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低调了第3章 好消息在线免费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绿色的制服,绿色的邮递包,漆成绿色的自行车。

多么熟悉的形象。

只是,都换了一个世界了,咋还是这个颜色。

穿的人不慌吗?

镇上的邮递员打着车铃,骑到了自家的晒场上。

看到张文芳后打招呼:“张姐,林诚的信。”

正在剁猪草的张文芳放下菜刀,疑惑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林诚。

儿子的信?

儿子怎么会有信?

还没等她询问,邮递员已经下车支起撑架,从邮递包里面掏出好几封信。

“昨天晚上到了两封,由于过了送信时间,只能今天送。”

“上午又来了两封特快加急的,快中午又到了一封。”

张文芳接过五封信,立马问林诚:“怎么回事,你怎么有这么多信。”

林诚笑着对邮递员说:“谢谢叔叔,麻烦您了。”

邮递员摆摆手:“不用客气,我就是吃这碗饭的。你们忙,我去下家了。”

张文芳也知道自己心急了,笑着送走邮递员后,回屋洗手。

然后一边拆信,一边问儿子:“这些是什么信啊?”

至于林诚的意见?个人的隐私?

抱歉,这个时代的大部分父母,即便知道隐私的概念,也不会对自家孩子遵守。

他们的观点是,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有啥是自己不能知道的?

哪怕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也逃不过父母的“强权”。

在这年头的大部分父母眼中,他们还小,作为父母的自己,应该为孩子把好关。

其实别说做父母的了,世纪初的很多高中老师,都做不到尊重学生的隐私。

学生收到的信件,往往都是被班主任拆过的。

“妈,你看了就知道了。”

林诚已经猜到是什么信,淡定的坐在小凳上,等老妈看完再说。

张文芳高中毕业,看个信自然没问题。

可这次她看完之后却懵逼了。

“妈,我知道你有很多疑惑,想问什么就问吧。”

张文芳想了想才开口:“你写了歌?”

“嗯。”

“什么时候的事。”

“很长时间了。”

“怎么没看到你写?”

“平时偷偷写的。”

张文芳不知道该说什么,难道训斥儿子不好好学习,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其他方面?

“你怎么会写歌的?”

“看姨哥买的书学的。”

张文芳一脸惊讶:“写歌不是看线谱学歌,作词作曲怎么可能是看看书就能会的?这……”

她高中毕业后,做过几年代课教师。

学过看线谱,教过音乐。

张文芳自然知道,学唱歌和创作歌曲之间,有多大的区别和鸿沟。

“我也不知道写的好不好,就是试一下。”

“正好我攒的零花钱够邮费。”

张文芳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初次尝试就取得了成功,成功有这么容易吗?

要是知道老妈的想法,林诚一定会对她说。

对我来说,是挺容易的。

毕竟只是搬运一下,能有多难。

有手就行。

只不过我搬运的那些歌,是被一个时代无数人认可的精品而已。

“为什么不告诉我?”

“你没问啊。”

张文芳张了张嘴,她总不能说“儿子你不管干什么,都要向我汇报吧”。

哪怕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张文芳是个性格温柔的人,她觉得这样说太霸道了。

她换了个说法:“这种大事,你应该跟我们说的。”

无奈的笑了笑,自己不想说吗?

我也想在遇到事的时候,有个贴心的人可以商量,也想能得到支持。

甚至,如果能躺平的话,谁愿意奋斗啊。

能做二代,何必做苦逼的创一代?

自己也想“望父成龙”啊。

“妈,如果在寄给唱片公司之前,跟你们说这件事,你们是什么看法?”

不等老妈说什么就继续说道:“不相信我能成功,对不对?”

“你们不会给我钱去寄信的,你们认为这钱是打水漂。”

张文芳没说话,因为儿子说得对。

“妈,我当时的想法是,与其跟你们为值不值得花钱争吵,谁也说服不了谁,还不如先去做。”

“如果不能成功,那这事就过去了。”

“如果有反馈过来,再把这件事告诉你们也不迟。”

张文芳沉默了,扪心自问,她确实不觉得儿子的涂鸦之作,值得花钱去尝试。

一直以来,不管是品性还是能力,儿子是什么样子,自己一清二楚。

可现在,她第一次发现,儿子脱离了自己的认知,变得有点陌生。

这就是长大吗?在自己还没有察觉的时候。

“妈,能把信给我看看吗?”

张文芳递过手上的信,看着剩下四封没拆的问:“这些都是?”

“嗯,不同公司的。”

张文芳本来都拿起了一封,不过想了想暂时没拆,等儿子看完手上的那封再说。

手上的这封是龙国唱片业三大巨头之一“东方华语”的。

信上的内容,无非就是对自己的作品一顿夸奖,希望能获得独家版权,2月1日会有人按照信件里提供的地址上门拜访,待遇从优之类的。

其他四封信来自国内唱片业的另外两家巨头“时代音乐”和“沧海之声”、龙国最大的儿童音像制品公司“贝贝”、国外唱片业巨头“环球”的龙国分公司。

内容也是大同小异,更神奇的是,五家公司竟然都选在了2月1日,也就是明天,上门拜访。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今年的龙历是没有30号的。

2月4日,龙历腊月29就是除夕。

而这个世界的龙国,对传统节日非常看重。

为了保证所有人能在家过除夕,2月3日就已经是假期。

也就是说,2月2日是最后一个法定工作日。

完成收购后还要赶回公司完成接下来的程序,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因此2月1日是最晚的拜访时间。

其实几家公司早就收到了林诚寄过去的作品,只不过由于林诚是新人,没引起重视。

要知道这五家巨头,每年都会收到无数投稿。

不被埋没就不错了,指望及时被发现,并迅速通过层层推荐进入高层的视野。

要么有关系,要么质量过硬。

幸好自己搬运的作品足够优秀,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引起注意呢。

即便如此,等几家公司确定了作品的优秀程度,决定拿下的时候,龙历新年前的拜访时间已经不宽裕了。

几家公司只能选择明天作为拜访时间,急匆匆的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