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想过,一本小破书能把我的命运写得明明白白。那天是腊月二十八。街上人挤人,
家家户户采买年货。我裹紧大衣,穿梭在鼓楼街的人流中。
冷风把卖糖葫芦老人的吆喝声撕碎,又扯进我耳朵里。"这位小哥,要看书吗?
"拐过一个街角,一个驼背老人拦住我。他身前摆着一张旧木桌,上面零散地码着几本书。
大红灯笼的光映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不了,谢谢。"我摆摆手,准备绕过去。
老人却拉住我的袖子:"这本很适合你。"他递过一本褪色的线装书,
封面只有四个字——《命运手札》。"多少钱?"我随口问道。"不要钱。
"老人露出谜一样的笑,"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件事。""什么事?""读完之后,
你要把它传给下一个有缘人。"我盯着他看了几秒,点点头:"成交。"回到家,
我把书随手扔在书桌上。亮起电灯,打开电视,订了外卖。手机上弹出几条新年祝福消息,
我一一回复。洗完澡,我无聊地翻开那本书。扉页上写着"观其未形,虑于未有"八个大字,
笔迹颤抖却有力。翻到第一页,我愣住了。"曹宇,男,二十七岁。洛城人,现居京都。
工作失意,感情受挫。"这不就是我吗?我猛地合上书,手心冒汗。这不可能。一定是巧合。
深吸一口气,我又翻开书,继续往下读。"他将在新年之夜,
于古玩市场偶遇一名叫张莉的女子。此女命途多舛,与他命中注定有一段姻缘。
但两人之间横亘七道坎,度过必得长相守,度不过各自消散于人海。"我合上书,笑了。
这种街边算命的把戏,谁会信?年三十那天,我独自在家吃方便面,刷短视频。无聊透顶。
晚上十一点,我突然决定出门转转。古玩市场在老城区,连过年都不休息。
店家们在门口摆上红灯笼,吆喝着招揽生意。我百无聊赖地走过一家又一家。"对不起!
"一个慌乱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同时我的后背被重重撞了一下。我转身,
一个女孩正弯腰捡地上散落的古董碎片。"我赔,我赔。"女孩蹲在地上,急得快哭了。
店主叉着腰:"这可是清代的瓷器,价值三十万!"我瞥了一眼地上的残片。这明显是仿品,
最多值几百块。"多少钱我来赔。"我掏出钱包。女孩抬头看我,眼睛里闪着泪光:"不用,
这是我的错。"她穿着深蓝色的旗袍,发髻上别着一支银簪。在这半古不今的年代,
这打扮并不少见,却也不多见。我报了个价:"五千,不能再多了。
"店主皱眉:"至少一万。""成交。"我递过钱,拉起女孩就走。转过街角,
女孩挣脱我的手:"谢谢你,但我可以自己付钱。"她翻开钱包,里面只有几张零钱。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张莉。"我的心跳漏了一拍。"我请你吃饭,就当是新年礼物。
"我说。她迟疑片刻,点点头:"好。"我们找了家还开着的小馆子。她点了一碗素面,
我要了两个下酒菜和一壶烧酒。"你不回家过年吗?"我问。"我没有家。
"她低头搅着面条,"父母早逝,亲戚们各有各的日子过。""我也是。
"我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京都人太多了,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她突然抬头:"曹宇?""你怎么知道我名字?""你的公文包上写着呢。
"她指了指我放在椅子上的包,上面确实绣着我的名字。我们边吃边聊,从工作聊到生活,
从电影聊到音乐。一顿饭下来,我感觉找到了知己。打车送她回家,
她住在城西的一栋老公寓里。"谢谢你今晚的帮助。"她站在楼下,月光洒在她的脸上。
"不客气。"我递给她一张名片,"有事可以联系我。"她接过名片,
轻轻道了声"新年快乐",转身走进楼道。我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电话响了,
一看是公司群发的新年祝福。我删掉消息,拦了辆车回家。推开家门,
那本《命运手札》静静躺在茶几上,翻开的那一页停在"他将在新年之夜,
于古玩市场偶遇一名叫张莉的女子"。我摸了摸额头,这也太巧了。第二天,
我试着给张莉发了条新年祝福。她很快回复,我们约好初七一起喝茶。一个月后,
我们确定了关系。她说她在一家古籍修复工作室工作,我则告诉她我在文化公司做策划。
我们都喜欢旧物和历史,这让我们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三月的一天,我翻出《命运手札》,
继续往下读。"第一道坎:血色月夜。桃花开至三分,血光必现。女子有难,
男子若未能相救,情缘断矣。"我笑着摇头,合上书。这种模棱两可的预言,
说什么都能圆上。那天晚上,张莉约我去郊外的山上看月亮。据说那晚会有"血月"现象。
我们坐在山顶的草地上,等待月亮升起。远处桃林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桃花开得正好。"她靠在我肩上。
我忽然想起书中的话:"桃花开至三分,血光必现。"月亮渐渐爬上山顶,果然泛着红光,
如同一轮血盘。"好美。"她站起身,走向悬崖边。"小心点。"我跟在她身后。就在这时,
她脚下一滑,身体向前倾去。"张莉!"我扑过去,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将她拉回安全地带。
她脸色苍白,靠在我怀里直发抖:"谢谢,我差点..."我紧紧抱住她,心跳如鼓。
回家后,我翻开《命运手札》。那段预言下面多了一行小字:"第一道坎,已然跨过。
"我倒吸一口冷气,这字迹跟书中原有的一模一样,却是新添上去的。第二天,
我试着在书上写了一行字:"这是怎么回事?"一个小时后,那行字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问得越多,知道越少。"太诡异了。但我没多想,把书锁进抽屉,
专心发展和张莉的感情。四月底,我再次打开书,查看下一道坎是什么。
"第二道坎:青面獠牙。三月花落,有人欲夺女子。男子需明辨是非,否则前功尽弃。
""什么人想夺张莉?"我在书上写道。没有回应。五月初,张莉介绍我认识她的老板凌云。
此人三十出头,眉清目秀,举止儒雅。他对古籍了如指掌,张莉对他推崇备至。
"张莉是难得的人才。"吃饭时,凌云看着张莉,目光柔和,
"她对古籍的理解超过许多专业人士。""过奖了。"张莉低头,脸上带着笑。
我注意到凌云看她的眼神,心里有些不舒服。"曹兄是做文化策划的?"他转向我,
"我这有个项目,可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谦虚地表示自己能力有限。
他却热情地要了我的联系方式,说过几天详谈。回去的路上,
张莉一直在赞美凌云:"他是真正的大家,知识渊博又为人低调。"我没说话。
凌云身上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让我警惕。三天后,凌云约我见面,
提出合作开发一款古籍数字化产品。条件相当优厚,但需要我全职过去。"考虑一下吧,
"他微笑道,"张莉会很高兴我们能一起工作。"我答应回去想想。回家路上,
一辆黑色轿车在我前面急刹车,差点撞上我。车门打开,走出两个壮汉。"曹先生?
"领头的人递给我一张名片,"我们老板想见你。""谁?""陆总。
陆家在古玩界很有名望,想必你听说过。"我确实听说过。陆家是古董界的翘楚,
据说家族收藏价值连城。我被带到郊外一座庄园。陆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满头白发,
目光如炬。"曹先生,久仰大名。"他请我坐下,"听说你最近和凌云走得很近?
"我如实相告。他冷笑一声:"那人不是好东西。他打着收集古籍的幌子,
实际上是在找一本特殊的书。""什么书?""《命运手札》。
"我的心跳加速:"这书有什么特别吗?""传说此书能预知命运,