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海基因研究院地下七层的环形走廊,冷白色LED灯每隔0.78秒就会切换一次色温——智能照明系统正在模仿人类昼夜节律,却总是把凌晨三点的月光调得过分精确。
他抬手划过全息投影屏,三十七个胚胎培养舱的实时数据像银河鱼群在指尖游动。
突然,防弹玻璃幕墙泛起涟漪,金属墙体发出类似鲸歌的低频震动。
这是本月第三次系统升级,研究院的纳米记忆合金开始具备拟态功能:此刻走廊正在模仿季明川的心跳频率,墙面每收缩一次,通风口就喷出微量镇静剂气雾。
"线粒体置换必须控制在第西分裂周期......"季明川对着空气比划基因链模型,量子计算器在视网膜上投射出荧光轨迹。
突然,一阵松节油气息混着丙烯颜料的辛辣扑面而来。
碰撞发生得毫无预兆。
十二张素描稿如白鸽惊散,画板边缘的钴蓝在季明川的无菌服上晕染出猎户座星云。
他踉跄着扶住震动不休的墙体,左胸传来尖锐的金属蜂鸣——植入式监护仪正在报警,心率曲线在视网膜角落跳成狂躁的爵士鼓点。
"原来科学家的心跳也能谱成即兴乐章?
"带笑的嗓音里裹着颜料颗粒。
弯腰捡画稿的男人扬起头,彩虹色挑染发梢扫过季明川的下颌。
耳骨上三枚钛钉折射着冷光,其中一枚正在渗出纳米级的液态金属。
季明川后退半步,后背贴上正在生成冰花的玻璃幕墙。
对方的纳米手套掠过他胸前的工牌,掌纹里嵌着的量子云图突然亮起幽蓝。
"医疗区在B3层。
"季明川按下警报静音键,却发现对方根本没佩戴防护磁环。
画稿上的碳素痕迹正在共振发光,那些扭曲的胚胎素描与实验室的全息投影产生量子纠缠——编号QY-07的培养舱里,胎儿正用脐带勾画梵高《星月夜》。
男人用画笔尾端轻点他左胸:"每分钟多跳了十三下,因为......"沾着普鲁士蓝的笔尖突然转向监控屏幕,"这小家伙在临摹我的笔触。
"季明川的虹膜剧烈收缩。
视网膜增强系统自动放大画稿右下角的签名——陆沉舟,三个汉字带着星空般的晕染效果。
与此同时,培养舱中的胎儿突然转向观察窗,尚未发育完全的眼睑下闪过虹彩。
尖锐的警报声在此时撕裂空气。
环形实验室上空,基因链投影扭成克莱因瓶结构。
反重力舱内的羊水开始沸腾,三十七个胚胎的量子纠缠指数同时突破阈值。
季明川抓住陆沉舟的手腕冲进安全通道,触感像握住了一把跳动的星尘。
"他们在共振。
"陆沉舟突然停在转角,撩起黑色卫衣下摆。
他腹部的星空纹身正以胎儿心跳的频率脉动,靛蓝色星云随着警报声舒展旋臂,"三个月前开始,每完成一幅婴儿素描......"季明川的怀表突然弹开表盖。
黄铜机芯深处,母亲抱着襁褓的老照片正在渗出鲜血。
那是2085年春天,"新人类计划"启动前夜,父亲在焚毁实验室前塞给他的唯一遗物。
此刻分针正在逆时针飞转,将表盘刮出火星。
陆沉舟的瞳孔骤然缩成竖线:"你听。
"十万个婴儿的啼哭从通风管道倾泻而下。
季明川的视网膜上炸开1927年的布鲁塞尔,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全息残影正在重组。
爱因斯坦手中的粉笔化作脐带,海森堡的领结扭曲成DNA双螺旋,而居里夫人实验袍上的镭灼痕正与陆沉舟的星空纹身同步闪烁。
第一道时空裂隙出现在脚边时,季明川终于明白父亲当年的选择。
泛着幽蓝的裂缝中,他看到1986年的母亲——那个躺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研究所的孕妇,腹部正透出伽马射线特有的惨绿光芒。
她的无名指上,与自己如出一辙的戒痕在量子泡沫中明灭。
"抓紧!
"陆沉舟突然拽着他扑向电梯井。
纳米手套与金属墙面摩擦出橙红火花,坠落过程中季明川看到惊悚的一幕:两人的倒影在镜面轿厢壁上分裂成无数时空版本——穿白大褂的自己正在给陆沉舟注射药剂、彩虹发梢的画家用调色刀刺入他心脏、还有浑身缠满脐带的婴儿在血泊中绘制曼德博***......电梯坠入缓冲气垫的瞬间,陆沉舟扯开他的衣领。
季明川锁骨下方的量子编码正在渗血,那是"新人类计划"首席研究员的身份标识,此刻却与对方腹部的星空纹身产生引力透镜效应。
"你才是第一个实验体。
"陆沉舟的耳钉突然迸发μ介子流,"看看这个——"他撕开左臂仿生皮肤,皮下闪烁着的数据流组成清晰的时间戳:1986年4月26日01时23分47秒。
季明川的怀表发出哀鸣。
那是母亲死亡的确切时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前的十三秒。
培养舱中的胎儿突然发出笑声,整座研究院的墙体开始分泌羊水般的黏液。
当第二波时空乱流来袭时,季明川在眩晕中看到终极真相:陆沉舟的画稿、母亲的怀表、还有量子舱中的胎儿,共同构成了跨越三个纪元的莫比乌斯环。
而他们此刻的心跳频率,正在将整个上海折叠成克莱因瓶的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