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荣耀
听邻居说,母亲怀她的时候,父亲一首想要个男孩,也是把这一胎当做是男孩的,最后生出来是女儿的时候,父亲非常失望,所以后来一首不待见她。
甚至在母亲坐完月子之后没多久就又诊断出怀上了,最后是个男孩,她和弟弟就差了不到一岁。
当然,男孩的出生无疑很让父亲欢喜,自有记忆来,父母很溺爱弟弟,常常无视自己,话里话外都是对弟弟的期盼。
清漪从小在家里就像个保姆一样,伺候着一家子,做饭、做家务,什么都是她,但从来没有人在乎过自己的感受。
有时候清漪觉得自己是个外人,甚至觉得自己对他们而言是多余的。
回忆结束。
清漪看着远处的高山陷入沉思,虽然自己尽力争取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这一过程还有无数挑战,需要自己克服。
第一就是上什么学校的问题,还有学费的问题。
正想着,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电话。
她心里想着谁会给自己打电话啊,最近也没有和谁有牵扯吧。
秉持着万一有人找自己有事的想法,接起电话,就听到电话的那头有些嘈杂。
“喂?”
清漪试探着问。
然后就听到了一个男声,声音带着喜悦和急切,“恭喜你啊,秦清漪同学,你是咱们L市理科状元!
H大上门要人来了!”
H大是Z国最好的大学。
听到这个消息,清漪有些震惊,愣了一会儿。
然后就听到电话那头继续说:“你家是在xx村吧,我们学校老师和Z大招生办的指导老师马上上你家里去啊,你在家吧?
别出去了,在家等着啊!”
要来家里?
清漪连忙说:“不用不用,老师,还是我上学校里去吧,你们别来了。”
“那怎么行?
得体现出我们对你的重视啊!
你可是咱们学校的第一位状元啊!”
电话那头老师坚持道。
“真的不用了,老师,我去吧,我家里有点事,你们来不方便。”
清漪当然知道父母不会在意自己,何必自找麻烦?
“那行吧,不方便就算了,你可得尽量快点来啊,咱们学校老师和招生办的老师都等你呢!”
“好的好的,我现在就过去。”
清漪应了一声。
收拾好东西,拿上了自己的小书包下了楼。
她家虽然是农村,但是房子有两层,一共西间屋子,上下各两间,父母弟弟和姐姐住在下面,她住在上面,还有一间是放杂物的。
下楼之后,看到母亲在房屋门口坐在台阶上折菜,走过去打了一声招呼,说:“妈,我有点事出去一下,中午您做饭行吗?”
母亲抬头看着她,没有什么表情,说:“行,赶紧回来啊,你爸下地去了,跟你弟弟一块儿,回来之后给帮忙去。”
“好。”
于是清漪就背着她的书包走到街上,等公共汽车来了之后,坐车去了市里。
到了市里,又倒了一班车,大概两个小时之后,终于出现学校大门口。
一下公交车,就看到好多人在等着她,看到她下来,一窝蜂地拥上去,把她吓了一跳。
不知道是谁送的,自己手里多出来一捧鲜花,老师们兴高采烈地说着,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簇拥着她进了校门。
清漪被带到了一个大办公室里,年级主任领着她落座。
老师们又跟她闲聊了一会儿,然后才切入主题。
校长率先开口笑道:“作为我们学校的一员,清漪同学今年考取了我市的理科状元,这是我们学校全体成员的荣耀,在这里,再次恭喜清漪同学,也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校长话音刚落,办公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看的出来,每个人都很高兴。
年级主任和清漪的班主任又说了几句场面话,才算正式切入主题。
“欢迎H大招生办的老师们莅临我校!”
这是校长说的。
“感谢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姓于,大家可以叫我于老师。
大家也知道我们的来意,就是为了秦清漪同学。
我们非常希望清漪同学加入我们,如果清漪同学愿意报考我们学校,学校将给于全额奖学金和能力范围内清漪同学提出的所有要求。”
于老师说道。
于老师说完之后,老师们也在劝着她,希望可以报考H大。
“……”清漪没有说话。
其实清漪一首想去的学校不是H大,而是Z大,她喜欢短道速滑,而H大没有速滑队,但是Z大有。
她向招生老师表达了这个意思,老师当即表示如果报考H大,会向学校申请建队的。
但是最后,清漪还是委婉地拒绝了,并表达了想上Z大的愿望。
从小,Z大都是她的梦想,她不想放弃这个想法。
招生老师见她态度坚决,也没有在坚持。
之后,Z大收到消息后,亲自来学校,商讨了相关事宜。
最终,清漪被Z大录取,本硕连读,物理学专业,在读期间,学费、住宿费全免,还有全额奖学金。
之后,清漪问了一下有没有勤工俭学的岗位,然后学校帮忙安排了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和另外一位同学一起,负责图书整理工作,一个月800元。
虽然不多,但好歹是一份收入,也算不错了。
学费、住宿费全免,还有全额奖学金,还有图书馆的一份工作,经济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清漪松了一口气。
后来,市里领导也来见她了,还给了不菲的奖学金,还有镇里、村里,总之,上大学的第一笔资金算是有啦。
这一天,清漪过得迷迷糊糊的,只记得见过了很多人,拍了很多照片,得到了很多人的祝福。
晚上,回到家里。
一踏进门,看到家里坐满了邻里乡亲,他们笑着说闹。
清漪心里想,看来父母己经知道了自己是L市理科状元,还被Z大录取的事。
看着父母骄傲的样子,她想着自己也总算是让父母满意了一回吧。
在门边站了一会儿,有人看到她回来了,激动的把她拉过来,一顿夸,之后又是类似的话,她也记不清了。
只知道,那晚,是父亲第一次用那么慈祥的眼神看她,向别人骄傲地炫耀自己的孩子,她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