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题海现形记
暖阁内,朱雄英屈身蹲在地上,双手不停地相互搓揉着那冻得红彤彤的小手,试图从这简单的动作中汲取些许温暖。
在他的面前,《五年八股三年策论》如同一座巍峨耸立的小山丘,高高地堆叠着,竟比那用于炼丹的丹炉还要高出不少。
砚台里的墨汁,在这冰冷的空气中仿佛即将凝结成冰,而砚台的倒影里,系统界面正散发着若隐若现的微弱光芒。
“叮!
新手任务二:用题海战术逼疯朱允炆,奖励:活字颜文字印刷术!”
系统那清脆悦耳却又在这寂静暖阁中显得格外突兀的提示音,骤然在朱雄英的脑海里响起。
“兄长...这《西书集注全解》当真要抄十遍吗?”
年仅六岁的朱允炆,小手紧紧攥着兔毫笔,被冻得瑟瑟发抖。
那本该在宣纸上留下工整字迹的笔尖,此刻却只留下了一团模糊不清的墨渍,原本工工整整的“大学之道”,也变得面目全非。
他可怜兮兮地望向朱雄英,眼神中满是委屈与无奈,嗫嚅着说道:“昨日太傅才教到《千字文》......”“二弟此言差矣!”
朱雄英一边回应着,一边从容地从怀中掏出连夜精心镌刻而成的雕版。
那雕版上的纹路细腻清晰,每一道刻痕都凝聚着他无数的心血。
他将雕版轻轻蘸上朱砂,而后“啪”的一声,重重地盖在书卷的卷首。
刹那间,一个鲜红醒目的颜文字表情跃然纸上:╭(°A°`)╮,旁边还配着一行字:“知识改变命运,做题成就人生!”
就在此时,窗外猝然传来一阵铁器刮擦瓦片的尖锐声响,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刺耳。
朱雄英心中猛地一动,不着痕迹地悄悄瞥向窗外,只见吕氏的贴身宫女正趴在屋檐之上,手中握着一块磁石,吸附着瓦当,显然正在偷听他们的谈话。
朱雄英眼珠飞快转动,瞬间计上心来。
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伸手抓起一本《五年科举》,佯装要往炭盆里塞,嘴里大声说道:“罢了,既然二弟不愿......”“且慢!”
朱允炆见状,急忙伸手去扑救书册。
慌乱之际,他的衣袖猛地甩动,袖中冷不丁地掉出一本镶金的《孝经》。
朱雄英目光敏锐,一眼便瞧见书页间夹着一些不同寻常的粉末。
仔细端详后,竟发现是爪哇国进贡的毒蝇伞粉末。
“检测到神经毒素!
建议宿主使用雕版防御!”
系统的警报声如炸雷般在朱雄英脑海中疯狂响起,闪烁不停的警示灯几乎要将他的意识完全淹没。
朱雄英反应极为迅速,当机立断抄起雕版当作盾牌。
就在这时,那宫女察觉到事情己然败露,脸上闪过一丝狠厉,恶狠狠地朝着朱雄英掷出一枚袖箭。
只听“咚”的一声闷响,袖箭重重地扎在雕版上“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颜文字处。
然而,诡异至极的是,袖箭竟如被一股神秘力量反弹,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射穿窗棂,不偏不倚,恰好击中了东宫膳房送来的参汤盅。
“刺客!
护驾!”
朱元璋听闻动静,怒目圆睁,一脚狠狠地踹开门冲了进来。
他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到参汤泼洒在《五年科举》之上,而那被参汤浸湿的墨迹,竟缓缓地发生着奇异的变化,逐渐勾勒出一幅路线图。
箭头所指的方向,正是吕氏寝殿中的南洋紫檀妆奁。
老皇帝眉头紧紧皱起,神色凝重地拎起湿漉漉的考卷,仔细地端详着。
片刻之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大声赞叹道:“大孙这防刺客的法子妙极!
传旨将《西书五经》雕成甲胄,赐予五军都督府!”
是夜,万籁俱寂,如水的月光轻柔地洒落在东宫的每一个角落。
朱允炆抱着题册,在睡梦中喃喃呓语:“曾子曰...颜文字...嗝...”而朱雄英则趁着这深沉的夜色,如同一道鬼魅般,悄然无息地摸进吕氏寝殿。
他轻车熟路地打开妆奁,在第三层暗格里,发现了一封爪哇密信。
密信上的内容,竟然赫然用拼音写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窗外,更鼓骤然敲响,打破了夜的宁静。
系统突然弹出新任务提示:“叮!
检测到穿越者暗号,奖励提前发放!”
只见雕版上的颜文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突然立体化飞出,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奇异而迷人的光芒,迅速拼接成一个箭头,首指文华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