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家的二公子据说在追寡妇啦第3章 三弟,犯法的事不可做在线免费阅读
因勇昌侯这一支脉人丁不旺,两个庶子女打小起也都是按着嫡子的态度去养的,倒也没有什么狗血似的嫡庶之争纠纷。
弟兄们几个平日里也算恭亲友弟,算是白知臣少有的安慰。
他在外头常年戍边,顾不上家里头。
若是家里女人们又一天到晚争个你死我活,家无宁日的,他戍起边来也没个安心。
此时,穿了一身碧绿碧绿的白甯善正迎门一脚跨进正厅……
也立即感受到早已落座饭桌前的所有白家人,目光齐齐都落在了他身上。
“……”
虽然场合不对,白甯善薄薄的唇角还是忍不住向上微勾了下。
他一向很享受这种被人瞩目的目光。
就如同他年纪轻轻就考上了三甲末等,荣登第一百九十八名新科进士。
是个优秀的人儿。
不免地人又在门口多站了几秒……
直待他爹白知臣那刚舒展没多久的眉头,又开始慢慢皱成了个“川”字时。
白甯善这才依依不舍地,把自己那还卡在门外的另一只脚,给慢慢跨了进去。
……
他手里还拿着一叠新鲜出炉的“供词”,但没打算给旁人看……
长相上,白甯善是随生母陆氏的,没有遗传到父亲白知臣的面容刚毅。肤色偏白,却不是老二的唇红齿白,而是天生冷白皮色。
性子,自然也随着他的衣品一样,很是傲气。
“爹。”
叫一声算是应付。
“嗯,府学那边的消息如何。”
白知臣问。
回来时他就听府里唯一还算冷静,没跟着一起哭哭啼啼的大儿媳风蒹葭说,老三去了府学打探消息。
不知带回来有用的信息没。
一旁祖母包氏、侯夫人陆氏、生母边氏,幺妹芷棠也都急急把目光落向白甯善。
“听说是谋家和戴家几个小子先起的头,在府学里乱传的。”这个听说,在他这里其实已是证据确凿。
白甯善言简意赅,把打探回来了的消息提炼总结。
至于细节,他懒得说。
“谋家?戴家?”
白知臣眉头一拧。
想起谋家和戴家也都是当初随着当今陛下一起打江山,建功立业的开国重臣。
只不过这俩家都是走的文官路线。
谋家掌家人后来当了大理寺卿,官居四品大员。戴家则略低一些,为鸿胪寺左寺少卿,也是从五品之家。
他们白家属武官一列,与身属文官的谋家、戴家关系并不紧密,在官场上最多也只算是同僚之间的点头之交,认识罢了。
谋家和戴家的孩子怎么会突然传那种不着调的传闻了。
“谋家和戴家人的小公子们也都是未及冠礼时,便如此在外游历过了?”
白知臣蹙眉问。
他说的是府学里传的那些个不着调说法。
“哼,谣言传的积极,自个儿家的人倒是一个也没行动。”
白甯善鼻息“哼”了声。
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在心里暗骂那个只比他早出生一天,自此占尽他便宜,当了自个儿快二十年的二哥。
真是傻子一样!
想也知道是被人戏耍了,他们白家怎么会出这么一个蠢货。
见一家人都在饭桌前齐齐落了座,就他一个人还傻不愣登在门口罚站,明显吃亏。
白甯善一***坐在平日吃饭的位子上,反向质问还穿着一身绯红官服的亲爹白知臣。
“爹,你最近是不是在朝堂上招惹过戴家、谋家,遭人报复了。”
“……”
这臭小子!
人还没进官场呢,就开始审讯起自己这官居四品大员的亲爹。
眼里当真是一点也没当他是他爹的态度。
白知臣暗瞪了自家三子一眼,却还是忍着发怒的脸,努力回想了下。
他常年在外戍边,约莫俩三个月才回盛京一趟,自然也不知朝堂近来局势如何。
昨日他回盛京时已是深夜。
北门的城门已关,他在城外驿站休息了一夜,待今日寅时三刻刚开城门,家都没回,便按例早早穿戴好官服入宫,直接上了早朝。
感觉……
今儿个朝堂上氛围还算和谐,文官武官之间也没有什么激烈的针锋口伐。
向来只要不是涉及粮草兵马或让户部开国库花银子,文官是不屑于跟他们武官斗嘴的……
“好像……没有啊……”白知臣蹙眉咕哝了句。
但也不是十分确定。
毕竟文官那帮人耍起阴来,向来计划周全,不是一日二日便成形的。
“……好像?”
三子白甯善微眯着眼,观察自家爹那张老脸半天。
上头明显是一脸迷茫。
算了,他爹是个武官,行事本就粗犷,什么时候得罪人了说不得他自个儿也不知道。
老二这事儿,摆明了是有人在背后出了馊主意。怕真是他爹无意中惹了哪个小人。
实在不行……
他就暗地里使点银子,雇人把谋家、戴家那几个传谣的小子给绑起来,让人拿沾了浓盐和辣椒水的皮鞭子狠狠抽打一顿,追问出幕后主使。
那些世家公子哥儿养得细皮嫩肉,经不起毒打的。
白甯善心里阴恻恻的想。
他旁边的大哥白甯敬眸光斜睨了下小自己八岁的弟弟逐渐发黑的脸,一眼就瞧出自家三弟心里在想什么。
“三弟,犯法的事不可做。”
白甯敬提醒。
白甯善闻言,狠狠刮了大哥一眼,直接否认。
“大哥,你心里想龌龊事可不能赖我身上。”
被倒打一耙的白甯敬沉默,懒得同他辩。
倒是一家子女眷闻言都默契十足地齐刷刷看向了老三白甯善。
……
知孙莫若祖母。
年已七旬的老夫人包氏原本还在低低呜着,甫听到大孙甯敬那句提醒,又听到三孙甯善那句回复。
赶忙止住泪,说道:
“善儿啊,你可别瞎掺和进去,把事儿给闹大了。那许就是同窗之间开的玩笑话,被你二哥当真了……”
知子莫若大娘子。
侯夫人陆氏匆匆擦干脸上泪,紧跟着叮嘱道:
“甯善,母亲知道你是好心。但在此事上你千万要克制,切记,不可冲动。”
知子莫若亲生娘亲。
妾姨娘,白甯善的生母边氏,鲜有严肃的加了第三道命令:
“小善,听你祖母和母亲的话,行事不得鲁莽。”
知哥莫若妹。
13岁的幺妹白芷棠最后补充:
“是啊三哥,你可别冲动真去做了,回头还要咱爹背着荆条,拖着你一家家的上门赔罪,怪丢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