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林汐月
对方说的谢谢,也没在意。
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就跟着导游办理入住。
房间比之前的隔间大不了多少,两张床,就塞满了。
走路的空间都没多少。
淋浴间洗个澡就站满了。
就是这个卫浴挺先进。
跟未来没法比。
比现在的要好用太多。
洗脸池小是小,水龙头水流很大,却可以打着旋下水,根本不会积水。
确实小有小的解决方法。
晚上是自由时间,一个人在街道上看着不同的社会风土人情,到了便利店,国内国外都一个样。
买了一瓶水,一个口罩,付了日币。
下飞机后,在机场就兑换了不少。
到了酒店,又兑换了一些。
转过身的时候,就看到那个小姑娘也来买东西。
我:“真巧,买东西啊!”
小姑娘:“是啊,那个,酒店的房间,谢谢。”
我:“不用,我喜欢一个人。
回见!”
我没想继续聊,不喜欢人际交往。
首接走人。
吃了份拉面,也就跟宽面一样。
回到狭窄的房间,先看了会儿电视。
有搞笑的,有新闻,日语对我来讲,是掌握的西门语言之一。
后来的几十年没用过,还留着底子。
都能看懂听懂。
睡觉前洗了个澡。
躺下几秒就睡着了。
咚咚咚-房门被敲响,我瞬间醒来。
作为前世的心理研究超级大佬,通过训练身心都会改变,其中之一就是睡觉不会出现起床反应。
醒来的瞬间,就是全醒状态。
起床,到了房门口,拉上门栓,打开个缝隙,看到的是那个小姑娘。
小姑娘:“打扰你睡觉了,我就在隔壁,我想去买点东西,我不敢一个人出门。”
我:“好吧,十分钟后见。”
我关上了门,开始穿衣服,刷牙。
十分钟后,出门。
隔壁门打开后,小姑娘也穿好衣服出来了。
一起下楼,酒店的不远处就有便利店。
到了店里,小姑娘找到了要买的物品,去结账。
我无意间扫了一下,原来大姨妈来了。
我下意识的走到了热帖的地方,拿了两包热帖,去结账。
回来的路上,我们都没说话。
到了房门口,停下了脚步。
小姑娘:“谢谢。
我叫林汐月,明天见!”
我:“我叫杨云,这个给你,隔着衣服贴肚子上。
贴着皮肤会低温烫伤。”
说完,我就回了自己房间。
这都是自然而然做的。
也没多想。
林汐月拿着热帖,脸开始一点点红了起来。
愣愣的呆了好一会儿,才回了自己房。
今天是坐环海铁轨,去看大版城池。
蓝蓝的大海一望无际,坐在铁轨上,一大面玻璃都是透明的。
如同漫画一样。
我在欣赏风景,没有注意到林汐月就在旁边拍照。
我的背影也照进了她的画面里。
我出门就会自带背包,保温杯热水,雨伞,医药包。
逛了一上午,中午是自由活动,自己觅食。
好像是有什么节日活动,在一个商业街上,有很多小吃。
我看到林汐月就在后面,看样子是渴了,可是这里不会有热水喝。
我又下意识的拿出了保温杯,用盖子做杯子,倒了热水,递给了她。
她好像很意外。
迟疑了片刻,就接了过去。
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着。
感觉很享受热乎乎的温度。
林汐月:“谢谢,你怎么带着热水啊!”
我:“习惯。
现在年纪还轻,不用泡枸杞。”
林汐月怪异的看了我一下,继续喝着热水。
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不少。
林汐月:“再来一杯可以吗?”
我又给她倒了一杯,喝完热水,也不再一前一后了,并肩着逛街。
林汐月:“你平时话就少吗?
怎么一个人来旅游?”
我:“我不喜欢说话,没朋友。”
林汐月:“我是偷跑出来的。
再过一年就毕业了,回家里有数不完的唠叨。”
我:“那不是挺好吗。
有人可以聊天,不会寂寞。”
林汐月:“你很寂寞吗?
谈个恋爱就不寂寞了。”
我:“没对象。
看不上。”
林汐月:“说明你的要求挺高啊。
以前没谈过吗?”
我:“刚分手。
谈了两年,手都不让牵。”
林汐月:“真的假的?
鱿鱼要吃吗?”
我:“嗯,我要牵手,她都是避开的。
要吃。
来三份吧。
我来付。”
一边吃,一边聊。
我感觉又轻松,又舒服。
旅游还是要两个人才有意思。
她会时不时拍照,我们也一起比耶在鱿鱼摊前留下了照片。
在炸猪排旁边留下了侧影。
我总是在她的照片里的一角。
一周时间非常快。
两个人后来的几天也相伴而行,比一个人要感觉有趣。
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可以分享,可以聊天。
我们也相互加了QQ。
回国的这天,在机场我只是点头道别。
转身离去。
没有什么分离的感觉。
萍水相逢而己。
林汐月在原地站了很久。
拿出相机看着照片,然后离去。
我以为,只是路人。
然而,没想到这只是开始的相逢。
回到家以后,我的生活就是打游戏,吃饭,逛书店。
没有压力的生活,也开始重新收集心理研究的书。
有的需要国外代购,有的需要港澳台送货。
屋子里有一面墙都是书柜,一天天的开始分类增加藏书。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荣格的各种资料。
这就跟收藏手办一样,我两辈子的爱好就这了。
国内的有《太乙金华宗旨》《楞严经》《道德经》《黄帝西经》《黄帝外经》,都是与意识研究相关的经典。
收集材料,又要重新开始写书了。
前世,2015年写的《存在感》,到了2022年才勉强在国外出版。
到2025年开始风靡全球,被推崇。
现在就是要重新写出来。
提前了好多年。
又有了钱,这次要花钱先在国内出版。
在整理稿件的过程中,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苦苦研究,又沉寂的年代。
研究得不到支持,生活就跟浮萍漂泊不定,只要研究维持着期盼,维持生命。
现在回想一下,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