在家呢!”

小柱子抬头一看是穆云,忙丢下石子来开院门。

随即又对着屋里道:“阿娘,有人找!”

正在灶房里洗碗的张婶子,听着声儿一边往外走一边应道:“诶,谁呀?”

“哎,是云丫头啊,快进来,找婶子啥事,是不是那人头税?”

“不是人头税的事,婶子,您下午出门吗?

我想去山脚挖些野菜,能让青阳跟小柱子玩会吗?”

穆云道明来意。

“哎呦,这有啥!

来青阳跟你柱子哥玩儿。”

张婶子还没说完,青阳忙拉着穆云的手道:“阿姐,我也去!”

穆云揉了揉他的头笑道:“今天你先乖乖在家,阿姐下次再带你去。”

见青阳垂下头同意了,穆云忙对着张婶子道:“婶子,麻烦您了,我天黑之前就回来。”

“你这丫头,对了你去那后山,可别往深处走,咱们这山上可是有狼娃子的!”

“好,我省得了。”

穆云拿着竹篮还有借来的镰刀,来到后山外围处,这初夏的天,前世早就过了吃野菜的时节。

但眼下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众人哪里管得了那些,外围处能吃的基本都挖光了。

穆云在外围转了半天,也只挖到了些车前草,按理说这蜀州若与前世川渝地貌类似,那前世那些山珍定不会少。

看了看天色还早,时间足够她进上一趟,想到丛林内蛇虫鼠蚁甚多,又用剃了根黄荆棍拿在手上,一路走一路敲敲草丛。

穆云朝着山里走了差不多一刻钟,周围的空气开始越来越湿润,温度明显比山脚低了几分。

阳光透过树梢撒到地上,这一路收获倒算是颇丰,挖到了不少明沙参。

穆云穿越前有个好友,祖上五代都是中医,二人有时间便会去深山徒步。

她是为了徒步,好友是为了采药,跟着好友耳濡目染,虽算不得精通医理,但中药识得不少。

明党参又叫土人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来煲鸡汤再好不过,但今天她不是奔着明党参来的,她要找的是另外一种东西,银耳!

这东西在古代没有人会培育,野生的极为稀少,一度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

现代两三块钱一大朵的东西,根据原身的记忆,在这古代小小一朵便要好几两银子。

穆云耐着性子在林子里,兜兜转转找了半个时辰,树木越来越茂密,不少树干上还长满了青苔。

半个时辰下来,木耳倒是找到了不少,但银耳生长条件极为苛刻,今日怕是只能到此了。

看看篮子里的两三斤明党参,跟一堆木耳,倒也不算毫无所获。

出来快一个时辰了,收拾好东西穆云便准备往回走,刚一转身便看到一只野鸡,正慢悠悠的觅食。

许是这山里极少有人进来,这野鸡看到穆云的瞬间,呆愣了片刻。

她呲溜了一下口水,此刻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党参炖鸡!

放下篮子就要上前,野鸡似乎也反应了过来,挥着翅膀慌不择路的一通乱窜。

但是人一激动,就容易忘了自己几斤几两,跟着野鸡上窜下跳了几个回合后,穆云眼睁睁的看着野鸡飞走了。

看来老天爷今天是不想让她吃肉啊!

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身刚准备往回走取篮子。

抬眼间不由瞪大了双眼!

只见身后的一棵腐木上,正矗立着两朵成人巴掌的紫灵芝,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异常耀眼。

穆云心脏突突首跳,下意识在大腿上掐了一把。

“嘶!!!”

下手太重了,疼得她倒抽一口凉气。

穆云拍了拍自己激动的小心脏后,上前小心翼翼将其中一朵,用镰刀将齐根割断,留了一截柄蒂。

好友曾说这样让剪口愈合,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原来的柄蒂还会长出新的灵芝。

另外一只品相好的,穆云则将其连根拔起,如果记得没错,这些名贵中药,最是讲究一个品相。

穆云将篮子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把灵芝放到了最下面,又用木耳跟明党参放了进去,最后面上盖上了车前草才下了山。

来到张婶子的院前时,青阳跟小柱子正坐在阶院的台阶上。

见穆云回来,一脸欣喜道:“阿姐!”

张婶子听到动静,也从屋内走了出来,开口询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

你这丫头再不回来,我就要让你栓子叔去后山找你去了。”

“婶子,让您担心了,这是木耳,给它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凉拌或者首接炒熟就能吃。”

说着翻开车前草,将木耳拿了一半儿出来,放到一旁的木盆里。

张婶子一脸震惊道:“这木菌子能吃?

哎呦,我知道哪儿有,明儿个我去摘,这些你快带回家自己吃。”

“婶子,哪有拿出来还往回拿的道理,好吃咱明儿再去摘!”

“哎哟,好好好,那婶子就不客气了。”

张婶子满意的收下了,打算今晚就做了来尝尝。

穆云想了想又问道:“婶子咱村儿去县城里有多远?”

“我们离抚州县城得有六十里路,便是有马车也得两个时辰呐。”

张婶子顿了顿又问:“云丫头,你要是想给你爹捎信呀,不用去县城咱永安镇就有驿站,入城还得两个铜板的入城费呐!”

穆云倒是没想到,这古代入城果真要交钱。

见张婶子想歪了,忙开口道:“婶子,不是给我爹捎信,进山的时候,看到不少药材,我想去趟县城,看看药铺收不收,要是能收,青阳的人头税就要着落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